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合龙:深圳和中山在伶仃洋海底“牵手”

2023-06-12 01:42:34

来源:科技日报

  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正式合龙——深圳和中山在伶仃洋海底“牵手”

  ◎本报记者 矫 阳 龙跃梅

  6月11日8时,在位于深圳和中山两市的伶仃洋海底,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最终接头顺利推出,实现了与东侧E24管节精准对接。“这标志着世界最长最宽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正式合龙。”深中通道管理中心总工程师宋神友说。

  距离2018年4月海底隧道沉管钢壳试验段开工整整5年后,这座“海底长城”终于合龙,深圳和中山两市在伶仃洋海底实现“牵手”。

  最终接头,整体预制水下管内推出

  深中通道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交通枢纽工程,全长24公里,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是当今世界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其中,海底隧道长约6.8公里,包含沉管段约5公里,由32个管节及1个最终接头组成,每节沉管重约8万吨,最终接头重2000吨。

  深中通道海底钢壳隧道的最终接头,采用整体预制水下管内推出式,为世界首创全新结构装置。“最终接头,是与最后一节沉管(E23)一同制造。”中交一航局深中通道项目部常务副总工程师宁进进说。

  实时合龙画面显示,推出段就像一个巨型的抽屉内盒(长5.1米×宽46米×高9.75米,重1600吨),利用千斤顶将推出段(抽屉)从一侧推出,与E24管节端的钢壳完成对接。

  “此前完成海底沉管隧道合龙,多采用将最终接头以吊装方式施工,而这种推出式接头,具有安全性好、施工快速、不需要大型装备、经济性好等优点。”宁进进说。

  为保证最终接头方案的顺利推进,中交一航局与广东交通集团、中交规划设计院、海事等多家单位通力协作,历经2年技术论证、1年联合设计,攻克龙口流场复杂、作业空间受限、管节浮运安装难度大、推出段姿态控制难度大等顶级难题,在世界范围内首创沉管整体预制水下推出式最终接头新工艺。

  “一航津安1”,世界首艘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

  为建设深中通道钢壳沉管隧道,中交一航局研发团队与建设方一起,历经3年研发,设计出世界上安装能力最大、沉放精度最高、施工作业最高效、性能最先进的海底隧道沉管施工专用船舶,被命名为“一航津安1”。

  “一航津安1”主船体采用双体船船型设计,集沉管浮运、定位、沉放和安装等功能于一体,船长190.4米,船宽75米,型深14.7米。

  “合龙施工时,‘一航津安1’就像一只巨大的长方形钢铁夹子,把最后一节沉管和最终接头,牢牢抱在船底。”中交一航局副总工程师李增军告诉记者。

  “一航津安1”最大的亮点是配备了无人驾驶系统。“具有航迹追踪及偏移纠偏功能,可以严格按照设定路线航行、转体等。”李增军说。

  相比传统管节浮运安装方式,“一航津安1”可满足8万吨级沉管50公里超长距离安全浮运安装作业,减少伶仃航道占用时间80%以上,减少临时航道挖泥70%以上,沉管浮运安装效率较传统工艺提升一倍以上。

  沉管安装标准,从厘米级提升至毫米级

  深中通道海底沉管隧道对接精度创世界纪录。

  “沉管浮运安装一体船系统性革新了世界沉管浮运安装工艺,也将世界沉管安装的厘米级标准,提升到中国的毫米级标准。”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副主任钟辉虹说。

  据介绍,深中通道全部管节的平面对接精度均控制在20毫米以内,其中有15个管节达到10毫米以内的毫米级安装精度。

  “我们在‘一航津安1’集合了沉管姿态控制系统、测量与监控系统等的数据和信号。”中交一航局深中通道项目副总工程师寇晓强说。

  依靠北斗卫星信号,“一航津安1”上的新型测控系统实时计算沉管三维动态,通过显示屏,指挥人员精准掌握沉管在海底的具体位置;同时,利用动态信号采集信息系统,实时监测沉管姿态。

  “通过管节安装的测控系统界面,我们用实时看到的管节四角坐标,指导精准对接。”寇晓强说。

  与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相比,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面临钢壳结构新形式、尺寸超宽、浮运距离超长、航道封航时间长等许多新难题,设计建造再创多项世界第一。

  深中通道预计于今年11月底全线贯通,2024年建成通车。

  (科技日报深圳6月11日电)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外交部:邢海明大使同韩各界人士广泛接触交流是其职责所在

      中新网北京6月12日电 (记者 黄钰钦)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2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韩国总统办公室有关人士对中国驻韩大使邢海明表示,如果他不能发挥好大使的桥梁作用,将损害本国和驻在国的国家利益。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汪文斌:邢海明大使同韩各界人士广泛接触交流,是其职责所在,目的...

