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中国科幻”主题多语种翻译研修班开班

2023-06-14 16:00: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6月14日电 (记者 高凯)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下称“语合中心”)主办、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图公司”)承办的“新汉学计划”海外高级中文翻译人才培养项目——“中国科幻”主题多语种翻译研修班日前正式开班。

  语合中心副主任静炜博士,中图公司总经理助理曹庆宁,《三体》德文版译者、德国资深汉学家郝慕天,《三体》西文版译者、西班牙资深汉学家夏海明,北京语言大学拉丁美洲研究中心主任、研修班导师孙新堂,《三体》海外推广人宋亚娟以及来自13个国家的15名研修班学员出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对外经贸大学等“新汉学计划”海外高级中文翻译人才培养项目合作机构代表也出席了开班仪式。

  任静炜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海外高端中文翻译人才紧缺,对汉学家和高水平译者的培养十分必要且刻不容缓。她指出,优秀的翻译,不仅需要语言能力和翻译技巧,还需要广阔的视野、丰富的知识、良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等,语合中心将致力于为海外优秀译者提供支持,帮助他们成长,培养更多优秀翻译人才,促进中外人文交流。

  研修班学员代表,意大利青年汉学家徐天佑表示,对参加2023年“中国科幻”研修班感到十分荣幸,认为中国科幻作品翻译中存在的挑战不仅在科技领域,也在文化背景、世界观与价值观等多重层面。他表示,期待在研修班期间与同行、前辈和专家们交流,共同寻找更好答案。

  当日的嘉宾对谈环节上,郝慕天、夏海明、宋亚娟以及中图公司海外业务中心主编赵大新以《三体》为例,围绕中国科幻作品的翻译与海外传播,青年译者的培养和成长等问题展开对谈,并同研修班学员进行了热烈交流。

  夏海明表示,翻译工作需要耐心和毅力。当被问及,在过去没有网络的时代,翻译工作如何进行时,郝慕天指出,过去的翻译过程相对困难,依靠的是纸质书籍和有限的资源。夏海明认为,有时通过慢节奏的研究、准备工作,反而能对译文有更深入的解读。他也建议学员在使用数字化翻译工具的同时,也不能放弃纸质工具书,这对耐心深入的研究翻译对象很有帮助。

  据介绍,“中国科幻”主题多语种翻译研修班项目基于语合中心与中图公司自2019年起开展的“新汉学计划”系列项目合作,首次围绕中国科幻作品多语种翻译,开展线下研修,为学员提供与中国科幻作家、国内外科幻作品译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借助对中国科幻作品翻译的研讨,提升中文翻译能力,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学和中华文化。参与此次研修的学员来自往年不同主题的“新汉学计划”高级中文翻译项目的优秀学员,有些已经成为签约译者,承担中国文化作品翻译和对外交流的重要工作。(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开幕式倒计时100天 杭州亚运会筹备工作顺利进行

      本报北京6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郭剑)6月15日是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倒计时100天。14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杭州亚组委副主席、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周进强表示,杭州亚运会是在我国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举办的最大规模、最高水平的国际综合性运动会,意义十分...

    时间:06-15
  • 打造惠企减负税收营商环境 1至4月全国新增减税降费等4689亿元

      本报北京6月14日电(记者周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深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有关情况。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司长沈新国在会上表示,今年以来,税务部门积极落实各项税费政策,打造惠企减负担的税收营商环境,1~4月,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4689亿元。  税务部门直接...

    时间:06-15
  • 我首次采用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技术实现输电通道公证

      科技日报讯 (记者华凌)日前,我国首次使用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技术进行输电通道公证。  据了解,受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委托,国网电力空间技术有限公司运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联合直升机、无人机激光扫描技术,成功完成天津滨桥500千伏双回29.216公里、共计77基杆塔架空输电线路通道环境证据保全公...

    时间:06-15
  • 水稻抗“癌”又稳产!我国科学家创制新型广谱抗病基因

      北京时间6月14日深夜,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李国田教授团队的科研论文《基因编辑磷脂合成酶赋予水稻广谱抗病性》。研究人员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创制了一个新型水稻广谱抗病基因RBL12。试验证明,该基因能显著增强对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稻曲病的抗病性,在田间稻瘟病害发生情况下可挽回...

    时间:06-14
  • 截至2022年底,中国全国执业律师超65万人

      中新社北京6月14日电 (记者 邢翀)记者14日从中国司法部获悉,司法部近日发布《2022年度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统计分析》,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全国共有执业律师65.16万多人,律师事务所3.86万多家。  这份统计分析还显示,全国基层法律服务机构1.3万多家,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5.6万多人。  ...

    时间:06-14
  • 近五年浙江金融案件一审结案标的总额9783亿元 收案数降幅42.32%

      中新网杭州6月14日电(郭其钰)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6月1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8年—2022年该省法院共受理一审金融案件116.79万件、审结119.98万件,金融案件一审结案标的总额为9783亿元。近五年浙江金融案件收案数逐年下降,降幅达42.32%。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金融审判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

    时间:06-14
  • 习近平同巴勒斯坦总统举行会谈

      6月1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宣布建立中巴战略伙伴关系。  习近平指出,中巴两国是相互信任、彼此支持的好朋友、好伙伴。中国是最早承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巴勒斯坦国的国家之一,始终坚定支持...

    时间:06-14
  • 习近平举行仪式欢迎巴勒斯坦总统访华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家主席习近平14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举行仪式,欢迎巴勒斯坦国总统马哈茂德·阿巴斯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  天安门广场上鸣礼炮21响。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国务委员秦刚等出席欢迎仪式。  陪同阿...

    时间:06-14
  • 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在北京举办 李书磊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发表主旨演讲

      中新社北京6月14日电 6月14日,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在北京举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出席开幕式,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发表主旨演讲。  中外嘉宾认为,习近平主席的贺信,提出国际人权事业发展和全球人权治理的中国主张,阐明中国落实《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精神与尊重保障人权的...

    时间:06-14
  • 专访柳华文:数字时代科技如何更好助力人权保障?

      中新社北京6月14日电 题:专访柳华文:数字时代科技如何更好助力人权保障?  中新社记者 黄钰钦  步入数字时代,科技与人权的关系时常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科技助力与数字赋能对保障人权的影响更加突出。但与此同时,不同地域、不同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也为实现人权领域的非...

    时间:06-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