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深挖彻查背后“保护伞”及监管不力等问题 严打非法采砂

2023-07-05 04:13:56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深挖彻查背后“保护伞”及监管不力等问题

  严打非法采砂 守护长江安澜

  本报记者 张驰 自湖北武汉报道

  日前,长江已进入主汛期,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河道采砂与河湖管理局(以下简称“河湖局”)督查处处长刘平刚和同事乘坐执法船,对江面进行例行巡航,寻找非法采砂的“蛛丝马迹”。

  在每年岁末年初、汛前汛后等关键时间节点开展多轮次、不定期江面巡航,是长江流域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常态。“经过坚持不懈的整治,长江干流规模性非法采砂已经绝迹,采砂管理呈现稳定可控、持续向好的局面。”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河湖局副局长刘前隆告诉记者,虽然长江非法采砂治理成效非常明显,但是仍存在零星偷采的情况,盗采手段也在不断更新。

  当前,非法采砂存在什么样的特点?职能部门如何深化治理?背后是否存在公职人员违纪违法的情况?记者进行了调研采访。

  非法采砂呈现隐匿性强、时间短、团伙作案等特点

  “长江流域非法采砂曾经非常猖獗,‘吸血式’的野蛮采砂致使一些江段面临崩岸等险情,严重影响了长江河势稳定、防洪安全、正常通航,破坏水环境。”刘前隆介绍,近年来,长江河道采砂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形成了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为主、其他部门协作配合的机制,不断夯实地方行政首长的属地管理责任。“经过多年探索,形成了法律为依托、政府负总责、水利为主导、部门相配合的‘长江模式’,对非法采砂的打击整治效率也大大提高。”

  加强源头治理,长江委从涉砂船舶管理着手,破解非法采砂整治难题。“过去,盗采者驾着水泥船,接一根管子就可以直接采砂,再运到其他运输船上载走。”刘平刚告诉记者,随着造船技术的发展,江面上出现一种叫做“吸砂王”的大型采砂船,足有两三层楼高,最高可到1万马力。“‘吸砂王’这种采砂船肉眼可以分辨,所以之前在江面巡航查处非法采砂,可以用‘一抓一个准’来形容。”

  随着打击力度越来越大,非法采砂船已发展为隐形采砂船。“采砂设备全部隐藏起来了,还具备边航行边采砂的技术,从外观上难以辨别,只能通过登船检查等方式来分辨。”刘平刚介绍,目前,非法采砂呈现隐匿性强、盗采作业时间短、团伙作案分工明确等特点,增加了发现和打击的难度。

  为强化源头治理,长江委及沿江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加大日常巡查密度,加强采砂船舶集中停靠点管理,沿江各级地方政府对涉砂“三无”船舶进行拆解。

  “我们从2021年起连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仅2021年就拆解‘三无’采砂船1559艘。同时,严格控制采砂船的建造和非法改建,对隐形采砂船发现一艘拆解一艘。”刘平刚说。

  为了进一步打击非法采砂,长江委和沿江属地政府建立了省际边界河段合作机制。“由于现在隐形采砂船呈现流窜活动的特征,在省际边界河段可能存在管理的空白地带。通过推动建立合作机制,省与省之间以联合巡查、联席会议等方式加强对非法采砂的管理,提升了打击非法采砂的质效。”刘前隆介绍,鄂赣等省际边界重点河段由长江委派驻专门执法队伍进行直接管理。

  搭建砂石采运管理单信息平台,加强协同联动,用数字化手段遏制非法采砂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防止长江非法采砂出现反弹态势,推进采砂管理规范化,长江委搭建砂石采运管理单信息平台,正在沿江各省(区、市)推行砂石采运电子管理单。

  “以前,长江干流各省(区、市)只有纸质管理单,对单据的核实只能通过电话、微信群等方式进行,存在核查时间较长、效率较低、不准确等问题,还存在伪造纸质单据的情况。”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河湖局综合与规划处处长李刚告诉记者,通过建立砂石采运管理单信息平台,将开单流程全部电子化,最终形成电子采运管理单。“这是一个二维码,其查验十分便捷,只需关注‘采砂管理’微信公众号后进行扫描,就可以查询到船舶的详细信息和装载的砂石情况,能及时发现非法砂石运输问题,方便追根溯源,从反向遏制非法采砂行为。”李刚说。

  “电子采运管理单有利于倒查非法采砂。”刘前隆解释道,目前非法采砂的盗采时间越来越短,比如在某地江面仅偷采两个小时便流窜至其他省(区、市)。但是船舶运砂的时间较长,如果在运砂时受到相关职能部门的检查,船主无法提供有效的电子采运管理单,而且不能交代清楚砂石来源,若查实存在非法采砂行为,将依法查处。“自2021年上线以来,砂石采运管理单信息平台在长江干流的推广效果比较好,长江干流许可采区已全部应用,我们希望在长江支流地区进行推广,目前四川全省已上线了该平台。”刘前隆说。

