首页 > 教育

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怎么办?从这份指南看解答

2023-02-08 07:46:00

来源:光明日报

为促进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改善,进一步降低生长迟缓率,帮助儿童青少年培养健康饮食习惯,充分发挥生长潜力,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近日印发《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食养指南(2023年版)》。

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指南充分发挥现代营养学和传统食养的中西医各方优势,将食药物质融入合理膳食中,提升膳食指导个性化和可操作性,辅助预防和改善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

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仍是当前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指南明确,生长迟缓是指由于膳食的蛋白质或能量、维生素、矿物质摄入不足等原因,导致身高低于筛查标准的年龄别身高界值范围,属长期性营养不良。

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6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为4.8%,6至17岁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为1.7%。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城乡差异一直较为明显,农村约为城市的2至3倍。

指南指出,生长迟缓影响儿童青少年期的体格和智力发育,出现体能下降、学习表现不佳等,严重时容易导致罹患腹泻、肺炎等疾病,增加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此外,还可能影响其成年后的身高,增加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降低劳动生产能力。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仍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指南的制定充分考虑我国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现状、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提出食养原则和建议,并结合不同证型人群、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特点列出可供选择的食物推荐、食谱和食养方示例,便于使用者根据具体情况参考选用。

定期监测儿童青少年体格发育

定期监测儿童青少年体格发育,有助于及时了解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指标的动态变化。指南建议,依据儿童青少年性别、年龄和营养状况,至少动态纵向追踪观察6个月(最好12个月),根据儿童青少年的生长速率或生长曲线的偏离情况,评估其生长状况,及时调整指导方案。

同时,详细了解儿童青少年的饮食、运动、睡眠、心理状况,科学评估个体膳食营养状况,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指导方案,指导家长和儿童青少年制定适宜的膳食计划,避免强制进食。

指南提示,对于微量营养素缺乏的儿童青少年,必要时在医师或营养指导人员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营养素补充剂。长期生长发育不理想、改善效果不明显或疾病原因导致生长迟缓的儿童青少年,应到医院就诊。

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指南主要面向基层卫生工作者(包括营养指导人员)、2至17岁儿童青少年的家长和校医等,为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的辅助预防和改善提供食养指导,不可替代药物治疗。

倡导规律运动和食养相结合

指南指出,适宜的身体活动可增强食欲,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对于生长发育关键期的儿童青少年,可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有助于身高增长。

充足的睡眠是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和生长发育的重要保证。“胃不和则卧不安”,消化功能不良会影响睡眠,进而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出现身材矮小。应培养儿童青少年养成良好睡眠习惯,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

在食养方面,指南建议,生长迟缓儿童青少年食物选择应全面、均衡、多样。保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饮食规律,能量和营养素摄入充足。每餐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和大豆等食物中的3类及以上。在合理膳食的基础上,可针对不同证型选用食药物质。

“食养方中选用的食药物质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说,可在医师或营养指导人员的建议下,根据儿童青少年具体情况选择具有健脾、开胃、消滞、益肾等作用的食药物质,如麦芽、山楂、莲子、芡实、山药等,以及相应的食养方。

指南特别指出,非疾病原因导致的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常涉及挑食、偏食等原因,日常配餐过程中要注重同类食物互换,丰富食物品种,并注重蔬菜的颜色和品种搭配。

(新华社北京2月7日电 记者李恒)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福建积极构建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本报福州2月7日电(记者钟自炜)记者从福建省妇联获悉: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等,福建建立社区(村)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1.5万多所(个),覆盖率达84%,提前3年实现80%创建目标。576所网上家长学校、491个微信和手机客户端服务平台及100%覆盖社区(村)的“闽姐姐有声书屋”,为家长提供更...

    时间:02-08
  • 不组织集中考试、不要求参加剧烈运动……新学期有哪些变化

    元宵过后,“超长寒假”接近尾声,全国大中小学及幼儿园陆续迎来开学。各地返校有哪些要求?2023年春季学期还需要核酸检测吗?体育课怎么上?返校有哪些要求?本周起,全国各地大中小学及幼儿园将迎来新学期。在开学时间上,多地都要求错峰返校。如兰州市教育局要求,2023年春季继续采取“错时错峰”开学,初三、高三毕业年级2月6日...

    时间:02-08
  • 家校社协同,打造青少年健康成长“同心圆”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有机衔接、协同配合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求,更是促进儿童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近日,教育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除了贯彻落...

    时间:02-08
  • 浙江农林大学244万余元奖励本科生科研创新

    近日,浙江农林大学环境资源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191班的本科生陈可懿收到让她惊喜的“新年红包”。去年,陈可懿在高水平期刊发表了一篇高水平论文,根据浙江农林大学学生素质奖励办法等有关规定,再结合她在科研方面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学校给她颁发了10000元的学生素质奖金。根据浙江农林大学下发的《关于公布2022年...

    时间:02-08
  • 慕课十年:破大学围墙,助教育发展

    十年来,中国慕课坚持“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发展方式,通过集聚优势力量和优质资源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在线开放课程平台,支持具有学科专业和现代教学技术优势的高校开放共享优质课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日,2022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在线上召开。会上,时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介绍了我国慕课与在线...

    时间:02-08
  •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全天然仿木气凝胶

    原标题:我科学家研制出全天然仿木气凝胶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利用天然生物质和天然矿物为原料,制备了一种具有优良隔热和耐火性能的纯天然仿木气凝胶。相关成果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木材作为一种用途广泛的材料和丰富的资源,具有低密度、低导热、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可持续性等特性,已被广泛使用了数...

    时间:02-08
  • 吉林将建设180所“互联网+教育”结对帮扶校

    日前,吉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2023年全省民生实事安排新闻发布会,提出2023年吉林省将建设180所“互联网+教育”结对帮扶校。吉林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战高峰在会上表示,2023年,吉林省将实施“互联网+教育”结对帮扶校建设项目,全省计划建设180所“互联网+教育”结对帮扶校,包括60所城镇优质学校和120所乡村薄弱学校,由县...

    时间:02-08
  • “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

    2月7日,陕西省渭南市举行2023年“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暨四省六市劳务协作现场招聘会。本次招聘会主要针对农村劳动力、高校毕业生、脱贫劳动力等群体,招聘单位涉及西安、镇江、南通、福州、青岛等地共350余家企业,招聘岗位达1.5万余个。图为当日,渭南市临渭区中心广场招聘会现场,身着兔子服饰的工作人员在人群中发...

    时间:02-08
  • 山东东营:线上线下“春风”送岗

    1月30日,山东省东营市举行“东营学子家乡行”暨东营区“春风送岗惠民助企”黄河口春风行动招聘会。现场招聘会为期两天,200余家用人单位为海内外学子提供石油石化、石油装备、生物制药、新材料等7个门类1.1万多个岗位,吸引了众多求职者前来应聘。图为求职者在招聘会上寻找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刘智峰摄(人民图片)...

    时间:02-0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