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千万规模高校毕业生再袭,中国能否顶住就业压力?

2023-01-28 08:41: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千万规模高校毕业生再袭,中国能否顶住就业压力?

继2022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千万大关之后,202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再创新高。面对不断攀升的高校毕业生规模,今年中国就业形势如何?

来之不易的就业“成绩单”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1076万,比2021年增长167万人,规模和数量均创历史新高。2022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超额完成了1100万人的年初预期目标。

另据多所中国高校近期陆续披露的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2022年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指深造和就业毕业生数量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保持稳定,不少高校毕业去向落实率在九成以上。

“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宏观经济遭遇了多重冲击,能超额完成就业目标实属不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副研究员陈建伟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陈建伟分析指出,从全球角度看,美联储超预期加息导致全球资本市场动荡和资本回流美国,欧美国家陷入滞胀泥淖,中国发展面临外部市场需求收缩和不确定性的上升,外需拉动就业的能力下降。从国内发展态势看,疫情形势变化对宏观经济造成了干扰,服务业需求减弱,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服务业拉动就业的能力。

面对内外挑战,中国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稳定就业,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全力稳定就业大局,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失业的底线。

从2022年全年来看,中国总体失业率保持基本稳定,尤其是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落地显效,近期就业形势有所改善。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比11月份下降了0.2个百分点。

高校毕业生规模将再创新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强调高校毕业生就业有重要现实考量。官方人士近期透露,202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超过1150万人,就业工作面临就业总量压力大和结构性矛盾突出双重挑战。

在陈建伟看来,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主要体现为:

短期供需时间点不匹配的矛盾。高校毕业生毕业时间集中,短期走向市场工作的群体规模也比较大,而就业机会的创造需要经济发展支撑,且存在时间滞后性,因此存在短期岗位供不应求的情况。

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变化快与供给结构调整慢的矛盾。经济结构转型推动市场对毕业生需求的技能结构变化快,而高校毕业生专业结构和培养层次不直接取决于市场需求,因此会存在不同专业的毕业生面临市场需求不均的情况。

高校毕业生的求职预期(包括对行业、地区和工资待遇的预期)相对稳定,受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形势变化的调整小,因此短期内一些毕业生难找到合适工作

针对上述情况,陈建伟认为,要以经济复苏增长带动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同时,还需提升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的适应性,增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尤其是要提升大学生的数字化技能以适应未来的劳动力市场转型。

就业形势有望总体改善

2023年,中国经济整体好转,有望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营造良好环境,缓解中国就业压力。

“从今年年初各地方两会公布的信息看,多个省份设定的经济增长目标普遍维持在5%左右,表明了各地稳定发展经济的决心,这对今年的就业工作是一大利好。”陈建伟说。

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近期在新闻发布会上也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好转,就业需求的扩大,岗位会相应增加,今年中国就业形势有望总体改善。

一是随着疫情防控优化措施逐步落实,生产生活秩序逐步回归常态,企业生产经营也将逐步改善,将带动用工需求逐步恢复扩大。

二是交通物流、居民出行增加,将带动住宿、餐饮、旅游等服务业恢复。服务业就业容量大,接触性聚集性服务业恢复改善,有利于吸纳更多就业。

三是各地区各部门持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深入实施减负稳岗扩就业的措施,加大对重点群体,包括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帮扶,也将为就业稳定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是新动能的快速发展也将持续创造更多新的工作岗位,将成为扩大就业、提升就业质量的重要推力。(中新社记者 刘亮)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此心安处是吾乡:“人才活水”何以竞涌太湖之州?

    原标题:此心安处是吾乡:“人才活水”何以竞涌太湖之州?“湖州籍大学生新春恳谈会”现场 张剑 摄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地处长三角,面对周边一线城市“虹吸”,浙江湖州深谙人才之重要性,深入实施人才强市、创新强市首位战略。相继出台“人才新政4.0”“博士双创新政”等系列政策;提出打造“青创新城”战略目标……近年来,湖...

    时间:01-28
  • 福建上杭:新春招聘会助家门口就业

    原标题:(新春走基层)福建上杭:新春招聘会助家门口就业  图为招聘人员正在向求职者介绍情况。 张斌 摄  图为招聘会吸引了许多民众前来应聘。 张斌 摄  图为求职者在招聘会上了解用工信息。 张斌 摄  图为招聘会吸引了许多民众前来应聘。 张斌 摄  图为求职者在招聘会上填写应聘信息。 张斌 摄  图...

    时间:01-28
  • 拒绝“鸡娃四件套”,该做哪些调整

    原标题:拒绝“鸡娃四件套”,该做哪些调整“鸡娃”你熟,但你听说过“鸡娃四件套”吗?这个新名词,指的是家有学生的“老母亲们”常在体检中发现有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部结节、子宫肌瘤这几种与情绪、压力高度相关的疾病。尽管这只是一个笑中带泪的自嘲梗,但家长们的焦灼与疲惫却是“懂的都懂”。其实,当家长一旦为了...

    时间:01-28
  • 立法创新助力实现“幼有善育”

    原标题:立法创新助力实现“幼有善育”《上海市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覆盖0到6岁幼儿年龄段公共服务的开创性地方立法实践,标志着上海在全国率先迈出了托幼一体化法治保障的改革步伐。《条例》既充分尊重儿童的生命周期发展规律,又切实回应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对于完...

    时间:01-28
  • 以法治温暖呵护“最柔软的群体”

    原标题:以法治温暖呵护“最柔软的群体”浙江省长兴县李家巷镇中心幼儿园的孩子们参加“非遗进园迎开学”主题活动。新华社发2022年6月1日,河南省博爱县一家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赛龙舟”。新华社发不久前召开的2023年上海两会上,上海市政协委员、中国福利会托儿所所长方玥格外开心。一年前,她和金颖、方红梅等上海市政...

    时间:01-28
  • 加强儿童、老人等重点人群新冠科普知识宣传

    原标题:加强儿童、老人等重点人群新冠科普知识宣传儿童是新冠疫情防控的重点健康保障人群,但其自身对新冠病毒感染的基础知识普遍掌握不足,应当如何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表示,这需要多部门、多渠道进行新冠科普知识宣传。一是在宣传对象方面,对儿童宣传防控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对老师、家长...

    时间:01-28
  • 日光温室里学科技

    原标题:日光温室里学科技   【新春走基层】   “药与水的比例为3:7,慢洒叶面,两周一次。”偌大的日光温室里,30多位农民分散站立,认真聆听农学博士钱宁的讲解。春节期间,河南省新密市米村镇柿树湾村,农民在日光温室里学科技,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串串番茄映红了大棚,根根黄瓜挂满了藤叶……“我们柿树湾村的日...

    时间:01-28
  • 科技馆里度假期

    原标题:科技馆里度假期  1月27日,家长带着孩子在河南省科技馆新馆“动物家园”展厅参观。  当日是春节假期最后一天,许多市民和学生走进河南省科技馆新馆,感受科技魅力,丰富假期生活。  新华社记者张浩然摄【1】【2】【3】【4】...

    时间:01-2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