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青海省首部“禁塑”地方性法规10月1日施行

2023-06-29 20:42: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西宁6月29日电(刘洋)“组织起草的《黄南藏族自治州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条例》是青海省首部关于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对加强‘白色污染’治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法制保障。”29日,青海省黄南州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平在青海省生态环境厅第二次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地处九曲黄河第一湾,境内有国家级湿地公园、原始森林、黄河大峡谷、高峡平湖等丰富的生态资源,是国家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和中华水塔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第三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被誉为“西域胜境,神韵黄南”。

  据了解,由青海省黄南州生态环境局组织起草的《条例》,于今年6月2日由青海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批准。

  《条例》规定了州、县(市)、乡镇政府、政府工作部门,以及村、社区等在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管理工作中的职责;针对机关事业单位以及经营者、经营场所管理者等从禁止、限制、鼓励角度设置了行为规范;规定了废弃物回收、利用、处理,替代材料及产品的引进、推广、使用等方面应当采取的措施;规定了对经营者销售、提供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违法行为的处罚。

  王平表示,要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发挥以项目建设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工作,严控土壤安全风险。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坚持“快、准、狠”的高压态势,持续压实整改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

  截至目前,黄南州生态环境领域续建项目共计10个,总投资4.13亿元。新建项目5个,总投资2.44亿元。新入库项目9个,其中水污染防治项目2个,大气污染防治项目3个,土壤污染防治项目2个,农村环境项目2个。

  黄南州在青海省施行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对依法加强“白色污染”治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推进“洁净青海”建设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我们该怎么帮助年轻人就业

      正在天津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四届新领军者年会(即“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多名企业家纷纷为人才招聘“喊渴”。  空客中国首席执行官徐岗说,中国市场目前占了空客全球份额的20%,且还在持续快速增长,市场的增长带动了空客中国就业岗位的增加,即使在疫情时期,空客中国的员工总量增长了超15%。但这还...

    时间:06-30
  • 问题频出,如何保障食堂的食品安全

      食堂又见老鼠头。近日,“重庆秀山县中医院食堂盒饭中疑似吃出老鼠头”的消息引发全网关注。网友在视频中称,中午饭中,一份魔芋鸭变成了“魔芋老鼠”。6月27日晚,秀山县市场监管局通报称,该异物确实为老鼠头。至于如何进入盒饭等详细情况正在进一步核实,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此前,其他地方食堂发生的...

    时间:06-30
  • 筑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三重防线”

      本报北京6月2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何春中)“目前,我们已经研究起草了《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正在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将适时向社会公开。”今天下午,中央网信办、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牛一兵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说,今年,将全面升级移动互联网“青少年模式”为“未成年人模式”,推...

    时间:06-30
  • 因未及时出具离职证明而无法入职新单位,谁之责?

      阅读提示  因单位未及时出具离职证明,导致劳动者刘某无法入职新单位。农村户籍的刘某又因长期未找到新工作而陷入家庭经济困难,其申请劳动仲裁诉求也没全获支持。后在当地工会的帮助下,援助律师重新梳理证据最终使得公司被判承担责任补偿损失。  “感谢工会给予的帮助,我终于收到赔偿款了。”近...

    时间:06-30
  • 司法部有关负责人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施行三周年回答记者的提问

      □ 本报记者 赵婕  2020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社区矫正工作的专门法律,为社区矫正工作依法开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颁布实施社区矫正法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对于健全完善我国刑事执行制度、保障公正司法、推动国...

    时间:06-30
  • 五部门推动健全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 本报记者 周芬棉  仓廪实,天下安。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财政部及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通过九个方面二十九条举措,对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金融服务、强...

    时间:06-30
  • 2022年以来全国海关立案侦办走私毒品犯罪案件1037起

      核心阅读  中国海关通过强化边境查缉、突出专项打击、深化合成作战、夯实基础工作等举措,深入推进全国禁毒“清源断流”专项行动,将打击毒品走私列为全国海关“国门利剑”联合行动的重点,全力推动海关缉毒工作取得新成效。  □ 本报记者 蔡岩红  将可卡因压成薄片,藏匿在笔记本电脑里,电脑还能...

    时间:06-30
  • 市场监管总局排查整治特种设备安全隐患

      □ 本报记者 万静  特种设备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设备和民生保障设施,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同时也是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支撑、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颁布十周年。近日,2023年“特种设备安全宣传周”活动在京启动,同时市场监管总...

    时间:06-30
  • 新《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7月1日起施行

      本报北京6月29日讯 记者张维 新修订的《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将于2023年7月1日起施行。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赵群英在今天生态环境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新修订的《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以下简称《处罚办法》),吸收了新行政处罚法的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对生态环境领域严格、规...

    时间:06-30
  • “桥本甲状腺炎”拦住想考公的年轻人

      公务员体检标准被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大型企业滥用  “桥本甲状腺炎”拦住想考公的年轻人  桥本甲状腺炎(HT),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最新权威研究资料显示,该病在女性人群中患病率超过10%。  在医学教材及内科医生口中,此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并不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只需在出现...

    时间:06-3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