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江西:专家学者齐聚网络法治论坛 共议普法“良方”

2023-06-14 16:37: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南昌6月14日电 (记者 李韵涵)“2023年全国网络普法行·江西站”活动13日-14日在江西南昌举办,作为重要活动之一的网络法治论坛在此间举行

  论坛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网络安全研究所等单位专家,以及江西省网络普法教育示范基地代表、江西省网络普法讲师团代表,就网络暴力治理、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等话题进行分享交流,共议普法“良方”。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导支振锋围绕“网络暴力及其治理”进行了深度分享。他表示,网络暴力的实质是语言暴力,说到底是一种语言现象。在鼓励言论表达与打击语言暴力之间,必须进行明智的权衡,区分好网暴侵权与言论自由的边界。

  在支振锋看来,平台是治理网络暴力的另一个关键主体,网络暴力本质上是语言暴力在网络空间中的呈现。我国监管执法要求平台建立健全网暴预警预防机制,加强内容识别预警,构建网暴技术识别模型,建立涉网暴舆情应急响应机制;强化网暴当事人保护,设置一键防护功能,优化私信规则,建立快速举报通道;严防网暴信息传播扩散,加强评论环节管理,加强重点话题群组和版块管理,加强直播、短视频管理,加强权威信息披露;而且要分类处置网暴相关账号,依法从严处置处罚。

  “法治手段固然是重要保障,平台治理固然是关键支撑,但同样重要的,还必须提升网民媒介素养。”支振锋说,要加强公民道德修养,能够认识到“善语结善缘,恶言伤人心”,说文明话,做文明人;也要提升数字素养,依法上网、文明上网,能利用平台内防暴模式、隐私保护功能和举报功能,善用“12321”和“12377”等举报热线,具有网络取证、存证意识,实现自我保护。网络空间也是现实的生活空间,里面有无数认识歧异、利益分殊、道德水准参差不齐的人。要维持良好的网络空间生态,国家、平台、媒体、公民必须齐发力,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治理网络暴力,是一门全体网民都要诚实面对的必修课。

  抚州市乐安县人民检察院鳌溪检察室主任刘莹分享网络普法经验。三年前,她与同事一起创立“刘莹姐姐工作室”,聚焦未成年人保护,先后通过研发课件、开通可视的“刘莹姐姐微课堂”、可听的“刘莹姐姐FM”、研发儿童自护操等进行线上线下普法,并组建了含网格员、教师在内的3000余人的网信普法志愿者队伍。工作室先后荣获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等多个荣誉。

  此次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法治局指导,江西省委网信办、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主办。来自部分省市网信办、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江西各地各相关单位以及正能量网络大V等参加活动。(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开幕式倒计时100天 杭州亚运会筹备工作顺利进行

      本报北京6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郭剑)6月15日是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倒计时100天。14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杭州亚组委副主席、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周进强表示,杭州亚运会是在我国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举办的最大规模、最高水平的国际综合性运动会,意义十分...

    时间:06-15
  • 打造惠企减负税收营商环境 1至4月全国新增减税降费等4689亿元

      本报北京6月14日电(记者周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深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有关情况。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司长沈新国在会上表示,今年以来,税务部门积极落实各项税费政策,打造惠企减负担的税收营商环境,1~4月,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4689亿元。  税务部门直接...

    时间:06-15
  • 我首次采用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技术实现输电通道公证

      科技日报讯 (记者华凌)日前,我国首次使用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技术进行输电通道公证。  据了解,受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委托,国网电力空间技术有限公司运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联合直升机、无人机激光扫描技术,成功完成天津滨桥500千伏双回29.216公里、共计77基杆塔架空输电线路通道环境证据保全公...

    时间:06-15
  • 水稻抗“癌”又稳产!我国科学家创制新型广谱抗病基因

      北京时间6月14日深夜,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李国田教授团队的科研论文《基因编辑磷脂合成酶赋予水稻广谱抗病性》。研究人员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创制了一个新型水稻广谱抗病基因RBL12。试验证明,该基因能显著增强对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稻曲病的抗病性,在田间稻瘟病害发生情况下可挽回...

    时间:06-14
  • 截至2022年底,中国全国执业律师超65万人

      中新社北京6月14日电 (记者 邢翀)记者14日从中国司法部获悉,司法部近日发布《2022年度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统计分析》,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全国共有执业律师65.16万多人,律师事务所3.86万多家。  这份统计分析还显示,全国基层法律服务机构1.3万多家,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5.6万多人。  ...

    时间:06-14
  • 近五年浙江金融案件一审结案标的总额9783亿元 收案数降幅42.32%

      中新网杭州6月14日电(郭其钰)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6月1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8年—2022年该省法院共受理一审金融案件116.79万件、审结119.98万件,金融案件一审结案标的总额为9783亿元。近五年浙江金融案件收案数逐年下降,降幅达42.32%。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金融审判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

    时间:06-14
  • 习近平同巴勒斯坦总统举行会谈

      6月1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宣布建立中巴战略伙伴关系。  习近平指出,中巴两国是相互信任、彼此支持的好朋友、好伙伴。中国是最早承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巴勒斯坦国的国家之一,始终坚定支持...

    时间:06-14
  • 习近平举行仪式欢迎巴勒斯坦总统访华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家主席习近平14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举行仪式,欢迎巴勒斯坦国总统马哈茂德·阿巴斯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  天安门广场上鸣礼炮21响。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国务委员秦刚等出席欢迎仪式。  陪同阿...

    时间:06-14
  • 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在北京举办 李书磊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发表主旨演讲

      中新社北京6月14日电 6月14日,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在北京举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出席开幕式,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发表主旨演讲。  中外嘉宾认为,习近平主席的贺信,提出国际人权事业发展和全球人权治理的中国主张,阐明中国落实《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精神与尊重保障人权的...

    时间:06-14
  • 专访柳华文:数字时代科技如何更好助力人权保障?

      中新社北京6月14日电 题:专访柳华文:数字时代科技如何更好助力人权保障?  中新社记者 黄钰钦  步入数字时代,科技与人权的关系时常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科技助力与数字赋能对保障人权的影响更加突出。但与此同时,不同地域、不同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也为实现人权领域的非...

    时间:06-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