    时间:06-12
  • 积极投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职能部门,自然资源部将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时间:06-12
  • 汇文脉入江海 行产业新征程 ——第十九届文博会圆满落幕

      【聚焦深圳文博会】  6月盛夏,珠江口九天云雨入大海。沿江高速车辆络绎不绝,不远处机场航班起起落落,天南海北的人们都赶往一个共同的目的地——深圳国际会展中心。12万件文化产品、500多项各类活动、400多万参与人次……来自五湖四海的客商们在6月7日至11日这五天中参与的这场盛事,正是被誉为“...

    时间:06-12
  • 进度过七成半 全国冬小麦收获2.39亿亩

      “三夏”时节,各地多措并举抢收抢种,农业生产有序推进。农业农村部小麦机收调度显示,截至6月11日17时,全国已收获冬小麦面积2.39亿亩,收获进度过七成半。日机收面积1442万亩。  从各地情况来看,目前,河南麦收基本结束,江苏进度过八成半,陕西进度过六成半,山东进度过五成半,河北进度过三成,山西进度近两成...

    时间:06-12
  • 中国新闻社2023年度公开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公示

    中国新闻社2023年度公开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公示  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有关规定,现将中国新闻社2023年度拟聘用工作人员予以公示。公示期间,如认为公示对象有不适宜聘用的问题,可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我们如实反映,反映者须告知或签署真实姓名。  技术部计算机技术岗2(京内生源)因考生面试成绩不...

    时间:06-12
  • 山东多地政府大院开放晒粮 确保小麦“轻装”入囤

      中新网济南6月12日电 (孙婷婷)时下,齐鲁大地麦浪翻滚,处处是抢收抢种的景象。山东多地政府开放大门让农民晒粮,确保小麦“轻装”入囤。镇政府大院、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及文化广场、党群服务中心等,成为民众“三夏”抢收期间的小麦晾晒场。  据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农情调度显示,截至6月11日下午5时,山东全...

    时间:06-12
  • 习近平将举行仪式欢迎洪都拉斯总统卡斯特罗访华

      6月12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举行仪式,欢迎洪都拉斯共和国总统卡斯特罗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洪都拉斯共和国总统伊丽丝·希奥玛拉·卡斯特罗·萨缅托于6月9日至14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记者丨史伟 赵化 邢彬 姚瑶...

    时间:06-12
  • 外交部:应受审判的不是阿桑奇,而是对各国进行无差别监听窃密的“黑客帝国”

      中新网北京6月12日电 (记者 黄钰钦 郭超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2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巴西总统卢拉日前表示,维基解密创始人阿桑奇在揭露一国针对别国的非法行为方面做了重要工作,所有人都应站出来保护他。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我们注意到有关的报道。应该受到审判的...

    时间:06-12
  • 外交部:美国想用自己恶劣行径去“镜像”别人,反而给世人认清其真面目的机会

      中新网北京6月12日电 (记者 黄钰钦 郭超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2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9日,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6国发表联合声明称,严重关切与贸易有关的“经济胁迫”及非市场政策与行为,这种做法威胁多边贸易体系,损害国家间关系;对“普遍补贴”、国有...

    时间:06-12
  • 外交部:民进党当局甘当美国棋子和炮灰,只会给台湾带来深重祸害

      中新网北京6月12日电 (记者 黄钰钦)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2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台湾外事部门负责人日前接受英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表示,感谢美国提供武器及协助训练台军。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政客一面鼓吹“台湾每个家庭都应拥有AR-15步枪”、要向台...

    时间:06-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