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广西南宁:23岁女医学生捐献器官救助5人

2023-01-07 00:41: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广西南宁:23岁女医学生捐献器官救助5人

  图为在ICU病房外为易海欣送行的同学。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供图

  1月6日,一场器官移植手术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供者是23岁的广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大四学生易海欣。她捐献出的心脏、肺脏、肝脏和双肾,能挽救5名器官衰竭患者生命。

  易海欣是广西贵港人,从小家庭条件困难,她的梦想就是通过努力读书走出大山,给家人带来更好的生活。因小时候家中有人受重病折磨,易海欣立志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图为捐献者离开ICU病房前,科室医生及其生前同学老师向其默哀致敬。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供图

  美丽善良、乐观向上、助人为乐、学习刻苦、成绩优秀、热心帮助他人,对自己的人生很有想法和规划,是做一个优秀医生的好苗子,这都是同学们和老师对易海欣的评价。

  2022年12月24日,易海欣因身体出现不适突然倒地昏迷不醒,出现心跳呼吸骤停送入医院抢救。经诊断后,医生告知她家属病情危重,醒过来的机会很渺茫。

  2023年1月4日,易海欣因抢救无效,经脑死亡判定专家组判定,符合脑死亡诊断标准。

  女儿的不幸离世,其父母经深思熟虑后,决定将她有用的器官捐献出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易海欣父母在南宁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协调员的见证下,签下了《人体器官捐献亲属确认登记表》。

  “海欣是医学生,她多次告诉我们以后要做一名好医生,为患者解除病痛,我们相信器官捐献一定也是她的决定。”易海欣父母介绍,他们做出这个决定有几个原因:“一是海欣在抢救的时候,需要帮助的时候,社会各界人士、老师同学、学校都慷慨地向海欣伸出援助之手,这个决定是为海欣感谢大家的帮助;二是我们无法接受海欣的突然离开,这样的决定,能让海欣用另外一种方式活在我们身边,对我们来说是寄托和念想。”

  2023年1月6日上午9:00,易海欣的亲属和朋友们到医院为海欣送行。当医务人员将她从重症监护病房推出送入手术室进行器官捐献获取手术时,在通往手术室的路上,站满了为易海欣送行的亲朋好友,他们手持白色菊花,嘴里不断念着“海欣谢谢你,海欣一路走好。”

  中国医师学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副会长、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移植医学中心主任孙煦勇表示,对于海欣的事情他很感动。“这样一个美好的花季少女,未来还有很多路,前途大好,突然的离开,让我感到遗憾和痛心。但是更多的是为她的大爱感到敬佩,感到骄傲。我们要将海欣作为榜样,将她的精神传承下去,她将会永远活在我们每个人心中。”孙煦勇说。

  据悉,截至目前,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累计实现遗体和人体器官(组织)捐献612例,完成移植手术1468例。2022年完成器官捐献案例数245例,公民逝世后捐献肾移植手术424例。(陈沿佑 罗林才 费沁蕊)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厦门理工学院:把科研的根扎在泥土里

    原标题:把科研的根扎在泥土里   日前,厦门理工学院“乡愁馆”创新创业项目组的陈淑涵和组员们带着无人机再次踏上龙岩市益坑村土地,这是他们第3次来到益坑村。经过10小时的辛苦作业,他们顺利完成乡村低碳化调查、规划建设数据采集等工作。这是厦门理工学院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重点项目,也是校外基地“厦...

    时间:01-07
  • 我国科学家揭示衰老新机制

    原标题:我国科学家揭示衰老新机制   人为什么会衰老?目前尚没有正确答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课题组、曲静课题组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张维绮课题组合作发现,这或许与人类基因组中古病毒的“复活”有关。   这一成果于北京时间1月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上在线发表。   刘光慧解释,人类与...

    时间:01-07
  • 亲子运动会 欢乐迎新春

    原标题:亲子运动会 欢乐迎新春  1月6日,居民参加“拔河”比赛。  当日,重庆市北碚区两江名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两江名居公租房小区举行亲子趣味运动会,小区内的家长带着孩子参与“摸石头过河”“运转乾坤”“乘风破浪”“万众一心”“拔河”等项目的比赛,喜迎新春佳节的到来。  新华社发(秦廷富 摄)【1】【2】【...

    时间:01-07
  • 北京调整优化校园检测策略 学校及幼儿园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

    原标题:北京调整优化校园检测策略 学校及幼儿园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  北京市调整优化校园检测策略,学校、幼儿园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师生员工出入校门和校园公共区域无须提供核酸证明。非疫情流行时,校外人员进校不再查验核酸证明。疫情流行或严重时,学校可查验校外人员核酸证明。  这是记者6日从北京市疫情防...

    时间:01-07
  • 大湾区大学筹建获进展 松山湖校区第一标段封顶

    原标题:大湾区大学筹建获进展 松山湖校区第一标段封顶  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第一标段6日全面封顶。这标志着该学校筹建工作迈入新阶段,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预计2023年完成教学区建设并投入使用。  大湾区大学是粤港澳大湾区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资源要素的重要平台,该大学将设置两个校区,总面积达2350亩,其中东...

    时间:01-07
  • 中外高校联手首次实现“最薄”非线性量子光源 厚度低至46纳米

    原标题:中外高校联手首次实现“最薄”非线性量子光源 厚度低至46纳米  记者6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任希锋教授等人与新加坡国立大学仇成伟教授、郭强兵博士等合作,在二维材料非线性量子光源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实现超薄的量子光源,厚度可低至46纳米。  据介绍,这是目前国际报道的最...

    时间:01-07
  • 10部门联合部署2023寒假儿童关爱服务活动

    原标题:10部门联合部署2023寒假儿童关爱服务活动  新华社北京1月6日电(记者黄玥)全国妇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共青团中央、中国关工委等10部门日前印发通知,联合部署开展“把爱带回家——暖童心护成长”2023寒假儿童关爱服务活动。  通知指出,各地...

    时间:01-07
  • 重庆:乡村教师、基层医生等可评聘正高职称

    原标题:重庆:乡村教师、基层医生等可评聘正高职称  新华社重庆1月6日电(记者黄兴)记者从重庆市人力社保局获悉,该局近日会同重庆市相关部门出台文件,明确乡村教师、基层医生等专业技术人员可评聘正高职称。此举旨在拓展基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成长空间,保障专业技术人员“引得来、干得好、留得住”,为乡村振兴提供...

    时间:01-0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