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国家卫健委成立国家级医疗应急工作专家组

2023-07-06 18:55: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7月6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成立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工作专家组的通知。

  通知指出,为进一步发挥国家级专家在医疗应急工作中的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作用,切实提高医疗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工作需要,国家卫生健康委决定成立国家级医疗应急工作专家组。专家组任期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结束。届时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根据工作需要和专家履职情况,对专家组成员进行调整。

  国家级医疗应急工作专家组主要职责是: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委托,对全国医疗应急能力和体系建设提供政策建议和专业技术支持;根据实际需要赴现场指导和参与突发事件的医疗应急和救治等工作;研究制订医疗应急管理和技术规范等;承担国家卫生健康委委托的其他工作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高考志愿填报:最大的天坑到底是什么

      高考填志愿最大的天坑不是你选了新闻还是生化环材,而是你不知道在这次人生重大决策面前,如何理性作决策,而不是偏听偏信、线性思维,被一些极端的说法所裹挟。  ——————————  最近正值高考报志愿的时间,张雪峰关于“把孩子打晕了也不要报新闻专业”的段子在网上疯传,引发很大争议。有人认...

    时间:07-07
  • 耐盐碱油菜——“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

      耐盐碱油菜——  “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开卷知新)  傅廷栋   今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时指出:“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要立足我国盐碱地多、开发潜力大的实际,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加大盐碱地改造提升力...

    时间:07-07
  • 贵州努力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既要百姓富又要生态美

      梵净山上,层峦叠嶂,云海翻涌,四方游客争相打卡;赤水河畔,水清岸秀,瓜果飘香,沿河群众以“绿”生财;苗岭深处,山林如海,点绿成金,林下经济创新拓展……  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即将举办,今年论坛的主题是“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外国政要、...

    时间:07-07
  • 不断加大交通强国建设力度 中国综合立体交通网持续完善

      不断加大交通强国建设力度  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持续完善(大数据观察)  本报记者 韩 鑫  核心阅读  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公报,从基础设施、运输装备、运输服务等方面介绍了2022年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情况。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交通强国建设力度,不断完善交通运输体系,提高交通运输服务质量...

    时间:07-07
  • 中国第一大湖青海湖——鱼鸟共舞 林水相依

      中国第一大湖青海湖——  鱼鸟共舞 林水相依(美丽中国·湖泊生辉)  本报记者 刘雨瑞   眼下,熬过漫漫寒冬的嫩芽钻出泥土,给大地染上一层新绿,青海湖裸鲤、普氏原羚等野生动物处处可见,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铺展眼前。  “咔嚓”一声,枯枝断裂,细微的...

    时间:07-07
  • 两岸学者参访浙江湖州 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安吉余村村容整洁、产业完善、村民富足,真的很棒!”“德清地理信息小镇科技感很强,让当地发展实现了‘弯道超车’。”……参观体验过程中,两岸学者频频发出感叹,点赞浙江湖州的发展。  日前,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来到湖州的安吉和德清,深度了解当地“千万工程”建设...

    时间:07-07
  • “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将至 全国各地积极应对

      6日上午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江苏、安徽、湖北、重庆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面对即将到来的“七下八上”的防汛关键期,从国家到地方,各地正在积极应对。  水利部对南方5省市启动水旱灾害防御四级响应   水利部6日发布消息,据预报,6日到9日,我国西南中部东部、黄淮南部、...

    时间:07-07
  •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什么重要?该如何发力?

      新闻1+1丨现代化产业体系,该如何发力?  今年以来,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摆在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为什么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如此重要?在新的经济形势和国际环境之下,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能解决和应对哪些问题?又该怎么建设? 新闻1+1邀请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常务副主任赵昌文,共同关注:现代化...

    时间:07-07
  • 陕西安康铁路运输法院推动未成年人“霸凌”处置步入正轨

      岂能因年龄未满十四周岁就“打人白打”  陕西安康铁路运输法院推动未成年人“霸凌”处置步入正轨  □ 本报记者 孙立昊洋 马金顺  3名未满14周岁的初中生因打球发生冲突,其中一人被打致轻伤二级。报警之后,案件却“悬而未决”,受害人合法权益迟迟得不到有效保...

    时间:07-07
  • 零散巴掌田变成整片高产田 实探安徽耕地托管经营改革

      零散“巴掌田”变成整片“高产田”  记者实地探访安徽耕地托管经营改革   □ 本报记者 李光明  6月,夏收时节,麦浪滚滚,大地一片金黄,处处呈现醉人的丰收景象。  在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杨村镇前圩村,千亩连片攻关示范田里,几十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在麦田里穿梭,所到之...

    时间:07-0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