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文昌航天发射场指控中心铜鼓岭测控点牧箭逐星的十年路

2023-06-27 11:13: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海南文昌6月27日电 题:文昌航天发射场指控中心铜鼓岭测控点牧箭逐星的十年路

  作者 刘琨 董海龙 徐张旗

  十年前,有一群航天人进驻海南文昌铜鼓岭测控点,不惧暴风之险、无畏山海之遥,全面投入测控点号的建设和安装调试工作,开启牧箭逐星、向天图强的航天创业征途,年复一年在海南岛最东端执行发射任务。

  铜鼓岭测控点位于海南岛最东端,距离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塔架直线约八公里,主要负责火箭发射起始段的跟踪测量信息,为火箭的成功发射保驾护航,此外还有执行卫星在轨运行管理和空间目标探测的任务,被誉为文昌航天发射场测控接力的“万里海天第一棒”。

  2013年6月,铜鼓岭测控点的岗位人员正式进驻海南文昌铜鼓岭。当时参与铜鼓岭测控点建设的许遥至今回忆起来仍记忆犹新,“没有宿舍,我们就在机房打地铺、睡地板;没有食堂,我们就在简陋的雨棚,起灶就餐;土地贫瘠,我们就用更富营养的红土换沙土,尝试种植各种耐旱抗风的植被。”

图为铜鼓岭测控点 “光雷遥安”测控岗位工作人员工作现场。 鲁浩供图

  战高温、斗酷暑、抗台风……为了确保安装调试进度,所有工作人员一个月休息不到两天,一干就持续了大半年。在艰苦条件下,铜鼓岭测控点上的岗位人员连轴干,测控设备初步能力基本形成,铜鼓岭测控点逐渐从一个荒凉的小山头变成一步一景的“花园式”测控点号。

  遥测设备顺利完成改造、拓展新能力,累计执行卫星长管任务20000余小时;光学设备基于暗通道先验的去雾方法有效增强发射实况图像,动目标跟踪模拟器成为岗位操作手有力训练手段;雷达跟踪状态辅助判别系统提高目标丢失重捕速度……十年间,铜鼓岭测控点的多项科研项目和设备改造升级成功助力航天发射任务,航天测控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托嫦娥、送天问、筑天宫、放天舟……铜鼓岭测控点已圆满完成80余次航天发射跟踪测量任务,编织“光雷遥安”测控网的“牧箭天团”在逐梦星辰大海的征程上,不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能量。

图为天舟六号任务期间指显团队在研究讨论。 孙钰程供图

  航天发射指挥显示系统是航天发射任务所有信息的最终汇集展示平台,为指挥员的指挥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地位作用至关重要。当国产自主可控还停留在概念的时候,文昌航天发射场指控中心的马亚奇博士提出要做一套国产自主可控的一体化指挥显示软件。

  2013年,博士冯先旺加入马亚奇研究团队,迅速成为研发任务的核心成员。那段时间,马亚奇带领团队走南闯北调研学习,冯先旺接棒马亚奇,带领大家夜以继日研究攻关。2014年,刚从大学毕业的王建博士为团队注入新鲜的想法和更加清晰的思路。在三名博士的交替接力下,团队研发的“中国心”软件在海南首次发射任务中得到成功应用。

  2023年,新一代指挥显示系统全面升级,越来越多的航天科技工作者加入研究团队。“新的系统平台,将有力解决多发任务并行、信息显示繁杂、实时显示单一等问题,为火箭发射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直观的决策参考。”新一代指显团队岗位负责人何亮介绍说,这款“中国心”软件正托举着火箭,以磅礴之势向太空进发。

图为铜鼓岭测控点上的“牧箭逐星”航天人。 孙钰程供图

  十年间,立足任务需求和测控领域新技术,铜鼓岭测控点紧扣“指挥中枢、测控前沿、创新高地”的发展方向,不断增强新一代跨平台指挥显示系统、光学图像增强技术、设备远程化操作等项目研究;积极参与数据中心、云平台和超算中心建设,建设前端无人、后端智能的运维体系;力争实现测控设备远程化操控,推进智能辅助决策成果应用等。

