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第一观察丨从一天考察行程看总书记擘画防灾减灾工作

2023-11-12 19:41:19

来源:新华社

  立冬刚过,华北地区气温骤降。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今夏洪涝灾害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强调再接再厉抓好灾后恢复重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温暖过冬。

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一天时间,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跨越北京、河北两省市,涉及一个社区、一所学校、两个村庄、两处水利工程,中途还走进村边农田,察看冬小麦和大白菜长势。

  一天时间,习近平总书记仔细调研灾后重建情况,嘱咐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关心商户复工、农业生产,同孩子们亲切交流,慰问因公牺牲烈士家属和参与防汛抗洪救灾代表等,就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部署。

  一天的考察行程密集繁忙,展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对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受灾群众的深切关怀,以及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深远谋划和思考。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灾区人民的安危冷暖、生产生活,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头最深的牵挂。

  今夏入汛以来,京津冀和东北等地先后出现多次强降雨过程,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大量农田和民房被冲毁。习近平总书记密切关注全国汛情、时刻牵挂受灾群众的安危冷暖,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专门召开相关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当前,正值北方入冬之际,习近平总书记顶着寒风来到北京、河北受灾较重的相关地区考察,进社区、访村庄,房屋受损、修缮支出、取暖供暖情况以及家家户户的生活和居住环境等,是习近平总书记最关心的问题。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关于冬季取暖,总书记细细叮嘱,“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是一项硬任务”“北方冬季长,山里冬天尤其冷,取暖工作务必落实落细,做到每家每户”;

  关于灾后重建,总书记反复强调,“房屋修缮加固重建,是灾后恢复重建的头等大事”“对重建户,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格外关心”“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因灾返贫”;

  关于复工复产,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多措并举,努力帮助受灾群众和企业、商户渡过难关”“组织安排好今冬明春的农业生产,争取明年有个好收成”……

  8月中旬,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聚焦民生关切作出一系列部署:“保证受灾学生都能按时开学返校”“确保受灾群众入冬前能够回家或搬入新居,安全温暖过冬”“最大程度减少农业损失”……

  这次考察中,围绕这些部署,总书记一件件问实情、一桩桩抓落实,生动诠释着“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慎终如始做好防汛抗洪救灾各项工作”的深刻内涵,展现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和深厚情怀。

  ——统筹发展和安全,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每一次重大自然灾害都是对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体系的一次大考。这次洪涝和地质灾害,暴露了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哪些短板弱项,如何汲取教训、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应急管理体系、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调研中进行着深深的思考。

  坚持系统观念,在永定河三家店引水枢纽和白沟河治理工程(涿州段),总书记思考的是水系相连的京津冀地区,如何下好防汛抗洪这一盘棋,整体提高京津冀地区的防洪能力;

  坚持辩证思维,在妙峰山镇水峪嘴村,总书记谈到“大涝大灾之后,务必大建大治”,思考如何把恢复重建与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坚持规划先行,在涿州市双塔街道永济秀园小区,总书记强调城市恢复重建要做好防灾减灾论证规划,充分考虑避险避灾,提升城市运行保障能力……

  求真务实、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部署,针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立足当前并着眼长远,将转化为加快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升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强大动力。

  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用于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项目建设。在考察调研中,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提出要求,把资金用到刀刃上,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把各项工程建设成为民心工程、优质工程、廉洁工程。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

  此次考察调研中,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场慰问,令人动容。

  一场,在妙峰山民族学校的操场上。总书记亲切慰问了因公牺牲烈士家属和参与防汛抗洪救灾的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消防及应急救援人员、国企职工、志愿者代表等。

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一场,在白沟河治理工程(涿州段)堤坝上。总书记亲切看望慰问水利工程建设人员和曾经参加涿州抗洪救援的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消防救援队伍等方面的代表。

  一场生动的主题班会,意义深远。

  妙峰山民族学校在这次防汛抗洪中成功避险,很好发挥了“安全岛”作用。总书记叮嘱要用好这一生动教材,开展安全教育,提升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避险能力。这次抗洪救灾孩子们会终生难忘,要让他们学会感恩、立下志向,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铭记,传承。