  根据工作实际,长江委于3月在砂石采运管理单信息平台上新增了非法采砂行政处罚和刑事案件填报模块,长江流域19个省级行政区水利部门皆可登录填报。“以前各地对其他地区查处非法采砂船舶情况的信息交流渠道不够畅通,虽然长江委自2016年开始,每年汇编相关信息并分发各省(区、市)水利、交通部门,但是信息共享十分不便。在砂石采运管理单信息平台新开通这一功能,便于信息共享,各级水利部门在对非法采砂行为进行行政处罚时,可以及时检索船只过往违法记录,并视其是否有多次违法情况依规依法进行处罚。”刘前隆介绍,截至5月31日,长江流域各级水利部门在平台上传了行政处罚984条,刑事处罚18条。

  在河砂管理工作中,科技手段大大提高了职能部门监管的有效性。“沿江各地加大引进视频监控、遥感航拍、电子围栏、无人机等手段,提高采砂管理能力,成为遏制非法采砂的有力手段。”刘前隆说。

  充当“保护伞”、监管失职失责,不少非法采砂案背后暗藏公职人员的身影

  记者梳理长江非法采砂案例发现,不少案件背后有公职人员的身影。有的公职人员充当“保护伞”,收受贿赂,帮助非法采砂人员逃脱处罚。湖北省松滋市水政监察大队原副大队长姚金勇在上级主管部门来检查之前,向非法采砂人员通风报信,要求他们清理船上的采砂痕迹,让船上工作人员离船休息,帮助掩饰非法采砂行为,并向非法采砂团伙以借款付息、支付“介绍费”等方式牟利。江苏省靖江市水政监察大队原副大队长毛琳负有打击长江水域非法采砂等工作职责,却在明知某非法采砂团伙在长江水域非法采砂的情况下,多次通过打电话、当面告知等方式,向他们泄露市水政监察大队值班巡查、“三无”船舶专项整治行动等信息,为其非法采砂提供便利,帮助逃避处罚,多次收受该团伙的礼品礼金。

  还有的公职人员直接参与非法采砂。湖北省监利市白螺镇杨林山村党支部原书记刘定涛在任职期间,加入非法采砂涉黑团伙,负责管理财务、现场采砂计量等工作,成为团伙骨干成员,伙同团伙违法所得共计人民币5400余万元。

  公职人员对采砂工作疏于监管,也给了非法采砂分子以“可乘之机”。2022年4月,水行政主管部门开展日常巡江时,发现本应停靠在湖北省鄂州市临空经济区某采砂船舶集中停靠点的一条“三无”采砂船逃离监管,流窜至湖北省黄冈市戴家洲上洲头水域实施非法采砂作业。

  “经查,市、区两级水利部门有关责任人员不正确履行职责,对涉砂船舶指定停放监管工作督促、指导、检查不力,履行监管职责不到位。为此,2人被诫勉,3人受到党内警告处分。”鄂州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次整改工作,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深入剖析原因,补齐短板,建成以雷达跟踪、高清热成像视频监控为基础的长江河道采砂监管系统,在重点敏感水域安装电子围栏,并对集中停靠点实行24小时驻船监管,提升了打击非法采砂的响应速度和能力。

  长江委纪检机构及沿江各省(区、市)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推动筑牢河道采砂监管防线

  党的二十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长江采砂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河砂资源的需求居高不下,导致仍有不法分子将黑手伸向非法采砂牟取暴利。为推动主责部门贯彻落实好长江保护法,巩固采砂治理成果,长江委纪检机构及沿江各省(区、市)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通过深入一线监督检查、严厉打击“保护伞”等方式,推动筑牢河道采砂监管防线。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机关纪委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制定监督台账,跟进监督河湖局采砂管理履职尽责情况,并调研、监督检查河道采砂政策法规贯彻落实情况。“我们还积极运用长江经济带水利纪检监察沟通协调机制,推动解决影响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涉水难点堵点问题,将巡视和业务部门发现的问题,利用该机制移交长江沿线省(区、市)驻水利厅(局)纪检监察组,协同跟进问题处理过程。”长江水利委员会机关纪委有关负责同志说。

  为推动提升非法采砂打击治理合力,四川省纪委监委驻省水利厅纪检监察组督促职能部门主动对接省公安、交通、检察院等部门,搭建河道采砂管理合作机制,形成专班联合开展非法采砂打击治理工作。通过列席相关会议、定期听取工作进展等方式,跟进监督专班运行情况,针对工作上发现的突出问题、薄弱环节提出意见建议,确保专班各环节衔接紧密、形成监管合力。

