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答好这张特殊“考卷”——直击北京疫情下的研究生招生考试

2022-12-25 02:41:00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新华全媒+|答好这张特殊“考卷”——直击北京疫情下的研究生招生考试

  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记者魏梦佳、赵琬微)24日早上7点,天刚蒙蒙亮,在北京大学东南门,前来参加考研的学生已开始陆续进入考点。“请提前出示准考证,刷身份证并刷脸进入考场。”一位安保人员在校门口提醒考生。校门口悬挂着的红色条幅写着“欢迎报考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几个大字。

  北大第二教学楼考场门口已排起了长队,考生们正等待进入,有的还捧着资料抓紧复习。冬日冷风中,不时传来跺脚声,旁边有志愿者不断提醒考生进行考场确认。

  北大东南门处考生正进入校园。新华社记者 魏梦佳 摄

  24日,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正式开考。考试如何实现“如期考试、应考尽考、平安研考”受到社会关注。

  为答好这张特殊“考卷”,确保考试安全、考生健康,连日来,北京教育考试院和全市各考点工作人员夜以继日,认真开展考生信息摸排,根据疫情形势和防控政策及时调整完善组考防疫方案,科学设置考点考场,统筹协调试卷转运、考场编排,力争“一类一策”、分类施考,以确保如期考试、应考尽考、平安研考。考前抗原及核酸检测、体温测量、消毒通风、分类施考等全流程防疫措施严格实施。卫健、疾控部门也加入护航队伍中。

  在对外经贸大学考点,考生正刷脸验证身份进入学校。新华社记者 赵琬微 摄

  今年北京考研人数达15万多,全市共设62个考点。北京教育考试院要求,考生从考前第5天开始自行进行每日体温测量、记录和健康状况监测。考生进入考点须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配合考点完成健康检测和身份核验等工作。考试期间,考生须全程佩戴口罩,其中阳性或有疑似症状的考生须全程佩戴N95或KN95口罩。

  各考点高校也克服疫情带来的难题,全力做好研考保障和服务工作,确保考试安全、考生健康。

  北京外国语大学今年共有准考考生5000多人。记者从该校获悉,为满足疫情防控需求,该校校内考生与校外考生考场单独编排。为保障考试防疫安全,由该校校医院院长担任防疫副主考,学校制定了专项疫情防控方案及应急处置预案,防疫用品也在考前储备充足。

  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黄薇介绍,学校根据考试需求安排了常规考场、专用考场和备用考场,同时配备医护人员及药品等。今年学校安排了约500名考试工作人员,数量是往年近两倍。

  在对外经贸大学考点,一位考生正进入考试楼。新华社记者 赵琬微 摄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务长、招生处处长梁颖介绍,考生须在考点楼外进行体温检测,经体温测量正常、所需材料核验无误后,可参加考试;体温高于37.3摄氏度的将进行体温复测。若出现体温异常等突发情况,将安排考生到专用考场参加考试。

  “我们在休息区还为考生提供面包、咖啡、茶叶、矿泉水等简餐,可免费取用”,梁颖说,“考生中午可以凭准考证在食堂领取午餐,领餐后在指定地点用餐”。

  中国人民大学今年在校内也设立了多处考点考场,校内部分食堂向校外考生开放,学校还为考生们提供用餐和休息场所。

  北大校园内正等待进入考场的考生。新华社记者 魏梦佳 摄

  今年的考试对考生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考生们既要潜心备考,又要做好防护、关注健康状况。他们中有些人是感染初愈或正经历着感染,备考应考不易。

  在对外经贸大学南门,考生毕同学在校门口经过人工检查准考证、“刷脸”设备验证身份后进入校园。

  “我是边工作边考研,今年报考的会计专硕,这次考试准备的时间较久,我对自己有信心。”她告诉记者,她在考前一周发烧,好在现在已完全康复,“疫情下考研不易,相关部门和考点学校都在尽力保障我们能顺利考试,我自己也会尽力去拼,努力考出好成绩!”

  校园里,考生们在工作人员指引下有序进入不同的教学楼。路旁张贴着的宣传海报上面写着:“愿披星戴月的你,终能凯旋!”“星光不负赶路人,加油,考研人!”(实习生陈妤婕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甘肃技能大师工作室:一抔泥土演绎百态 指尖艺术传承匠心

    原标题:甘肃技能大师工作室:一抔泥土演绎百态 指尖艺术传承匠心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非遗传承人常天平在创作泥塑作品。(资料图) 范宏伟 摄  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泥塑非遗传承人常天平的工作台上,一个个造型各异、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小泥人,或扬场、或捆粮食,一场忙碌的“秋收”如火如荼地展开。  痴迷...

    时间:12-25
  • 湖北一女棕编师40年传承创新“指尖非遗”

    原标题:湖北一女棕编师40年传承创新“指尖非遗”  魏光翠制作的棕编作品 张倩龙 摄  “棕编唯有不断创新,才能求得一方天地。”家住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伍家乡共同村的魏光翠近日说。近40年来,魏光翠传承创新棕编制作技艺,让这门“指尖非遗”重焕生机。  棕编是以棕榈树叶为编制原料的传统手工艺,2011年被列...

    时间:12-25
  • 聚焦西安硕士研究生考试现场

    原标题:新华全媒+丨聚焦西安硕士研究生考试现场  12月24日,在西北大学考点,考生排队进入考场。  当日,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拉开帷幕,西安多所设置考点的高校统筹做好考试组织工作,多措并举服务考生,全力实现“如期考试、应考尽考、平安研考”。  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1】【2】【3】【4】【5】【6】【7】...

    时间:12-24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2022年学术年会召开

    人民网北京12月24日电 23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2022年学术年会在线上召开。本次年会的主题是“《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系列教材课程建设与教学研讨”。会议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姜恩来指出,要适应新...

    时间:12-24
  • 第十二届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功大赛举办

    人民网北京12月24日电 11月14日至12月18日,“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第十二届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功大赛线上举办。本届比赛旨在帮助青年思政课教师分课程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教学体系,充分发挥思政课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中的关键课程作用,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

    时间:12-24
  • 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会2022年年会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举办

    人民网北京12月24日电 日前,由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会主办、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办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新时代中国工人运动史研究”学术研讨会暨2022年年会在线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新时代中国工人运动、工会运动的成就、经验与发展趋势”。会上,中国中共党...

    时间:12-24
  • 国家开放大学:精准培养农民大学生 让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国家开放大学自1979年办学以来,始终扎根中国大地,秉承“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的办学理念,致力于主动服务和服从于国家战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乡土人才,为促进教育公平、带动地域经济发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动...

    时间:12-2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