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三星堆遗址成功跨坑拼对两件大型青铜器 或为古蜀时代祭祀神像的艺术形象

2023-06-11 08:47:22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6月10日电 (韦衍行)随着三星堆遗址祭祀区野外工作的全面结束,新祭祀坑出土文物的室内整理、保护和修复成为当前三星堆遗址研究最重要的工作之一。6月10日,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再现两件跨坑拼对成功的大型青铜器——铜兽驮跪坐人顶尊铜像和铜罍座倒立鸟足顶尊神像。

  铜兽驮跪坐人顶尊铜像

  铜兽驮跪坐人顶尊铜像通高1.589米。由上、中、下三部分构成。铜像由2021年三号坑出土的铜顶尊跪坐人像和1986年二号坑出土的铜尊口沿、2022年八号坑出土的铜神兽组合而成。

  第一层是体量颇大的一只怪兽,兽昂首挺胸站立,头部硕大而扁长,长耳,眼角下钩的“臣”字眼,脑后还披着雄狮般的鬃毛;四肢壮硕,笔直站立,肘部有类似犀牛的披甲褶皱,每足有四个花瓣状脚趾。尾巴蓬松。神兽头顶中央站立有一个小型着华丽服装的青铜人像,体型修长,突目,直立,双手呈持握姿态,身着斜襟长袍,脚穿云头鞋,头戴双尖冠帽。

  第二层饰怪兽背部跪坐的人像,铜人像粗眉,大眼。上身着曲折云雷纹长袖对襟短衣,下穿短裙饰眼形纹,双臂举于胸前,腰部系带二周,于身前打结。双手似原持一物,头上戴有下小上大的冠,其上形成方台,以顶托上面的铜尊。第三层为三段式的折肩尊,尊为高瘦体,肩部至颈部有相间的六条垂龙和垂兽造型的立体附饰。

  这组青铜器表现的是一个祭台,塑造了一个祭祀场景。跪在神兽背上的应是巫者身份,跪立是古蜀礼神最虔诚的姿势。站立神兽头顶的铜人,或许是象征古蜀王者。巫者头顶的铜尊具有中原文化风格,尊内盛有装有祭品海贝,玉或者酒。

  铜罍座倒立鸟足顶尊神像

  铜罍座倒立鸟足顶尊神像通高2.53米,四部分构成。由出自1986年发掘二号坑出土的铜鸟足人像、2021年三号坑出土的爬龙铜器盖、2022年八号坑出土的铜顶尊撑罍曲身人像、铜持龙立人像、铜杖形器四个部分组合而成。

  这是一尊造型别致的复杂组合铜器,主要由铜容器、神像和人像等构成。铜器的主体是一位倒立的神像,纵目突出,獠牙明显,额前与脑后可见成束发绺。神像的双手按在方座铜罍的盖子上,昂首曲身,双脚朝上,鸟爪形的脚底有鸟形的行云。神像头上顶着一件铜尊,伞状花钮的尊盖上有垂龙伏卧,龙的后部站着一位头戴高冠、耳插獐牙、身着礼服、脚穿垂首靴的辫发人,他双手持握着一条粗大的杖头弯曲朝下的龙首杖。

  组合铜器的鸟足神像双眼凸出,纵目突出,獠牙外露,呲牙裂嘴。耳朵别致,额前与脑后可见成束发绺。神像上身穿对襟服装,下身穿一件束口短裙。鸟足状的双脚尤其引人注目,显然是神而非人。神像姿态极为特殊,以双手为支撑倒立在青铜罍之上,头顶一件觚形尊,腰身以下的肢体则反向卷曲向上。双腿肌肉健壮有力,双足则化为鸟爪形,并紧紧的抓握着一只倒置的鹰首。鹰首以上则为抽象化的鹰身。

  这是一座高大的青铜祭祀神像。曲身人像呈鸟体獠牙神面姿态。神坛的主体架构是罍型底座和主干觚形尊。尊体饰兽面纹和蕉叶纹,器形与纹饰都具有中原文化风格。神像又彰显古蜀文化本色,是在中原文化光照下出现的艺术杰作。