  如今,铜鼓岭测控点已成为文昌航天发射场指控中心新入职人员教育、重大活动开展的重要场所,“万里海天第一棒”的精神和内涵正在激励一代一代的新老航天人,指引广大科技工作者在航天发射一线再接再厉、再创辉煌。(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愿同新方共同努力 开启中新关系新的50年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愿同新方共同努力 开启中新关系新的50年  6月27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新西兰总理希普金斯。  习近平指出,你就任总理后,多次表示重视中新关系、将继续加强同中国合作。我对此十分赞赏。2014年,我访问了新西兰,双方宣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时间:06-27
  • 习近平:欢迎巴方搭乘中国发展“快车” 构建更紧密中巴命运共同体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欢迎巴方搭乘中国发展“快车” 构建更紧密中巴命运共同体  6月27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巴巴多斯总理莫特利。  习近平欢迎莫特利来华出席夏季达沃斯论坛并访华。习近平指出,巴巴多斯是东加勒比地区最早同中国建交的国家,也是中国在这一地区...

    时间:06-27
  • 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商调度重点地区防汛抗旱工作

      中新网6月27日电 据应急管理部微信公众号消息,6月27日,按照国家防总副总指挥、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部署安排,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组织防汛抗旱专题视频会商调度,研判当前汛情旱情发展趋势,部署重点地区防汛抗旱工作。  据气象部门预测,自6月27日起,西北地区东南部、四川盆地、江汉、华北、黄...

    时间:06-27
  • 锡林郭勒草原发现恐龙化石

      中新网锡林郭勒6月27日电 (奥蓝)27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自然资源局获悉,东乌珠穆沁旗境内发现恐龙化石。(资料图)图为本次发现的恐龙化石。 东乌珠穆沁旗自然资源局 供图  东乌珠穆沁旗位于锡林郭勒盟东北部,北与蒙古国接壤,是锡林郭勒大草原的核心区。1955年,东乌珠穆沁...

    时间:06-27
  • 《党代会怎样领航中国:中国共产党党代会重大决策历史通览》出版发行

      中新网北京6月27日电 近日,著名理论家和党史学家李忠杰的新著《党代会怎样领航中国:中国共产党党代会重大决策历史通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党代会怎样领航中国:中国共产党党代会重大决策历史通览》以党代会重大决策的类别划分章节,从十二个方面,以写史、叙事与归纳、论理相结合的方式,系统...

    时间:06-27
  • 新疆兵团双河市见闻:绿色为底“百业兴”

      中新网新疆双河6月27日电 (苟继鹏)天山山脉北支博罗科努山脚下,博尔塔拉河与精河静静地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五师双河市绕过。时值盛夏,记者随“兵团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走进“双河”之畔,一座以绿为底色的生态康养园林城市是记者对双河市的“初印象”。  “绿色之城”一步一景  “双河市在...

    时间:06-27
  • 迄今为止人类探测到的最剧烈光学紫外耀发纪录刷新

      中新网南京6月27日电(记者 杨颜慈)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27日消息,该天文台科研人员领衔的国际团队证认出了迄今为止人类探测到的最剧烈光学紫外耀发。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自然天文学》(Nature Astronomy)上。  科研人员介绍,伽马暴是宇宙中最剧烈的恒星尺度的爆发现象,其主要辐射能量集中在...

    时间:06-27
  • 东西问丨高江涛:4000多年前“最初的中国”长什么模样?

      中新社太原6月27日电 题:4000多年前“最初的中国”长什么模样?  ——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高江涛  中新社记者 胡健  21世纪初,“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启动,经过20多个学科的400多位学者共同努力,取得显著成果:对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

    时间:06-27
  • 东西问丨刘和平:人工智能将如何影响翻译行业的未来?

      中新社巴黎6月27日电 题:人工智能将如何影响翻译行业的未来?  ——专访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名誉院长刘和平  中新社记者 李洋  最近,人工智能领域相关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AI翻译的相关应用程序和软件也日益丰富。除了谷歌翻译等几款近年流行的翻译软件外,ChatGPT等新的AI工具也越来越多地...

    时间:06-27
  • 习近平会见越南总理

      习近平会见越南总理。...

    时间:06-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