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生态修复草木茂盛 打造宜居家园 共享生态红利

2023-07-05 13:29:31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安徽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合肥市主城区内,它是我国首个退耕还林并经生态修复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是环巢湖十大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城市水网森林,有着“城市绿肺”的称号。仲夏时节,那里草木茂盛、林水相依,成为了当地居民的避暑乐园,此时此刻,总台记者任譞正在公园里。

  总台记者任譞:我现在是在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的焦姥河上,这是公园里重要的几条河流之一,正如主播所说的,这是一座特别的水网森林,为什么这么说?通过航拍镜头我们可以找到答案。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坐落在巢湖北岸,占地1.6万亩,七成是森林,三成是水域。透过镜头我们看到,公园里纵横交错着上百条沟渠,而这些沟渠的水连通着巢湖。夏天,这里给大家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满目绿意,有草木芳华的嫩绿,有树木葱茏的深绿,同时也有河流环绕的碧绿。此外,茂盛的植被和密布的水网也让这里的气温比城市里低了5—7摄氏度。杨树林、红枫林、红杉林,也吸引了成群结队的鸟类栖息、戏水。林水相依间还设有步道、自行车道、桥等等,你可以穿行其间,或乘船顺流而下,领略炎炎夏日里难得的清凉。

  公园现在的景象与十多年前相比有着天壤之别。它的前身其实是周边居民在巢湖上围湖造田形成的一个圩区。来看看这些拍摄于2012年之前的老照片,以前都是这样的烂泥地,每到汛期,这些田地不仅面临着受淹的危险,收成没有保障不说,而且打农药、施肥料等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也直接影响了巢湖的水质。

  为了保护巢湖的生态环境,当地启动了山水林湖一体化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一步一步人工打造出了这个森林公园。首先就是退耕还林,在这里种植了数十万棵树木,第二步就是补种植被、恢复湿地。之前我们说这里的水系是和巢湖水相通的,所以在修复湿地的同时,当地对原有河道进行疏浚,恢复了自然河流形态,并且保持了原有的沟渠和水系。我们现在在公园里看到的水渠,实际上都是原来圩区的灌溉渠。这些水渠的上游水源一部分来自南淝河,它是一条重要的入巢河流,南淝河的部分河水会经过这些水渠流入森林公园,经过大片湿地的沉淀和净化后再回流到巢湖中。

  看看焦姥河,你看河道两边种植了有净化功能的水生植物,有铁线蕨、香蒲草、水生鸢尾等等。如果你再仔细看,在这植物的下方,河道两边还有一层用杉木桩做成的生态护坡,它是用来防止水土流失的,以免泥沙被冲进河流中。此外,我们在一些沟渠和河面上还可以看到防止藻类聚集的推流器,它们的作用是增强水的流动性,同时还能给鱼类增氧。

  可以说,现在这个森林公园成了净化入巢河水质的一个巨大的天然过滤器,发挥着保护与修复巢湖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此外,现在这里已经有了680多种植物,形成了多层次的植物群落系统,成了鸟类、鱼类甚至是昆虫们的乐园。现在暑假开始了,就有孩子们在这里进行昆虫观察和认识植物的森林课堂。公园里定期会举办的科普课程,很受孩子们的喜爱。此外,这里还成为了巢湖16.8公里黄金湖岸线上的一个热门旅游景点,每年有近300万游客来这里打卡游玩,人湖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红利也正在被更多的人共享。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北京迎今年第四个超40℃高温日

      中新社北京7月5日电 (记者 陈杭)京城新一轮高温天气上线。5日16时14分,北京南郊观象台气温达40.9℃,北京迎今年以来第四个超40℃高温日。  6月下旬,北京高温天气频繁。6月22日至24日,作为北京地区气象观测代表站的南郊观象台,连续三天气温超40℃,为有气象记录以来首次。其间,北京时隔9年再次发布最高...

    时间:07-05
  • “中国与世界: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中新社北京7月5日电 (记者 李京泽 文龙杰)“中国与世界: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研讨会7月5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  中外嘉宾认为,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习近平主席深刻把握世界各国紧密联系、全球命运休戚与共的发展大势,着眼凝聚国...

    时间:07-05
  •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表彰大会在京举行

      中新网北京7月5日电 (马帅莎杨欣)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表彰大会7月5日在北京举行。这是北斗三号系统自2020年建成开通后首次全面总结成果经验、阐释弘扬新时代北斗精神,为北斗系统后续建设发展凝聚起意志力量。  据了解,北斗工程在两年半时间成功发射18箭30星,提前半年全面建成功能强大...

    时间:07-05
  • 22个故事讲述习近平的调研之道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滹沱河畔,太行深处,南海之滨,雪域高原……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一路走来,始终不忘百年大党的优良传统,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身影常在人民之中,为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出光辉榜样。  调查研...

    时间:07-05
  • 中国人权学者讲述对西藏和新疆人权议题看法

      中新社日内瓦7月5日电 (记者 德永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3届会议正在日内瓦举行,前来参会的中国人权学者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以“本地人”视角和亲身经历,讲述对西藏寄宿制教育、新疆“强迫劳动”、双语教育等问题的看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边巴拉姆介绍,西藏地广人稀,过...

    时间:07-05
  • “中国与世界: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李书磊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

      7月5日,“中国与世界: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  中外嘉宾认为,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习近平主席深刻把握世界各国紧密联系、全球命运休戚与共的发展大势,着眼凝聚国际社会求和平...

    时间:07-05
  • 中国最高检:实现涉海涉渔社区矫正对象“出得去、稳得住、有收入”

      中新社北京7月5日电 (记者 张素)渔民岳某因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获刑一年,接受社区矫正期间表现良好。为维持基本生活需要,他申请出海捕鱼作业。司法部门根据社区矫正法的规定,批准请求,并实现对其外出活动的全程监管和同步监督。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5日对外发布的“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典型案例”...

    时间:07-05
  • 外媒聚焦上合峰会:中国呼吁践行多边主义 上合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中新社北京7月5日电 综合消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4日以视频方式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受到国际舆论高度关注。多家媒体报道,中国呼吁上合组织成员国践行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与此同时上合组织也在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在世界发展进程中将发挥越来越大...

    时间:07-05
  • 直击重庆万州洪涝灾害现场:淤泥齐腰深 平地冲出近5米深沟

      中新社重庆7月5日电 题:直击重庆万州洪涝灾害现场:淤泥齐腰深 平地冲出近5米深沟  中新社记者 刘相琳  “你看这里,以前就是路基,现在已经成为近5米深的沟。”70岁的李谋根指着自家屋后不远处的一段路对记者说,从他记事起,都没见过这么大的山洪。  连日来,重庆出现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万州...

    时间:07-05
  • 重庆万州:武警官兵奋战救灾一线

    7月4日,万州区长滩镇,武警官兵转移被困群众。 李东 摄  中新网重庆7月5日电 (邹毅 黄赟 何蓬磊)连日来,重庆出现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截至4日9时,重庆市万州区24个镇乡街道达到暴雨,16个镇乡街道大暴雨,长滩镇特大暴雨,最大雨量(长滩站)261.2毫米。  4日,万州长滩镇因强降雨突发泥石流灾害。“马...

    时间:07-0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