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每日一习话】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

2023-06-14 15:41:14

来源:央广网

  习近平:加强荒漠化治理和湿地保护,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

  这段话出自2018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讲话。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风沙危害最重的国家之一。全国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257.3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6.81%,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地区,有4亿多人口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非常重视沙地沙漠生态修复治理,连续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系列国家级工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动我国荒漠化综合防治步伐不断加快。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土绿化和防沙治沙工作。从连续十几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到考察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时与林场职工一起进行“草方格压沙”作业,从考察雄安新区时强调先植绿、后建城,到专程前往河北塞罕坝了解林场建设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始终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用实际行动号召全社会积极参与到国土绿化和防沙治沙行动中。

  经过全社会特别是荒漠化地区各族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新时代十年,全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2.82亿亩,一半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积持续缩减。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三大沙地和库布其沙漠等重点治理区,已由昔日的“不毛之地”变为今天的“塞上绿洲”。曾经“黄沙遮天日”的塞罕坝,历经60多年的建设,如今已建成百万亩人工林海,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十年来,我国累计造林9.6亿亩,占全球人工造林的四分之一,是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最多的国家。在严格保护和治理的基础上,当地还结合沙区光热、物种、土地等方面的资源特点,适度发展灌草饲料、中药材、经济林果、沙漠旅游、风电光伏等产业,推动沙区群众在治沙中致富、在致富中治沙。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6月5日至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时强调,“当前,我国荒漠化、沙化土地治理呈现出‘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但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程度重、治理难的基本面尚未根本改变。”对巩固拓展防沙治沙成果、推动“三北”工程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明确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好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从“三个事关”的战略高度,坚持系统观念,突出治理重点,坚持科学治沙,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不畏艰辛、久久为功,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在建设美丽中国上取得更大成就。

  本期解读:陈锐海 央广网评论员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开幕式倒计时100天 杭州亚运会筹备工作顺利进行

      本报北京6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郭剑)6月15日是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倒计时100天。14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杭州亚组委副主席、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周进强表示,杭州亚运会是在我国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举办的最大规模、最高水平的国际综合性运动会,意义十分...

    时间:06-15
  • 打造惠企减负税收营商环境 1至4月全国新增减税降费等4689亿元

      本报北京6月14日电(记者周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深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有关情况。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司长沈新国在会上表示,今年以来,税务部门积极落实各项税费政策,打造惠企减负担的税收营商环境,1~4月,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4689亿元。  税务部门直接...

    时间:06-15
  • 我首次采用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技术实现输电通道公证

      科技日报讯 (记者华凌)日前,我国首次使用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技术进行输电通道公证。  据了解,受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委托,国网电力空间技术有限公司运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联合直升机、无人机激光扫描技术,成功完成天津滨桥500千伏双回29.216公里、共计77基杆塔架空输电线路通道环境证据保全公...

    时间:06-15
  • 水稻抗“癌”又稳产!我国科学家创制新型广谱抗病基因

      北京时间6月14日深夜,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李国田教授团队的科研论文《基因编辑磷脂合成酶赋予水稻广谱抗病性》。研究人员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创制了一个新型水稻广谱抗病基因RBL12。试验证明,该基因能显著增强对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稻曲病的抗病性,在田间稻瘟病害发生情况下可挽回...

    时间:06-14
  • 截至2022年底,中国全国执业律师超65万人

      中新社北京6月14日电 (记者 邢翀)记者14日从中国司法部获悉,司法部近日发布《2022年度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统计分析》,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全国共有执业律师65.16万多人,律师事务所3.86万多家。  这份统计分析还显示,全国基层法律服务机构1.3万多家,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5.6万多人。  ...

    时间:06-14
  • 近五年浙江金融案件一审结案标的总额9783亿元 收案数降幅42.32%

      中新网杭州6月14日电(郭其钰)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6月1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8年—2022年该省法院共受理一审金融案件116.79万件、审结119.98万件,金融案件一审结案标的总额为9783亿元。近五年浙江金融案件收案数逐年下降,降幅达42.32%。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金融审判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

    时间:06-14
  • 习近平同巴勒斯坦总统举行会谈

      6月1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宣布建立中巴战略伙伴关系。  习近平指出,中巴两国是相互信任、彼此支持的好朋友、好伙伴。中国是最早承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巴勒斯坦国的国家之一,始终坚定支持...

    时间:06-14
  • 习近平举行仪式欢迎巴勒斯坦总统访华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家主席习近平14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举行仪式,欢迎巴勒斯坦国总统马哈茂德·阿巴斯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  天安门广场上鸣礼炮21响。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国务委员秦刚等出席欢迎仪式。  陪同阿...

    时间:06-14
  • 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在北京举办 李书磊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发表主旨演讲

      中新社北京6月14日电 6月14日,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在北京举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出席开幕式,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发表主旨演讲。  中外嘉宾认为,习近平主席的贺信,提出国际人权事业发展和全球人权治理的中国主张,阐明中国落实《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精神与尊重保障人权的...

    时间:06-14
  • 专访柳华文:数字时代科技如何更好助力人权保障?

      中新社北京6月14日电 题:专访柳华文:数字时代科技如何更好助力人权保障?  中新社记者 黄钰钦  步入数字时代,科技与人权的关系时常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科技助力与数字赋能对保障人权的影响更加突出。但与此同时,不同地域、不同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也为实现人权领域的非...

    时间:06-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