  据介绍,两件青铜神像均由相对独立的几个部分二次铸接而成,体量巨大,造型复杂且独特,应为古蜀时代祭祀神像的艺术形象,既有蜀文化奇特有创造,又体现出中原文化强烈的影响,再次展示了辉煌灿烂的古蜀文明和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体现出三星堆遗址高超的青铜设计和铸造技艺,体现出古蜀时代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跨坑成功拼对文物,证明了祭祀区域的几座祭祀坑的形成年代时期相近,对于明确各坑的考古学年代、祭祀区的布局及其性质、古蜀人祭祀形式等研究具有重大学术意义。(人民网)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为C919造“7050”——国产大飞机用铝材自主研制纪实

      【创新故事】  ◎本报记者 雍 黎  5月28日,从上海起飞的国产大飞机C919在首都机场平稳着陆,首次载客商业飞行圆满成功。  那一刻,远在重庆的中铝集团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南铝)一片欢腾——C919所用铝材中,50%以上出自这家企业。  从C919立项开始,西南铝就承担了国产大飞机...

    时间:06-12
  • 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团队:透过“天眼”望向宇宙更深处

      透过“天眼”望向宇宙更深处——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团队   【创新团队】  ◎实习记者 都 芃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及其团队成员的办公室集中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一栋办公楼的五层,一出电梯映入眼帘的是一幅...

    时间:06-12
  • 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合龙:深圳和中山在伶仃洋海底“牵手”

      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正式合龙——深圳和中山在伶仃洋海底“牵手”   ◎本报记者 矫 阳 龙跃梅  6月11日8时,在位于深圳和中山两市的伶仃洋海底,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最终接头顺利推出,实现了与东侧E24管节精准对接。“这标志着世界最长最宽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正式合龙。...

    时间:06-12
  • 接受度逐渐提高 我国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超627万人

      与新器官共存  我国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超627万人逝者亲属对于器官捐献的接受度逐渐提高   接纳一颗新的肝脏,需要以年为单位的漫长磨合。经历了胆道并发症和排异反应,移植术后第19年,姚文光感到新器官与自己融为一体,生活与普通人无异。  姚文光是幸运的。据估...

    时间:06-12
  • 台湾东部海域发生5.2级地震 高雄屏东交界处已2天9震

      中新社台北6月11日电 台湾气象部门报告,11日20时25分台湾东部海域发生里氏规模5.2级地震,震央在花莲县政府东北东方92.9公里,地震深度44.4公里。台湾东北部、中部12县市有感。  据中时新闻网、联合报等台媒报道,此次地震震感明显,各地最大震度为宜兰、花莲、台东、云林、新北2级,南投、台北、台中、...

    时间:06-11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多语种版出版发行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法文、俄文、阿拉伯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德文、日文及中文繁体等8个文版,近日由外文出版社出版,面向海内外发行。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外文局编辑,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2月3日至2022...

    时间:06-11
  • 秦刚出席洪都拉斯驻华使馆开馆仪式

      中新社北京6月11日电 (记者 李京泽)6月11日上午,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北京出席洪都拉斯驻华使馆开馆仪式,同洪都拉斯外长雷纳共同为使馆揭牌。  秦刚代表中国政府致以热烈祝贺,他表示,两个月前,中国和洪都拉斯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了两国人民的夙愿,开创了中洪关系的新时代...

    时间:06-11
  • 业内学者聚首山东献策新时代易学与宋明理学的转化创新

      中新网济南6月11日电 (记者 赵晓)易学与宋明理学研讨会6月11日持续在山东济南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20余位学者与会,为新时代易学与宋明理学的转化创新献策。  “宋明理学过去特别强调四书...

    时间:06-11
  • (成都大运纪事)海外华媒探寻大熊猫“大运情缘”:用文化共鸣助力国际传播

      中新网成都6月11日电 (王利文 尧欣雨)“每一只大熊猫都各有特色,惹人喜爱!”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简称熊猫基地),美国华视总裁杨莲花用手机记录下圈舍中“踱来踱去”的大熊猫“安安”和一旁趴地酣睡的大熊猫“晶亮”,不禁感叹。经过熊猫基地的文创商店,她一口气买下“蓉宝”摆件等三款产品,准备...

    时间:06-11
  • 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农融约见韩驻华大使 阐述中方对当前中韩关系的看法和立场

      中新社北京6月11日电 6月10日,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农融约见韩国驻华大使郑在浩,就日前韩方针对中国驻韩国大使邢海明同韩在野党党首李在明会见交流所作不当反应提出交涉,表明严重关切和不满。  农融阐述了中方对当前中韩关系的看法和立场,指出邢海明大使同韩国各界人士广泛接触交流是其职责所在,目...

    时间:06-1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