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上海开放大学:把学习的触角伸进城市各个角落

2022-12-29 08:52: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把学习的触角伸进城市各个角落

   何为开放大学?开放大学如何办?开放大学之于一座城市,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在上海,开放大学用十年转型发展,向社会展示出这所新型高校的蓬勃生命力——面向所有学习者,创新办学模式、学习方式,为各类教育衔接和人才成长提供融通渠道,努力实现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

   早在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提出要“办好开放大学”,同年,“探索中国特色的开放大学办学模式”被列入国务院批准的20个国家教育体制重大改革项目之一。2012年6月,教育部批复上海电视大学更名为上海开放大学,要求在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质量管理上实现从传统广播电视大学到开放大学的整体战略转型。

   十年间,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发生历史性跨越,持续推进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作为开放教育的重要载体,上海开放大学逐步整合成人高等教育资源,形成开放的学习平台,创新人才培养和教育服务供给模式,更好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成为服务上海学习型社会建设和全民终身学习体系构建的一支生力军。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

   学分也能存银行?2012年,在率先提出建设学习型城市构想的城市——上海,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揭牌运行,这也是国内首家省市级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学分银行制度作为构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理念随之落地。如今,打开“上海市民个人学习账户(申学码)”支付宝小程序,可以实现上课、听讲座、参观场馆等场景的签到打卡,方便及时记录各类学习活动。

   学分银行是实现学习成果互认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记者了解到,上海开放大学持续推进学分银行建设,已为490万学习者建立个人学习档案,积累学习成果近9500万条,建立了7种学习成果转换通道,10万人进行了学分转换。上海开放大学还积极推动“申学码”场景应用,开展精准服务大学生就业项目,完善行业证书、成人非学历社会培训项目、社会场馆学习项目等学习成果的准入标准与存入流程规范。学分银行已正式接入上海市“一网通办”平台。

   “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这句话不是笑谈。人社部今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中,“家庭教育指导师”正式成为新职业。家庭教育指导,既需要专业化队伍,也需要可以落地的实操技能,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建设迫在眉睫。瞄准这一社会关切,今年11月,“家庭教育指导师课程方案”在上海开放大学发布,将公共政策研究、实践需求调研、专业课程研发、培训组织实施、考核评价认证进行一体化设计,探索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的“上海方案”。

   上海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贾炜告诉记者,十年来,上海开放大学坚持面向人人,同步推进学历教育、非学历培训和社区教育,深化教育服务供给模式,探索建立“三教融通”模式。未来,该校将继续强化品牌效应,坚持与普通高校“错位”发展,打造服务城市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的特色专业品牌,着力形成民生类专业集聚的品牌专业群。持续推进家长学校建设,打造家长学习平台,提供实用适切、科学权威、系统规范的家庭教育服务。

  把大学办在社会中

   今年9月,上海工匠学院举办首届“工匠学历班”,录取76名学员。学历班由沪上著名工匠担任导师,学生不仅可以提升基础理论水平,还可以和导师组成“师徒”深入学艺,开展技术技能创新,实实在在“把论文写在岗位上”。

   上海工匠学院是2017年上海市总工会与上海开放大学联合成立的。此次首次举办“工匠学历班”,进一步向普通劳动者提供接受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机会,助力在岗员工能力与学历双提升。前不久,上海市总工会、上海开放大学、临港集团三方携手,共建上海工匠学院临港分院,面向临港新片区的产业工人,打造“30分钟技能人才培养圈”。服务临港新片区的战略部署,上海开放大学还与上海电机学院合作打造临港开放市民大学,服务临港市民终身学习。

   学校以建设产业学院为契机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发挥学校、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机构等协同育人效应和规模效益,主动适应数字化、智能化、终身化、融合化教育发展趋势,切实畅通职工提升学历和技术技能的成长通道,共同探索以“双元制”模式为主体的职工继续教育体系建设。

   接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整合社会优质教育资源,探索多元合作办学模式,上海开放大学正在把学习的触角伸进城市各个角落,不断创新开放教育的服务供给模式,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培养适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

  建设平台型大学

   很多市民很难清晰地描述开放大学,它更像是一所没有围墙、没有边界的大学,扎根这座城市,根须触及每个社区、行业和家庭。开放大学的十年,之于一座城市的最大获益,或许正在于让开放共享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让学习成为一座城市崇尚的生活方式。