  紧盯“保护伞”问题,江苏省纪委监委驻省水利厅纪检监察组督促省水政执法部门在打击非法采砂中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对发现的涉砂执法人员违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坚持严查严办。

  湖北省荆州市纪委监委坚持把河道非法采砂涉及的党员干部问题线索作为审查调查重点,深挖彻查非法采砂背后的腐败和“保护伞”等问题,先后查处了洪湖市水利和湖泊局水政监察大队原大队长王荆洪、石首市水利和湖泊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邬祖望等党员干部。同时,加强对全市各级水利系统队伍的廉政教育,开展多种警示教育活动,做好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着力提升执法队伍对长江大保护的责任担当。(中国纪检监察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外交部:欢迎博雷利高级代表在双方方便的时候尽早访华

      中新网北京7月5日电(记者 邢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7月5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中方取消了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原定下周的对华访问,发言人有何回应?  汪文斌:中方高度重视中欧关系,一直同欧方保持各层级、各领域交往。我们欢迎博雷利高级代表在双方方便的时候尽...

    时间:07-05
  • 原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副局长张福生被检察机关决定逮捕

      中新社北京7月5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5日通报,原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福生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日前,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福建省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张福生作出逮捕决定。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公...

    时间:07-05
  • 中国官方斥传言:从未反对核电厂正常运行排放 高度警惕“恶人先告状”

      中新社北京7月5日电 (记者 阮煜琳)有记者问:网传中国核电厂氚排放是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氚排放的6.5倍,事实如何?中国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相关负责人5日在北京回答上述问题时指出,要高度警惕这种“恶人先告状”,企图混淆视听、蒙混过关的图谋。我们反对的是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从来没有反对核电厂...

    时间:07-05
  • 财政部、应急管理部紧急预拨3.2亿元资金支持地方做好防汛救灾工作

      财政部、应急管理部今天(7月5日)紧急预拨3.2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支持重庆、四川等16个省(区、市)做好洪涝、地质灾害救灾工作。其中防汛救灾资金2.5亿元,地质灾害救灾资金0.7亿元,由地方统筹用于应急抢险救援和受灾群众救助,重点做好搜救转移安置受灾人员、排危除险等应急处置、开展次生灾害...

    时间:07-05
  • 国家防总工作组赴重庆指导防汛救灾

      中新社北京7月5日电 (记者 陈溯)记者5日从中国应急管理部获悉,针对近期重庆洪涝灾害,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国家防总)派出工作组赴重庆指导防汛救灾。7月4日,万州区五桥街道,洪水退去后,居民开展清淤工作。受近日持续强降雨影响,重庆市万州区五桥河河水猛涨,五桥街道临河的五一街、香炉街以及红星街发...

    时间:07-05
  • 民用核安全设备经验反馈及警示教育会议在北京召开

      中新网7月5日电 题:民用核安全设备经验反馈及警示教育会议在北京召开  中新财经记者 阮煜琳  民用核安全设备经验反馈及警示教育会议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加快核安全设备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提高核安全设备监管水平。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国家核安全局局长董保同出席...

    时间:07-05
  •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再次敦促日方停止核污染水排海计划

      中新网7月5日电 据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发言人表示,中方注意到国际原子能机构就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方案发布的综合评估报告。据了解,这份报告未能充分反映所有参加评估工作各方专家的意见,有关结论未能获得各方专家一致认可。中方对机构仓促出台报告表示遗憾。  中...

    时间:07-05
  • “上合大家庭”扩员,为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

      海外网评:“上合大家庭”扩员,为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  7月4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正式接收伊朗为成员国,签署白俄罗斯加入上海合作组织义务的备忘录。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始终遵循“上海精神”,持续巩固成员国睦邻友好与政治互信,深入推进各领域合作,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

    时间:07-05
  • 生态修复草木茂盛 打造宜居家园 共享生态红利

      央视网消息:安徽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合肥市主城区内,它是我国首个退耕还林并经生态修复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是环巢湖十大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城市水网森林,有着“城市绿肺”的称号。仲夏时节,那里草木茂盛、林水相依,成为了当地居民的避暑乐园,此时此刻,总台记者任譞正在公园里。  总台记者...

    时间:07-05
  • 打击整治网络谣言 公安部共侦办相关案件1600余起

      央视网消息:记者今天(7月4日)从公安部获悉,自今年四月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国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始终保持对网络谣言的严打高压态势,截至目前,公安机关共侦办网络谣言案件1600余起。  专项行动以来,公安机关清理网络谣言信息42万余条,关停或禁言造谣传谣网络账号1万余个,并依法对造谣传...

    时间:07-0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