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科研能满足我的好奇心

2022-12-22 08:5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赵储珺是一位活泼开朗的姑娘。她喜欢舞蹈并积极参加校园各种社团活动。

  赵储珺(中)高中获奖时和老师合影。

  赵储珺(前排左下)在留学期间与同学合影。

  近日,2022罗德中国奖学金评选结果揭晓,4名决出的“罗德学者”将在明年赴英国牛津大学深造。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赵储珺经过层层选拔成为获奖者之一。

  赵储珺学习生物医学工程,留学期间有着丰富的科研经历,科研成果发表于多个国际期刊。

  本报记者日前采访了这名优秀的女孩,一起来听听她的留学故事。

  

  “从小我就真切地体会到医学能惠及患者、造福他人”

  “我的父亲是一名心脏外科医生,他经常飞往全国各地为患者做手术。所以从小我就真切地体会到医学能惠及患者、造福他人。”赵储珺目前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她坦言,生物医学是她很早就明确的学习方向。

  高中时,赵储珺来到美国马萨诸塞州北野山中学,在完成高中课业的同时,她开始主动向生物医学方向探索。赵储珺说:“高二时,我向哈佛大学医学院申请选修了生物医学相关的课程,完成了2个学期的内容。后来我向该学院的教授发邮件并附上成绩单等信息,询问是否有机会参与实验室的工作,顺利地得到了他的许可。”

  在哈佛大学医学院,赵储珺对科研工作有了更具体的了解。她说:“我所在的团队约有20人,几乎都是博士生和博士后。作为一名高中生,我资历尚浅,专心向各位优秀的前辈学习各种实验方法和技巧,打好做实验的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我得到了许多启发。我很幸运,能较早接触到科研并置身在优秀的队伍中,这是我的科研启蒙项目。”

  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后,赵储珺主修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绩点排名第一。同时,她更加积极地参与各类科研项目,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做过研究。“每当我和团队成员在研究中有一点突破,或者发现了新的东西,我就会感到激动兴奋。在我看来,生物医学的科研工作很有意思,能满足我的好奇心。”赵储珺说,“与此同时,科研结果能推动医学发展,为更多人带来福利,因此一点一滴的新发现都令我有成就感。”

  “我喜欢把时间填满,忙碌的生活令我开心”

  “我对生物领域的各方面都感兴趣,想拥有更多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体验,因此,去不同领域实习是个好选择。”赵储珺说。

  在校期间,赵储珺在药物研发、科学杂志媒体运营、医药行研等岗位实习,这让她收获了新的认知。她说:“在调研国内生物医药企业时,我了解到了科研成果转化为治疗药物的情况。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中取得突破是重要的开始,而如何将尖端的科研成果转化成药,尤其是治疗癌症、罕见病的药,真正惠及患者也很重要。我希望未来有更多新技术能实现治疗方法的转化,为患者带来希望。”

  在繁忙的学业外,赵储珺喜欢舞蹈。她加入了美国舞蹈荣誉学会,并曾在美国舞蹈艺术节表演。她说:“我从幼儿园时期开始跳舞,师从舞蹈演员汪其凤学习芭蕾,当时参加了不少表演。后来,在美国读高中时我学会了现代舞、爵士舞等舞种。我高中的舞蹈老师注重用舞蹈来讲故事。我深深体会到了舞蹈具备打动人心的力量,它是一种传递情感的方式。”

  在学校,赵储珺还是美国工程荣誉学会哥伦比亚大学分会的副主席、哥大系统生物学社团的项目带头人。她说:“科研、工作、兴趣爱好都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我会做好平衡各项活动的时间分配。我喜欢把时间填满,忙碌的生活令我开心。”

  “希望可以通过研究,推动世界朝更好的方向改变”

  谈及和罗德奖学金的缘分,赵储珺说她小时候就对“罗德学者”心怀敬佩,还有几位“罗德学者”偶像。“刚得知今年的罗德奖学金申请启动时,我有些犹豫,担心自己资历不足。一番左思右想后,我决定抓住机会试一试,便开始准备申请文书,反复修改,赶在截止日之前递交了申请。之后我经历了一系列选拔过程,最终荣幸地成为了获奖者之一。”

