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最高法:2018年至2022年共依法审结涉海砂刑事案件近800件

2023-06-08 13:37: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6月8日电 最高检8日召开“法治护航 助力海洋强国建设”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副庭长李相波在会上表示,2018年至2022年,人民法院共依法审结涉海砂刑事案件近800件,判处罪犯1700余人。

  会上有记者提问:中央高度重视依法惩治涉海砂违法犯罪活动,人民法院近年来在依法惩治涉海砂违法犯罪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哪些工作考虑?

  对此,李相波表示,近年来,涉海砂违法犯罪活动日益突出,严重威胁海洋生态环境安全、增加建筑工程领域安全隐患、影响海上通航安全、易于滋生黑恶势力。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以强烈的主动精神和担当意识,依法惩治涉海砂违法犯罪。

  一是依法审理涉海砂刑事案件。2018年至2022年,人民法院共依法审结涉海砂刑事案件近800件,判处罪犯1700余人;针对涉海砂刑事案件特点,加大罚金刑适用力度,对判决有罪的被告人绝大多数都依法并处或者单处了罚金,判处罚金数额总计近2亿元。

  二是明确法律适用标准。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发布了《关于办理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6〕25号),明确对盗采海砂行为适用非法采矿罪,加大了对海砂资源的刑事司法保护力度。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又发布了《关于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作用依法惩处盗采矿产资源犯罪的意见》(法发〔2022〕19号),要求各级人民法院依法严格审理各类涉海砂刑事案件,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依法惩处盗采海砂犯罪的法律适用标准。

  三是强化法治宣传引导。人民法院在做好涉海砂刑事案件审判工作的同时,高度重视以案说法、以案释法,通过庭审直播、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典型案例等多种方式,加强对社会的宣传引导,震慑违法犯罪分子。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10件人民法院依法惩处盗采矿产资源犯罪典型案例,其中“王某章、康某川等人非法采砂案”即系盗采海砂案件,该案例的发布,有力宣示了人民法院围绕国家海洋战略、以司法审判护航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立场和导向。

  四是注重形成依法惩治工作合力。涉海砂刑事案件办理中的很多具体问题,如涉案海砂价值认定、主观故意认定等,都需要法、检、警三机关相互配合、协同推进、形成合力。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并依法延伸审判职能,积极参与涉海砂违法犯罪综合治理,加强与检察机关、海警机构协作配合,通过联合调研、座谈会商等多种方式,努力推动构建案件信息互通共享渠道,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双向有机衔接机制,共同研究破解涉海砂执法司法难题,形成了为海洋生态环境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工作合力。

  李相波表示,下一步,人民法院将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依法惩治涉海砂违法犯罪。

  一是坚持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继续依法加大对涉海砂违法犯罪的惩治力度,坚决维护好海洋生态环境安全、建筑工程安全、海上通航安全和国家能源安全。特别是对盗采海砂行为引发的重大、敏感非法采矿犯罪、重大责任事故犯罪等,坚决依法予以严惩,彻底斩断犯罪链条、铲除黑灰产业。

  二是坚持完善规则、织密刑事法网。积极推动涉海砂犯罪的已有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落到实处,统一盗采海砂行为涉相关犯罪的定罪量刑和刑事政策把握标准。针对审判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矿产资源法的修改,适时修订相关司法解释,制定相关规范性文件,不断完善法律适用规则,有力惩治涉海砂违法犯罪。

  三是坚持标本兼治、促进源头治理。针对当前的涉海砂犯罪形势,人民法院将依法加大涉海砂刑事案件审理力度,积极主动作为,“抓前端、治未病”,审理一案,治理一片。充分运用司法建议,推动有关主体积极开展综合治理,努力实现疏堵结合、标本兼治,促进此类案件的源头治理。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东西问丨匡学文:300万年前剑齿象头骨化石何以叙说地球生态文明?

      中新社天津6月8日电 题:300万年前剑齿象头骨化石何以叙说地球生态文明?  ——专访天津自然博物馆副馆长匡学文  作者 张少宣 王在御  1914年,法国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考古学家桑志华(Emile Licent)到中国科考,从宁夏灵武县到内蒙古赤峰都曾留下他的足迹。桑志华说:“我自己采集的东西,我要...

    时间:06-08
  • 多部门印发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城市名单

    关于印发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国卫办医政函〔2023〕19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中医药局、疾控局:  根据《关于开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卫医政函〔2023〕27号)要求,在各...

    时间:06-08
  • 陕西高院宣判适用塔吉克斯坦法律案件 助力“一带一路”法治联通

      【中亚专线】陕西高院宣判适用塔吉克斯坦法律案件 助力“一带一路”法治联通  中新社西安6月8日电 (记者 张一辰)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陕西高院)8日对一起适用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法律的涉外商事案件进行宣判。8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一起适用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法律的涉外商事案件进行宣...

    时间:06-08
  • 【每日一习话】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科研

      习近平: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科研是推动我们强国战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一定要抓好。关键的技术要靠我们自主来研发,海洋经济的发展前途无量。  这段话出自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的讲话。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海洋空间广袤辽阔,海洋资源丰富多...

    时间:06-08
  • 增强历史自觉 坚定文化自信 习近平这样阐述

      时习之  增强历史自觉 坚定文化自信 习近平这样阐述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战略高度,就弘扬和发展中华文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时间:06-08
  • 新一轮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启动

      中新网6月8日电 据公安部网站消息,全国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专项行动视频部署会6月8日召开,部署从今年开始到2025年底在全国范围开展新一轮为期三年的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会议要求,要始终对涉及枪爆危险物品违法犯罪活动保持“零容忍”,坚持严打高压、加强破案攻坚,突出精准打击、注...

    时间:06-08
  • 习近平内蒙古行丨中国制造 全球领先——走进中环产业园

      6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调研。  7日下午,习近平来到中环产业园考察。在园区展厅,习近平听取当地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等情况介绍。随后,习近平来到生产车间实地察看...

    时间:06-08
  • 台胞“登陆”浙江打拼20余年 感谢人生转弯路口相助的人

      中新网宁波6月8日电(记者 林波)“40岁到60岁,是人生中最精华的岁月,我有幸在大陆打拼事业,也努力回馈这座美丽城市带给我的福气。”6月8日,在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举行的“共享亚运 潮品奉化”暨“Fenghua Nice”海外传播启动仪式上,台胞王刘芳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40岁,带着工作攒下的5万美元,从台...

    时间:06-08
  • 绘学习丨总书记心系海洋

      |天天学习|“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域面积十分辽阔。一定要向海洋进军,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深厚的“海洋情怀”。在地方工作时,他就曾多次对海洋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论述,指出发展海洋经济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业。到中央工作之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海洋的...

    时间:06-08
  • 学习进行时丨构筑“万里绿色长城”,总书记念兹在兹

      【学习进行时】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内蒙古生态保护问题,要求内蒙古自觉担负起“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责任。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今天与您一起学习感悟。2023年6月5日至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开...

    时间:06-0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