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利用“三大三小”空间锻炼器械设备 航天员这样健身

2023-06-09 06:26:56

来源:人民日报

  “我每天做600个俯卧撑、600个仰卧起坐和上千次跳绳,这些已经成为我的‘标配’。”前不久,神舟十六号乘组首次亮相时,航天员景海鹏的一番话令许多网友感佩。

  成为航天员需要具备怎样的身体素质?为了能顺利上天,航天员在地面要进行哪些体能训练?进入太空后,航天员又如何在失重环境下锻炼?

  只有身体够好,才能适应太空特殊复杂的环境,才有能力负担起繁重艰巨的飞行及在轨任务

  “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航天员,请问我如何才能梦想成真呢?”在2022年10月12日举办的“天宫课堂”上,地面的学生向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提问。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这样回答:“想要成为一名航天员,需要经历严格的选拔和训练。我相信,只要你坚定理想,认真学习,好好锻炼身体,未来一定有机会加入到光荣的航天员队伍中,让心里的种子最终在太空中结出甜美的果实。”

  航天员是世界上风险最高、挑战最大的职业之一。每位航天员都经历了极其严格的选拔和科学、全面的训练。

  现行航天员选拔原则中,优秀的身体素质是基础和前提条件。只有身体够好,才能适应太空特殊复杂的环境,才有能力负担起繁重艰巨的飞行及在轨任务。

  如何衡量身体素质?和普通人体检类似,应聘者也要经过临床各科检查。不同的是,应聘者还要参加一项颇具特色的选拔项目,“航天环境耐力和适应性”检测。

  据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专家介绍,这个项目要求受试者在离心机上飞速旋转,测试身体的超重耐力。

  几轮下来,能通过身体素质考核的应聘者所剩无几。身体素质也仅是选拔标准中的一个大类,此外心理素质、教育背景、职业经历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衡量要素。从本质上来说,航天员选拔就是一个“优中选优”的过程。

  航天员训练是一个漫长的征程,要经历持续不断的挑战、考验、检查和评定

  加入航天员大队后,航天员的状态用一句话总结就是“飞行或者准备飞行”。航天员训练是一个漫长的征程,要经历持续不断的包括“超重耐力”训练在内的各种挑战、考验、检查和评定。只要不退役,训练就不能终止。

  空间站训练中,出舱训练是最重要的一个项目,也是高强度高负荷的训练。航天员要在地面的水下训练中模拟出舱情景,身穿200公斤的水下训练服,训练时长达到六七个小时,不能吃东西,不能去洗手间,还要克服水下阻力和压力,控制好身体姿态,完成各种水下动作、使用各种设备,负荷非常大。

  累积下来,一名航天员的水下训练能达到几十次、上百个小时的训练量。据航天员汤洪波回忆,他刚开始水下训练时,训练结束后吃饭“连筷子都拿不住”;航天员聂海胜在一次水下训练后,体重足足轻了4公斤。可见,航天员训练对体能消耗之大。

  王亚平作为我国首位出舱的女性航天员,也提到过水下训练对力量的要求。男女存在客观生理差异,王亚平的体型没有男航天员强壮,穿同样的舱外航天服,要克服压力弯过来,需要做很大动作,或是用两倍力量才行。为此,王亚平坚持提高上肢力量、加练臂力,刻苦练习抓握铅球、引体向上、俯卧撑、举杠铃等项目。当按摩师告诉王亚平胳膊变粗时,她特别开心,这说明训练有效果,“训练的时候,我甚至会和其他航天员比一比肌肉块。”王亚平说。

  空间站内设置了专门的“锻炼区”,并配备了多种多样的健身器材和设备

  许多航天员都喜欢体育锻炼。

  “我年纪比较大了,为什么体能还这么好?除了对执行任务的渴望激励着我以外,锻炼是我保持良好身体状态的最好方法。”聂海胜说,他平时喜欢打篮球、乒乓球、羽毛球。

  王亚平比较喜欢协作类体育运动,比如篮球、羽毛球双打,还有田径类的接力赛等。

  当飞入太空,进入中国空间站以后,航天员们仍然保持锻炼的习惯。而当太空生活的画面陆续公开,人们发现,航天员们的脸看起来变“胖”了?其实这不是胖,而是失重环境下血液上涌造成的不适反应。

  我国航天员在轨时间长达五六个月,长期处于失重环境会导致人的骨密度降低、肌肉萎缩。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介绍,在太空中,航天员出现睡眠障碍、疲劳、感染、胃肠道病症等不适问题和应急医学问题的概率会增高。

  因此,航天员必须通过积极的锻炼来应对失重带来的影响,也才能保障各项在轨任务的推进。

  中国空间站内设置了专门的“锻炼区”,并配备了多种多样的健身器材和设备,用于航天员的日常锻炼。保障团队还为航天员们量身打造了太空保健操。

  回顾天宫的一组生活画面,可以看到,聂海胜“飘”到舱体中间,拿起一个类似健身弹力带的拉力器,做起了各种拉伸动作。伸手轻轻一够,还能借助舱体吊环来个帅气的“引体向上”。旁边,另外两位航天员也在健身,一会儿蹬蹬太空自行车,一会儿又在太空跑台上奔跑。

