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沈阳市沈北新区:科教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提质增速

2023-01-30 09:11: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科教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提质增速

“选择落地沈阳,就是看好了这里丰富的人才资源和产业优势,特别是科教融合园的建设方向,与我们的战略发展高度契合,令人心动不已。”前不久,专业化创新服务机构“中俄白国际协同创新中心”落地沈阳市沈北新区科教融合园,中心负责人李宁说,今后中心将围绕人才、成果、产业、高校等方向积极引入国际各类优势资源,助推沈阳高质量发展

科教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提质增速。沈北新区是沈阳的高校聚集地,31所各类大中专院校坐落于此。去年10月,沈北科教融合园开园,标志着沈阳“一城一园三区”科创空间总体布局的“一园”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开园仪式上,沈北新区与苏科高新沈北数智园等10个项目举行了现场签约,与安拓数智创新园、三森电子等50个项目进行了“云签约”,签约项目投资总额高达246亿元。

“利用3年时间,实现落地投资3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0家、新兴产业产值达到200亿……”沈北新区区长于胜林说,未来,沈北新区将立足域内31所大中专院校、132个科技平台集聚优势,以科创名园、数字智园、校地融园、智造强园、青年乐园“五园联动”为发展定位,为沈阳科技创新注入全新动能。

不栽“梧桐树”,怎引“金凤凰”?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王明海教授是航空数字化制造与装备项目的负责人。两年前,当他手握科技成果,四处寻求转化之时,沈北新区科教融合园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优惠保障首先要有政策支撑。当时,我们积极对接项目需求,根据‘沈北新区促进科技创新发展若干政策(增强版)’‘沈北汇·英才计划’等多项政策,给予该项目约3580平方米的办公写字间和标准化厂房支持。项目入驻3年内,如果经济贡献达到标准还将给予资金奖励。”沈阳辉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刘大威对记者说。

行百里者半九十。科技成果转化难,往往就难在“最后一公里”。为此,沈北新区在全省率先设立“校地合作办公室”专职机构。该机构联合沈阳工程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组建企业科技创新“多链融合”沈北服务团,探索制定沈北新区相关科技攻关体系。沈阳辉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晓宇告诉记者:“对于区域优质技术需求,校地联合垫付首轮科研经费,为科研团队背书增信。如果科技成果达到目标企业认可的标准,再由目标企业购买或支持后续研发,促进项目、人才、资金、平台一体化配置。”

项目有保障,成果有突破。2022年,沈北新区围绕核心技术难题发布榜单,建立高效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科创团队围绕产业需求,进行科技攻关。截至去年年末,已有实质性产学研联盟8家,13个项目获得省级科学技术奖,7个项目列入市级“揭榜挂帅”榜单。

“面对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我们借助科教融合园发布了‘电网需求侧负荷智能控制系统’的研发榜单,寻求科技合作。”辽宁省鑫源温控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树伟对记者说,“榜单发出不久,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便与我们取得联系,并提供了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案。现在系统已经完成了大部分核心功能的开发,正在联调测试和细节完善中。”

科技创新培育兴业沃土。如今,沈北科教融合园已引入了包括人力资源、金融服务等在内的15家服务类企业,与大学生创业就业功能深度融合,进一步激发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激活大学城的资源配置。入驻科教融合园的中远咨询(辽宁)有限公司是一家高校毕业生招聘、创业服务企业。疫情期间,由该公司开发的线上招聘平台,搭建了高校毕业生与用人企业之间的沟通平台,并成功孵化出嘉音传媒等大学生创办企业,带动200人就业。OVU创客星负责人李维韦表示,未来,平台还将与园区内高校、企业深度对接,在平台注入更多资源,更好地服务大学生就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沈北新区区委书记吴军说,未来,沈北科教融合园将围绕航空航天、先进制造、现代农业、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技术需求,联合高校院所开展“揭榜挂帅”技术攻关项目,加快科教融合高质量发展。(刘勇 李青坡)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关于调整疫情期间对跨境远程文凭证书特殊认证规则的公告》相关问题解答

    人民网北京1月30日电 据中国留学网消息,《关于调整疫情期间对跨境远程文凭证书特殊认证规则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发布后,部分留学人员十分关心,为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对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统一解答。1.有关媒体报道,留服中心不再为跨境远程文凭提供认证服务,是这样吗?根据国家有关政策,通过跨境远程学习方式...

