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慕课10年:数字化为高等教育插上腾飞翅膀

2022-12-15 08:39:00

来源:光明日报

日前,2022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慕课和在线教育领域的教师、研究人员、专家、政策制定者齐聚一堂,旨在明确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全球教育带来的挑战,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迎接未来发展机遇。中国慕课自2013年起步,从“建、用、学、管”多个层面大力推进慕课建设与应用,经过10年探索与实践,建设数量和应用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中国慕课正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新名片。新的时间节点上,在线教育和慕课将迎来什么挑战?数字化又将如何为高等教育插上腾飞翅膀?

数字技术给高等教育带来颠覆性变革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高等教育数字化行动,一场深刻的数字革命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主任、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杨宗凯表示,利用数字技术推进高等教育转型升级,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品质已成为高等教育变革趋势。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实践,有力推动了高等教育理念更新、实践变革和数字技术有效应用,使全球在线教学快速发展

正如专家所指出的,数字技术正在引发高等教育理念和范式的一场颠覆性变革。

北京理工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嵩天认为,育人环境由云到端、由端到云的流程再造,形成随时随地随行的一体化线上线下融合学习空间,打破时空限制,融合虚实场景,让学生“学得更好”。数字技术赋能教师数字胜任力,显著加强教师的数字化素养,让教师辅助智能助教、AI教师等新技术应用探索,可以“教得更好”。

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联席会执委会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徐晓飞认为,基于慕课的线上线下协同教学模式,促进了高校新型办学模式的发展,使得多所高校的广大学生能够跨校接受优秀名师教学和共享优质慕课资源,推动高校办学模式逐渐向数据化、系统化、共享化发展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吴砥提出,在线教学正在经历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的关键阶段,各界对在线教学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越来越重视,对深度融入智能化技术后能带来的模式创新和实质性效果的评价等问题越来越关注。

高等教育数字化的中国方案

10年前,中国只有5门慕课,上百个注册用户。截至2022年11月,中国上线慕课数量超过6.2万门,注册用户4亿,学习人数达9.8亿人次,在校生获得慕课学分认定3.5亿人次,慕课数量和学习人数均居世界第一。

清华大学校长、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主席王希勤表示,在中国,我们着力“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把全面启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作为一项重大工程,致力于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慕课西部行计划”正推动高等教育领域教育公平和整体质量提升。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利用东部师资与技术优势,打破时空限制,将优质慕课、虚仿实验等优质资源输送到西部高校;另一方面,开展常态化师资培训,帮助西部教师因地制宜用好优质资源,提升西部高校教育教学“造血”功能。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10年间,特别是疫情以来,我们依托慕课与在线教育资源,组织全国高校实施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在线教学实践,正在深刻改变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学校的“管”和教育的形态。

数据显示,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全国组织37家主要在线课程平台和技术平台,免费开放4.1万门慕课和虚拟仿真实验课等在线课程,带动110余家社会和高校在线课程平台积极参与,组织全国高校开展了超大规模的在线教学实践。疫情防控期间推出的“爱课程”和“学堂在线”两个高校在线教学国际平台,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教育联盟,向全世界大学生和学习者开放1000余门、14个语种的在线课程,全球累计学习人次达67万。

今年3月,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平台汇聚海量优质课程资源,功能与内容持续拓展。截至2022年11月,平台用户覆盖166个国家和地区,平台与课程服务平台累计访问292亿次,选课学习接近5亿人次。

迎接挑战,携手共促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

然而,数字化给世界高等教育创造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诸多困难和挑战。

清华大学融合式教学指导专家组组长于歆杰指出,疫情一方面放大了数字鸿沟带来的教育不公平,不同地区之间的设备条件水平不均衡在教学新常态之下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影响加大;另一方面学生骤然脱离教师指导、同伴合作、课堂氛围等大学校园提供的诸多学习支持要素,学生个体以及家庭环境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更为突出,由此产生了“新数字鸿沟”。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宝存提醒,现有教育教学方法在支撑数字时代复杂教学实践方面的局限性日渐凸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尚未在教学实践中得到真正重视。教师应快速适应高等教育数字化新形势,提升自身的数字胜任力,为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升级做好准备。

为更好地携手应对挑战,此次大会发布了《无限的可能——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报告》,创新性地构建了“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指数”,其中包括数字化育人、数字化办学、数字化管理、数字化保障4个一级指标,并进一步细分为了10个二级指标和18个观测点,以观测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进程和态势,为世界各国衡量其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水平提供重要参照。

(记者 杨飒)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三部门:研招考生核酸应检尽检 阳性考生由属地制定赴考措施

    12月14日,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国家疾控局,就高效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考试组织工作进行专项部署,明确各地要将研考组考防疫纳入属地联防联控机制重点工作,统筹研究、...

    时间:12-15
  • 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重要支撑作用 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

    时间:12-15
  • 发挥专业优势 增强基层宣讲实效性

    11月8日,在“吉林大学博士生讲师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备课会”上,学校专门为我们举办了庄重而光荣的授旗仪式。当团旗扬起,我作为讲师团团长深深地感...

    时间:12-15
  • 凝聚思想伟力 谱写教育强国生动实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我们吉林大学的医务工作者一定要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紧盯世界前沿技术和国家需求领域,推动临床转化应用,全面提升...

    时间:12-15
  • 贵州出台23条措施 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本报贵阳电(记者陈隽逸)贵州省教育厅日前印发《关于做好2023届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推出23条措施,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局...

    时间:12-15
  • 进一步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工作

      本报电(记者张保淑)为进一步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工作,巩固校外培训治理成果,规范校外培训行为,教育部办公厅等十二个部门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

    时间:12-15
  • 大学桃源境(阅读时光)

      利摩日大学图书馆一景  作者供图  被誉为“法国瓷器之都”的利摩日是法国中部的一座城市。维埃纳河穿城而过,利摩日大学各学院的图书馆散落分布在这座...

    时间:12-15
  • 在瑞典的求学时光(走近非热门留学国⑩)

      刘明智(左一)和实验室组员合影。  受访者供图   徐红婷(左一)留学时和同学合影。  受访者供图  瑞典位于北欧,首都斯德哥尔摩。在高等教育领域,有斯德哥...

    时间:12-15
  • 西藏出台19项举措吸引人才

      本报拉萨电 (记者鲜敢)记者日前从西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获悉,西藏自治区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西藏人才工作的若干措施(试行)》。据了解,最新政策共19...

    时间:12-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