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大理大学:发挥学科优势 助推乡村振兴

2023-01-10 09:02:00

来源:光明日报

立足滇西,扎根边疆,是大理大学一直恪守的信念。

背靠苍山,面向洱海,大理大学成为全国最美高校之一。

如今,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大理大学赓续历史血脉,依托生物医药、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等学科优势,倾心助力乡村振兴,将论文写在乡村田野间。

小村庄打造国际艺术村

大理大学附近,苍山中和峰下,有个历史悠久的中和村,保存有观音殿、三月街、苍山神祠、中和寺等文化名迹。

走进中和村,村民房屋错落有致,村道两旁白族风格民居中,散布着民宿客栈、文创基地、艺术手工作坊,还有古色古香的中和书院,整个中和村沉浸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中。在陶艺作坊里,几位大理大学艺术学院的学生正在直播带货。

“过去中和村比较偏僻,出租车司机都不愿意来。现在我们要把中和村打造成为国际艺术村,成为艺术家的第二居所。”年轻的村小组长杜武雄心勃勃。

杜武的底气,来自大理大学艺术学院的文化艺术帮扶。

2020年年底,大理大学艺术学院准备利用学校的文化艺术资源,打造“一村一品”,助力乡村振兴。艺术学院孙聪、周建鹏等教师来到中和村后,与一心想改变村庄面貌的杜武一拍即合。

2021年3月,中和村的村民议事中心被改造成了中和书院,这是大理大学艺术学院与中和村共同打造的“艺术乡村”试点。书院很快举办了“遇上大理”画展,吸引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等著名画家来参加。国内外的画家作品在中和书院展出,轰动了大理。

此后,农民书画家作品展、西南丝绸艺术集市等多场艺术活动纷纷在中和村举办。西南地区多个高校老师学生的绘画作品和文创产品在文创产品集市上展示售卖,中和村成为艺术作品展示和交易市场

为了让中和村成为艺术家的第二居所,村民自有的闲置院落被梳理出来,向艺术家敞开,作为创作之所。杜武帮助村民规划租赁闲置的25个老院子,吸引艺术家“筑巢”中和村,给村民带来2500多万元的收入。

大理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赵全胜表示:“教师工作室落户村里,共同提升了师生队伍素质和乡村改造水平。高校社会服务要与培养人才结合,高校科研要与乡村振兴的需求相结合,艺术助力乡村振兴,要把科研写在大地上。”

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为让滇西成为“记得住乡愁的地方”,大理大学发挥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监测方面的地缘优势,建成了覆盖滇西北地区的国内一流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研究平台及数据中心,为云南省特别是滇西三江并流区、洱海流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提供了科学支撑。

2012年,正是大理州云龙县大力发展核桃种植之时,当看到农户为扩大核桃种植面积而砍伐生态林,现任大理大学党职群党委副书记、驻云龙高明村第一书记的苏子峰忧心忡忡。为探索核桃产业发展与生态林保护的关系,苏子峰组织大理大学农学与生物科学学院的专业技术人才,先后多次到全县11个乡镇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共同撰写了3万余字的《云龙县核桃种植对生态林保护的影响》的调研报告,为云龙核桃产业发展规划与生态林保护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用科研的力量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依托医药研发,大理大学开出滇西乡村振兴“新药方”。在大理大学带动下,美洲大蠊养殖已成为滇西部分农村的致富产业,美洲大蠊产业链每年带动制药企业产生超过15亿元的工业附加值。同时,近5年新增培训昆虫养殖户超过5000家,为农户增加药用昆虫养殖直接收益超3亿元,带动相关产业新增产值超10亿元。

为乡村培养更多的医生和教师

如何破解滇西地区百姓因病致贫、因学返贫之“痛”?大理大学交了一份高质量答卷。

依托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医疗资源优势,学校大力开展医疗卫生下乡服务、健康体检、义诊等活动,并与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等机构联合开展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手术等各类免费救助项目,致力于解决滇西贫困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动接收滇西地区各基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来院进修学习,并对滇西各州市县开展“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城乡对口支援以及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

办学44年来,大理大学秉持“改变滇西缺医少药、教育落后状况”的初心,累计培养高素质人才15万余名。其中,80%的毕业生留在滇西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工作,60%的毕业生工作在滇西教育、医疗一线,为滇西地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大理大学打出了一套“产业技能+创业技能+就业技能”培训组合拳。目前,学校已面向全省16个州市培训各类职业从业人员17万余人。其中,培训全省中小学乡村骨干教师7万余人次。每年有近万人次的教师、学生参加“三下乡”服务活动。

苍山相伴,洱海为友,大理大学的学科优势促进乡村振兴之路仍在徐徐铺展。(张勇、阮紫嫣)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深化“揭榜挂帅” 释放人才活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对人才和科技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揭榜挂帅”旨在针对科研技术难题,调动全社会智力潜能,以最快速度找到方案并破解难题。广泛实施“揭榜挂帅”,有助于培育大批创新人才、激发全社会创新动能,更好推动落...

    时间:01-10
  • 职教高考新规定 打开中职新赛道

    原标题:职教高考新规定 打开中职新赛道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完善职教高考制度”“扩大应用型本科学校在职教高考中的招生规模”。这为职教生拓展升入本科的新赛道提供了政策遵循,职业教育向着与普通教育同等地位又迈进一步。持...

    时间:01-10
  • 职教高考还要破解哪些难题

    原标题:职教高考还要破解哪些难题   职教高考,对于职教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是职业教育领域最核心、最关键的话题之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再次明确“完善职教高考制度,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扩大应用型本科学校在职教高考...

    时间:01-10
  • 职教高考,如何拓展人才成长宽度

    原标题:职教高考,如何拓展人才成长宽度春季高考在即,一位大学生的心声引来数万考生关注——“高三那年,由于沉迷游戏造成学业‘历史欠账’太多,又不甘心‘随便去个技校’的我偶然看到了高职单招的相关信息。了解到相较于普通高考,高职单招给了成绩不是特别理想的考生更多选择,可以优先选择优秀高职院校和专业。很感激高...

    时间:01-10
  • 踔厉奋发 做新时代新征程的奋进者

    原标题:踔厉奋发 做新时代新征程的奋进者中国人民大学师生员工积极收看收听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盛况。姚伟康摄/光明图片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人民大学牵头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杰出代表,深入开展党的创新理论的教育教学和研究阐释,铺开一份份学、思、践、悟的路线图。谈到“五路大军”集结的原因...

    时间:01-10
  •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原标题: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这两个“加强”凸显了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新闻传播学教师,我深感使命光荣,重任在肩...

    时间:01-10
  • 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作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宣示。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提出的“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

    时间:01-10
  • 推动中高职贯通衔接培养势在必行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意见》提出,推动中高职贯通衔接培养,支持优质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学校联合开展五年一贯制办学,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与职业本科教育的衔接培养。当前,随着我国中职毕业生升学比例大幅提高,中职招生培...

    时间:01-10
  • 送万福、进万家

    原标题:送万福、进万家  1月9日,书法家在活动现场写福字。  当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指导,全国总工会宣教部、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2023年“送万福、进万家”首场示范书法公益活动——“致敬劳模工匠”专场活动在京举行,出席活动的多位书法家挥毫泼墨,为劳动模范、大国工匠代表等一线职工书写春联和福字,表达新年的问...

    时间:01-1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