    时间:01-30
  •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不再为跨境远程文凭证书提供认证服务

    人民网北京1月30日电 (记者郝孟佳)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28日发布《关于调整疫情期间对跨境远程文凭证书特殊认证规则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公告》称,目前,主要留学目的地均已开放边境,国(境)外院校全面恢复线下授课。对于2023年春季学期(南半球秋季学期)及以后仍采用远程方式学习(包括新入学和继续学习的情况)所获国(境...

    时间:01-30
  • 外国留学生的中国年“初体验”:饺子可口、年味儿浓

    原标题:外国留学生的中国年“初体验”:饺子可口、年味儿浓来自越南的留学生阮氏草体验制作花馍。 由受访者供图“这个春节我们去海边观看了绚烂的烟花秀,烟花盛放的场景在我的家乡并不多见。在除夕夜,我和同校的越南朋友一起吃了饺子,那是导师特意送来的,我喜欢鸡蛋韭菜馅的……”谈及亲身参与的首个中国传统佳节——...

    时间:01-30
  • 返乡青年创业梦想故土“生根”:艾草变身“金枝玉叶”

    原标题:(新春走基层)返乡青年创业梦想故土“生根”:艾草变身“金枝玉叶”山西石楼,返乡青年刘宇强借一把艾草“铺”出一条致富路。 许冬伟 摄“浓郁的艾草香扑面而来,一捆捆陈艾被去杆取叶,加工成艾条、艾绒、艾柱等产品。”29日,记者走进山西省石楼县博艾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车间,工作人员井然有序,分工作业。“艾草用途广...

    时间:01-30
  • 四川省2023年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在广安市启动 提供就业岗位2.6万余个

    原标题:四川省2023年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在广安市启动 提供就业岗位2.6万余个招聘会现场。 张启富 摄29日上午,四川省2023年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暨成渝双城经济圈劳务协作·东西部劳务协作专项服务活动在广安市启动,来自浙江、福建、重庆、广东等省(市)及四川省内共251家用人单位带来2.6万余个就业岗位,现场吸引近...

    时间:01-30
  • 重庆:“慢火车”上设立移动“学习车厢”

    原标题:重庆:“慢火车”上设立移动“学习车厢”图为火车上的“学习车厢”。 罗希雅 摄1月29日,重庆北站,5609次“慢火车”停靠在站台迎客出发。这趟“老”火车一直服务在渝怀线,2023年春运,它以崭新面貌亮相。图为旅客正在使用“学习车厢”。 罗希雅 摄图为旅客在“学习车厢”与工作人员交流。 罗希雅 摄图为“学习车...

    时间:01-30
  • 科技馆里过大年

      孩子们在广西科技馆参观宇航服模型。  喻湘泉摄   在甘肃张掖科技馆,小朋友们在体验飞机科普互动展品。   王 将摄  春节期间,很多孩子在家长带领下,走进科技馆参加科技活动,学习科普知识,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感受科技的魅力。...

    时间:01-30
  • 教育部:所有竞赛结果均不得作为中小学生招生入学依据

    人民网北京1月30日电 (记者李依环)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日前发布关于共同抵制面向中小学生违规竞赛活动的提醒。教育部指出,凡未列入教育部公布的《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的均属违规举办的“黑竞赛”;所有竞赛的结果均不得作为中小学生招生入学依据,也不得作为中高考加分项目。寒假过半...

    时间:01-30
  • 破解青年人才匮乏困境 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

    原标题:破解青年人才匮乏困境  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不久前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要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人才工作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15—39岁年轻人,常住在乡村的比例均小于30...

    时间:01-3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