  我国空间站的健身区里,常见的健身器材基本都有。每天,航天员“解锁”着各种健身姿势。据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专家介绍,我国的空间锻炼器械设备由“三大三小”组成,“三大”指太空自行车功量计、太空跑台和抗阻锻炼装置,“三小”指拉力带、握力器和呼吸肌锻炼器。

  其中,太空自行车功量计帮助航天员进行上肢与下肢的锻炼;随梦天实验舱上行的抗阻锻炼装置,可以帮助航天员进行划船、深蹲、硬拉等基本体能锻炼动作。

  和地面上跑步机等器械不同,太空跑台多了束缚装置和减震设备,太空自行车上没有座椅……这些设备都是科技人员为帮助航天员锻炼力量、降低失重影响所精心准备的。

  随着飞行任务的推进,科研人员还会随时观察监测航天员的各项生理指标,及时做出健身方案调整,为航天员在轨飞行的锻炼进行贴心指导。

  本报记者 刘诗瑶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落点更准确!我国运载火箭落区控制技术进一步突破

      中新网北京6月9日电 (马帅莎 王海露)记者9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获悉,5月17日发射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助推器II上搭载了伞降落区控制系统,该系统将助推器II分离体准确引导至预定的“伞降落区”,成功实现分离体落区面积减小80%。图片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  据了解,5月17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

    时间:06-09
  • 坚持绿色发展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

      【央视快评】坚持绿色发展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  “要牢牢把握党中央对内蒙古的战略定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推进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建...

    时间:06-09
  • 从黑臭水体到“城市会客厅” 山西临汾汾河的“重生”

      中新网临汾6月9日电 (任丽娜)俯瞰山西临汾城区,汾河犹如一条玉带穿城而过,围绕汾河两岸处处彰显着临汾这座千年古城焕发出的繁华锦绣。然而,就是这样一条滋养着两岸居民的母亲河,曾一度污水横流,历经临汾市委、市政府环境整治,这条河获得“重生”,“黑水”变“清流”,穿城景如画,如今更成为临汾这座城市...

    时间:06-09
  •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在内蒙古考察,这些话语令人深思

      2014年1月,2019年7月,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赴内蒙古考察。  首次内蒙古之行,总书记在困难林业职工郭永财家中说,“我们党员干部都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

    时间:06-09
  • 初心 同心 天下归心

      《大道薪传——中国的民主党派》系列专题片观后感  初心 同心 天下归心  谢伟铭/文  系列专题片《大道薪传——中国的民主党派》使我重温了“五一口号”的非凡意义,深刻领会了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之旨、同心之行以及各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的归心之举。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

    时间:06-09
  • 社会企业研究成果座谈会在京举行

      中新网北京6月9日电 社会企业研究成果座谈会暨《社会企业的政策创新与扩散》与《外国社会企业立法译汇》报告发布活动近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政府部门代表、社会企业家、基金会、金融机构代表等100余人参会。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郑文凯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乡村发展基金...

    时间:06-09
  • 范一飞、周建琨被“双开” 范一飞被指“靠金融吃金融”“以钱生钱”

      中新社北京6月9日电 中国官方9日通报,中国人民银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范一飞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贵州省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周建琨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范一飞被指“靠金融吃金融”“以钱生钱”。  通报显示,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中国人民银行原党委委员、...

    时间:06-09
  • 公安部:2022年全国共破获诈骗医保基金案件2682起

      中新网6月9日电 国新办9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加强医疗保障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有关情况。公安部刑事侦查局负责人郑翔在会上透露,2022年,全国共破获诈骗医保基金案件2682起,打掉犯罪团伙541个,累计追缴医保基金10.7亿余元,联合惩处医药机构299个。  会上有记者提问:公安部门负责严厉打击各...

    时间:06-09
  • 台青乐当新农人 躬耕“江南一点田”

      中新社苏州6月9日电 题:台青乐当新农人 躬耕“江南一点田”  中新社记者 钟升  午饭时分,在江苏昆山旅游度假区益点田亲子农场,工作人员围坐在一起,吃着亲手种植的蔬菜、养殖的鸡蛋,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不知情的人,很难从一群人中区分出台青农场主郭典易。2023年5月,郭典易从农场的标...

    时间:06-09
  • 国家医保局:截至2023年4月,累计追回医保资金805亿元

      中新网6月9日电 国新办9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加强医疗保障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有关情况。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颜清辉在会上透露,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始终把加强医保基金监管作为首要任务,连续五年推进日常监管全覆盖,连续五年联合卫健、公安等部门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开展国...

    时间:06-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