   贾炜告诉记者,十年间,上海开放大学秉承“有教无类,乐学致远”的校训和“为了一切学习者,一切为了学习者”的办学宗旨,在治理体系、办学模式、培养方式等方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大学建设框架,为一流开放大学建设奠定基础。根据国家和上海市对开放大学的建设要求,学校坚持服务市民终身学习,服务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根本,形成了“大学+系统+平台”的基本功能架构。

   “开放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开放大学担负着建设高质量开放教育体系的使命任务。‘高质量’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开放大学发展的核心主题。”在上海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楼军江看来,随着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国家加速形成,开放大学正站在新的起点,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平台型大学是开放大学为学习型城市建设提供创新发展思路的新形态。”楼军江说,迈向平台型大学的开放大学,应强化战略服务功能、课程融通功能、机制创新功能和技术支撑功能。未来,平台型大学要有更强的洞察市场和应对市场的能力、更强的供给特色教育产品的能力、更强的集聚优质教育资源的能力、更强的吸引社会参与的创新能力,让学习成为一座城市的信仰。

   (记者 颜维琦)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双减”后,如何回应家长这些新期待

    原标题:“双减”后,如何回应家长这些新期待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在辖区内学校落实“双减”政策,开展体育游戏、劳动实践、科学探究等活动。新华社发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大赛巷小学学生在课后进行汉剧表演练习。新华社发  陕西省岚皋县城关第二小学通过多种途径落实“双减”,精心打造“第二课堂”,图为该小学的学...

    时间:12-29
  • 以人才赋能边疆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以人才赋能边疆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实施科教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的高度,对教育、科技、人才事进行一体化部署。科技创新离开人才支撑,高校作为培养和集人才的主阵地,在中国式现代化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切实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天下英才而用之,才能为全面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时间:12-29
  • 扎根新疆大地做好非遗传承文章

    原标题:扎根新疆大地做好非遗传承文章讲述人:石河子大学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文学艺术学院教授 吴新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一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者,我更加坚定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更多...

    时间:12-29
  • 续写新时代“教育戍边”的光辉篇章

    原标题:续写新时代“教育戍边”的光辉篇章  石河子大学校园美景。资料图片  石河子大学“兵团精神育人——名师思政导航”思政课在石河子军垦第一连进行授课。资料图片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石河子大学】   血脉中流淌着兵团人的红色基因,肩膀上扛起维稳戍边的时代重...

    时间:12-29
  • 全国艺考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排查市场主体3868家

    原标题:全国艺考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排查市场主体3868家  新华社北京12月28日电 为加强艺考培训机构管理,遏制违法违规乱象,自2022年10月起,教育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部署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对面向中学生、未成年人的艺考培训机构开展集中整治。记者28日从教育部了解到,各地排查各类涉艺考培训市场主体3868...

    时间:12-29
  • 我国拟探索将部分新职业纳入职称评审范围

    原标题:我国拟探索将部分新职业纳入职称评审范围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姜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提出动态调整职称评审专业,探索将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技术经纪、创意设计等新职业纳入职称评审范围;支持各地围绕特色产业、重点产业链...

    时间:12-29
  • 推动学前融合教育发展(提案提要)

      提案人:全国政协委员柳茹  案由:融合教育是一种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安置的方式,它主张不把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孤立于封闭隔离的教育环境中,而是支持他们和正常儿童一起接受各阶段的教育。在实践调研中,通过与各级各类园长、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到很多幼儿园都会存在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但由于教师缺乏相关知识和经验,无...

    时间:12-29
  • 原创图画书,以儿童视角讲述中国故事

      在江苏省如皋市如城街道仙鹤社区农家书屋内,小朋友在阅读节气绘本。   徐 慧摄(人民图片)  寒假将至,如何让孩子们度过一个丰富多彩又有意义的假期?相信很多老师和家长都会说:“去读书吧!”“阅读”,已成为最有价值感的寒假礼物之一,而中国原创图画书,也成为越来越多孩子们的选择。  图画书,也称绘本,是一种文图...

    时间:12-29
  • “汉语盘点2022”揭晓

      本报电(张笑瑞)近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光明网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2022”揭晓仪式在京举行,“稳”“党的二十大”分别当选年度国内字、国内词。活动还公布了2022年度十大流行语:党的二十大、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端稳中国饭碗、数字经济、太空会师、一起向未来、我的眼睛就是尺...

    时间:12-2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