  拿到罗德奖学金后,赵储珺计划在牛津大学攻读工程学博士学位,选择该方向源于她听到的一场讲座。赵储珺说:“今年夏天,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个暑校项目,主题为大数据和数据科学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这期间,一位来自牛津大学的老师介绍了工程学中生物医学工程人工智能方向的研究,他在牛津大学的科研团队专注于利用人工智能做医疗辅助,帮助缺乏医疗资源的地区做诊断,这对我很有吸引力。”

  赵储珺说:“之前在上海的医院临床见习时,我曾接触到许多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患者。他们中有不少来自偏远地区,为了获得好的医疗资源辗转奔波,十分辛苦。而人工智能的发展能打破地域限制,帮助偏远地方医院提升诊疗水平,让患者在当地就能获得与大城市一样的医疗服务。作为一名生物医学学子,我希望可以通过研究,推动世界朝更好的方向改变。”

  (本文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延伸阅读

  罗德奖学金创立于1903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际奖学金项目。罗德奖学金每年从全球选拔100余位“罗德学者”,资助他们前往英国牛津大学深造。

  罗德奖学金于2015年在中国大陆地区正式开放申请,每年从中国选拔4位“罗德学者”。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发挥高层次人才支撑引领作用

      本报哈尔滨电(记者方圆)近日,由哈尔滨音乐学院200余名师生联合参演的清唱剧《冰凌花——永远的赵一曼》,在哈尔滨音乐厅举行首演。这是该院坚守文化立场、挖掘文化资源、服务东北文化振兴的又一重要举措。  作为黑龙江省独立设置的公办本科艺术类高校,哈尔滨音乐学院成立6年来,以提升办学水平、发挥特色优势为根...

    时间:12-22
  • 让更多家庭和儿童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本报电(立风)近日,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主办,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北京环保娃娃公益发展中心联合承办的COP15(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生物多样性保护遇见她”性别倡议平行活动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  性别倡议一直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的重要内容,公约的序言中提到要认识到妇女在保护...

    时间:12-22
  • 兰卡斯特大学图书馆的浪漫(阅读时光)

      吴雨遥在兰卡斯特大学图书馆学习。  在英国兰卡斯特大学校园,当我路过热闹非凡的教学楼,穿过宁静古朴的木质走廊,便能抵达学校的藏书处,那是一块远离喧嚣的宝地。  初入兰卡斯特大学的图书馆,馆内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错综复杂的楼梯交织在图书馆中央,踏上去仿佛就能进入爱丽丝梦游仙境。在图书馆,目之所及是...

    时间:12-22
  • 去芝加哥品味文化包容(海外学子看海外)

      图为芝加哥千禧公园地标雕塑“云门”。  芝加哥是美国现代主义的起源地之一,世界上第一座摩天大楼就诞生在这里。时至今日,芝加哥仍然在建筑、艺术以及文学创作方面走在潮流前列。都会的繁华、激烈的变革与紧张的城市节奏,共同构成了芝加哥这座城市的面貌。  第一次来到芝加哥的游客会惊叹这座城市的繁华,...

    时间:12-22
  • 人社部部署2023年就业服务专项活动

      本报北京12月21日电(记者叶紫)人社部近日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3年全国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要求各地人社部门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持续打造专项活动品牌,扎实做好稳就业工作。  通知明确了明年的活动安排。其中包括,1-3月,组织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为农村劳动力、困难人员提供就业帮扶;4月,组织民...

    时间:12-22
  • 多部门召开研考工作调度会 全力确保研考平稳顺利实施

    原标题:多部门召开研考工作调度会 全力确保研考平稳顺利实施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12月21日,教育部会同中央网信办、公安部、国家疾控局召开2023年研考工作调度会。  会议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执行力,落实安全稳定责任,全力以赴抓好研考组织工作。各地要调集动员...

    时间:12-22
  • 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原标题: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讲述人: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王志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结合自身,我深切感受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我们要以更加昂扬奋斗的精神与姿态、更大的勇气与担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奋...

    时间:12-22
  • 胸怀“国之大者” 积极服务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胸怀“国之大者” 积极服务高质量发展高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是重大科技创新思想的策源地,也是拔尖创新人才的聚集地,肩负着沉甸甸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一系列战略部署,既是同济师生胸怀“国之大者”、积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也是同济大学全面落实“十四五”...

    时间:12-22
  • 育国之栋梁 造国之重器

    原标题:育国之栋梁 造国之重器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翦知湣(右)带领团队成员进行科研攻关。资料图片  同济大学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资料图片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同济大学】   “争做新征程上的追梦奋斗者,勇于把个人奋斗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时间:12-2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