  回望这次抗洪救灾,党心民心浇筑的一道道防线顽强挺立,不断凝聚起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的信心和力量,构筑起应对一切灾害的坚强堡垒,这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强大政治优势,是我们战无不胜的力量源泉。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风雨之后见彩虹。京畿大地上,孕育着蓄势待发的力量。

  策划:霍小光、李凤双、王明浩

  监制:张晓松、王文华、涂铭

  主笔:安蓓、叶昊鸣、齐雷杰

  统筹:王宇、王绚、曹国厂、王君璐

  视觉丨编辑:包昱涵、贾伊宁

  新华社国内部、河北分社、北京分社联合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台湾夫妇的“佛系人生”:跨界开小吃店以食会友

      中新网贵阳11月12日电 题:台湾夫妇的“佛系人生”:跨界开小吃店以食会友  作者 周燕玲  在一间20平方米的台式小吃店,戴着口罩和帽子的林群翔听着音乐一边炸鸡排,一边与吧台上吃卤肉饭的食客聊天,香脆的鸡排做好后,林群翔又拿起吧台边的咖啡豆磨起来,不一会工夫,一杯手冲咖啡摆在食客面前。图为林群...

    时间:11-12
  • 西藏民族高校师生情

      中新网咸阳11月12日电 (记者 赵朗)88岁的王联芬鹤颜白发,精神矍铄。22岁毕业那年,她未曾想,会与西藏、与西藏的教育事业延续着半个多世纪的不舍情缘。  1957年,王联芬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学专业,是西藏民族大学(前西藏公学)第一批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采访中,她讲述了参加工作时的难忘经历。...

    时间:11-12
  • 看图学习丨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温暖过冬

      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总书记深入学校、社区、村庄、水利工程工地,实地察看村容村貌,了解基础设施恢复建设提升等情况,要求有关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系统观念,着眼长远、科学规划,把恢复重建与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推进生态文明建...

    时间:11-12
  • 新华时评:地球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推动中美关系回归正轨系列评论之四

      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 题:地球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推动中美关系回归正轨系列评论之四  新华社记者李蓉  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1月14日至17日赴美国旧金山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同时应邀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两国元首将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

    时间:11-12
  • 刘鸿生诞辰135周年 民建先贤之光照亮浙江“千岛之城”

      中新网舟山11月12日电(林波 洪玲)11月12日,刘鸿生诞辰135周年纪念暨生平事迹研讨座谈会在浙江舟山举行。专家学者、民建成员等齐聚“千岛之城”,深入探讨刘鸿生的大商、大仁、大爱的创业实践和爱国精神,在追忆和交流中重温先贤故事、沐浴先贤之光、解码奋进基因。座谈会现场。 洪玲摄  刘鸿生是...

    时间:11-12
  • 第1视点丨深情的牵挂

      11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他先后来到门头沟、保定等地,实地了解灾后恢复重建情况。  在妙峰山镇水峪嘴村,习近平听取该村情况介绍,随后步行察看村容村貌,了解基础设施恢复建设提升等情况。在村民李盟家,习近平详细询问房屋受损、修...

    时间:11-12
  • 东西问丨王平:中国清代小说《聊斋志异》对西方文学有何影响?

      中新社济南11月12日电 题:中国清代小说《聊斋志异》对西方文学有何影响?  ——专访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平  作者 王采怡  2023年,中国歌手刀郎创作的新歌《罗刹海市》走红,其创作来源《聊斋志异》也广受关注。被誉为中国“文言短篇小说巅峰之作”的《聊斋志异》由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创作,是一部...

    时间:11-12
  • 东西问丨张颐武:如何打造大运河“超级IP”让世界更懂中国?

      中新社北京11月12日电 题:如何打造大运河“超级IP”让世界更懂中国?  ——专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  中新社记者 杜燕  作为全世界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中国大运河从起始到纵贯南北已历2500多年,延绵不绝,沟通南北,贯联古今,通向未来。  中国大运河有何独特价值?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

    时间:11-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