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河套虽小希望大

2023-01-02 10:32: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 供图

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南部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接壤处的河套深港科技合作区(下称:河套)很小,只有3.89平方公里;河套又很大,它是国家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大湾区唯一定位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孕育着深港科技合作大希望。

2023年的第一天,记者来到河套,这个充满生机的宝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河入海口两岸,是总面积约750公顷的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和深圳红树林两大生态保护区基地,美不胜收。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由“一区两园”组成,深圳河南侧的香港园区面积约0.87平方公里;深圳河北侧的深圳园区(包括皇岗口岸片区和福田保税区)面积3.02平方公里。

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福田) 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 供图

在深圳园区,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刚刚过去的2022年,深港双方协同联动合作紧密;深圳园区加快筹集科研空间,支撑科创资源快速集聚;深圳园区高端科创资源快速形成“集聚发展”的良好局面;制度创新已形成系统化、集成化政策框架体系;一河两岸空间呼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据介绍,河套如今已成为深港科技合作的沃土:内地首个深港联合办公室投入使用,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2万平方米空间迅速落实,深港联手招才引智、协同孵化快速推进;深圳园区现有6家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共2.6万平方米,未来可容纳约1500名香港创新创业青年。

香港科技大学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 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 供图

在空间提供方面,深圳园区“租、购、改、建”四策并用,10个专业化科创园区、60万平方米科研空间陆续投入使用,建成深港协同创新中心、深港国际科技园、国际量子研究院、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一期和二期、河套国创中心等创新载体,率先承载香港及海外高端科研资源。深港开放创新中心、深港科创综合服务中心已开工建设,将新增30万平方米科创及配套空间,预计2023年投入使用。预计到2035年,共计超300万平方米的科研、产业及配套服务空间将持续供给。

截至目前,实质推进和落地深圳园区的高端科研项目有140余个,“量子谷”“湾区芯谷”、能源科技、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香港高校项目实现集群发展。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其中,深圳园区已引进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五所香港高校共10个优质科研项目,包括香港城市大学研究院研发的我国首台自有知识产权的桌面型电子显微镜;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建设了全国首个开放式医疗机器人测试基地等。

同时,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深圳基地落地运作;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即将揭牌成立。一大批科研成果快速产出,如沈向洋院士领衔的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团队成立一年就发布了“封神榜大模型”等六大科研产品;西门子能源在河套设立除德国、美国之外,其全球第三个创新研发中心......

为支持河套深圳园区发展,不仅深圳市政府出台相关措施,福田区还相应出台基础研究“政策包”,与港方一同出台深港“联合政策包”,联合吸引全球高端人才;推出选题征集制、团队揭榜制等五大创新机制;围绕香港与内地科研合作的难点痛点,形成涵盖“五流四制”(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流和法制、税制、科研体制、园区管理体制)的系统化、集成化政策框架体系。

E站通外景 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 供图

目前,深圳园区建成的“e站通”综合服务中心,为园区企业、香港及国际人才提供“一门式、一窗式、一网式”557项服务;8家港澳知名仲裁机构落户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交流合作平台暨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仲裁中心,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保税区一号通道改造完成,配套国际人才房启动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科技园区环境加速形成。

依托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和米埔生态湿地,河套正打造深圳河滨水生态廊道,构建“深圳湾—深圳河—福田河—中心公园”大型绿色休闲带,这里不仅是科技创新的高地,更将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家园。(记者郑小红)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用热爱排列梦想的少年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根据《意见》精神,职业教育体系将实现全方位的深度革新,将更加注重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职业院校在传承工匠精神、培养“非遗”传人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赓续文脉的传人》系列报道遴选了相...

    时间:01-02
  • 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迎来建校70周年

    人民网北京1月2日电 (记者孙竞)日前,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举行建校70周年庆典活动。据介绍,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创建于1952年9月,是为适应建国初期铁路事业发展急需专门技术人才的需求应运而生的。七十年来,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始终致力于“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为我国铁路事业培养了4万多名优秀毕业生,以及一大批能工巧匠、...

    时间:01-02
  • 逾3万名武术爱好者“云竞赛” 将推动武术项目更好融入校园

    来自湖南、江苏、上海等18个省(区、市),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超过3万名武术爱好者,近期通过“云竞赛”切磋武艺。主办方表示还将进一步推动武术项目更好融入校园。本届武术云竞赛根据不同类别设置专项赛道,其中,太乙游龙拳、新化县黑虎泉、巫家拳、新编十三式太极拳等项目颇受关注。赛事划分儿童组、青...

    时间:01-02
  • 巅峰使命 青春的攀登

    奋楫新征程丨新闻特写:巅峰使命 青春的攀登“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刚刚过去这一年,有太多年轻人的故事感动着我们。中国航母研发团队的平均年龄是36岁;北斗卫星团队的平均年龄31岁;大飞机C919的测试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重庆山火中,那些为我们岁月静好挺身而出的...

    时间:01-02
  • 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方梦之与应用翻译学

    方梦之(右前)与应用翻译界同人在一起 图片由作者提供图片由作者提供著名学者王佐良给方梦之的信 图片由作者提供1955年,方梦之(左三)与同学、外教合影 图片由作者提供【求索】学人小传方梦之,1935年生,浙江嵊县人。上海大学教授,翻译家。1957年毕业于大连外语专科学校(今辽宁师范大学)。早年从事科技信息的翻译、研究和编...

    时间:01-02
  • 香港完成第一阶段载荷专家选拔 40人通过初选

    新华社香港1月1日电(记者陆芸)中国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首次在港澳地区选拔载荷专家,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1日表示,香港已完成第一阶段选拔,共向国家推荐40名符合资格的候选人。孙东说,香港地区共有120人报名,40人通过初选,男女各占20人。选拔过程严格按照国家列出的有关标准,除了身体素质、教育程度...

    时间:01-02
  • 福建龙岩举办龙台客家青少年迎新联谊晚会

      以“情系祖地福满两岸”为主题的龙台客家青少年迎新联谊晚会,2022年12月30日晚在福建省龙岩市和台湾苗栗共同举行。晚会采取网络“云”播出“云”互动的形式呈现给两岸客家乡亲。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台湾客家总商会名誉会长吴伯雄在视频致辞中表示,通过两岸客家文化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共同担负起传承中华传...

    时间:01-0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