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学习进行时丨构筑“万里绿色长城”,总书记念兹在兹

2023-06-08 18:47:27

来源:新华网

  【学习进行时】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内蒙古生态保护问题,要求内蒙古自觉担负起“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责任。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今天与您一起学习感悟。

2023年6月5日至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这是6日上午,习近平在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考察。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考察,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内蒙古生态保护问题,多次强调“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一)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敕勒歌》中的诗句。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说,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内蒙古就有这样的美丽风光。保护好内蒙古大草原的生态环境,是各族干部群众的重大责任。

  2019年,在参加全国两会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说,南北朝民歌《敕勒歌》,还有德德玛唱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描绘了内蒙古优美的环境,特别是生态环境。

  内蒙古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

  总书记强调:“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确立的战略定位,也是内蒙古必须自觉担负起的重大责任。”

2020年5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2020年,在参加全国两会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就是为民造福的百年大计。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固。

(二)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说:“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

2023年6月5日至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这是5日下午,习近平在乌梁素海考察。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时隔两年,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

  总书记指出,人类要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一定要防沙治沙。这是一个滚石上山的过程,稍有放松就会出现反复。

  当前,我国荒漠化、沙化土地治理呈现出“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但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程度重、治理难的基本面尚未根本改变。

  面对这种情况,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以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为根本目标,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类施策,加强统筹协调,突出重点治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打一场“三北”工程攻坚战,把“三北”工程建设成为功能完备、牢不可破的北疆绿色长城、生态安全屏障。

  “要坚持系统观念,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要突出治理重点,全力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要坚持科学治沙,全面提升荒漠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要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要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座谈会上,为“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具体部署。

(三)

  2021年全国两会,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算了“一笔账”。

2021年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来自内蒙古大兴安岭的林场的一名代表,曾是在深山老林里砍了30多年木头的伐木工。这几年,他的身份变了,从砍树到护林,从拿锯斧到扛锹镐。他在发言中向总书记讲述:“据测算,2018年我们这里的森林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6159.74亿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了一本明白账。”

  从曾经“油锯一响,黄金万两”,到现在“不砍一棵树,照样能致富”。一群人职业的改变,折射出中国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坚定决心。

  “从‘砍树人’到‘看树人’,你的这个身份转变,正是我们国家产业结构转变的一个缩影。”习近平总书记说,“你提到的这个生态总价值,就是绿色GDP的概念,说明生态本身就是价值。这里面不仅有林木本身的价值,还有绿肺效应,更能带来旅游、林下经济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实际上是增值的。”

  正如总书记所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

(四)

  2019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着重谈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

  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

  这“四个一”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把握,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体现了党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部署和要求。保护好生态环境,这不仅是内蒙古的责任,也是内蒙古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2018年,同样在内蒙古代表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内蒙古产业发展不能只盯着“羊、煤、土、气”,要大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同时“要注意有所为有所不为”。

201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赴内蒙古自治区考察调研。这是习近平在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林场了解生态文明建设情况。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2019年,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再次强调,“内蒙古实现高质量发展要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特点,不能简单同东部发达地区攀产业、比结构、赛速度”“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探索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这年7月,在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林场考察时,总书记顶着烈日,沿着崎岖的护林小道走进林区,察看林木长势,同正在劳作的护林员们交流。他勉励大家:守好这方碧绿、这片蔚蓝、这份纯净,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世世代代干下去,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要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在建设美丽中国上取得更大成就。”在近日召开的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广大干部群众发出“动员令”。(新华网记者 潘子荻)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应对出入境窗口“满功率” 杭州多举措“升级”办证服务

      中新网杭州6月9日电 (王潇婧)8日,浙江杭州警方召开进一步优化出入境办证服务举措新闻发布会称,2023年1月9日至6月7日,杭州市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共受理中国公民出入境证件47.2万证次,约占浙江省办证总量的三分之一。  据悉,自1月8日全国恢复出入境证件办理以来,杭州民众的出入境办证总量持续高位。该...

    时间:06-09
  • 多国青年长沙体验非遗文化之美:愿做中外青年交流桥梁

      中新网长沙6月9日电 题:多国青年长沙体验非遗文化之美:愿做中外青年交流桥梁  作者 张雪盈 傅晓  两手轻托水袖,两臂一先一后朝上抻,长约二尺的袖子便如水般漂在空中……走进位于中国湖南长沙坡子街的火宫殿内,湖南师范大学留学生安德丽正立于戏台之上同中国老师学习花鼓戏。“我很喜欢中国的传...

    时间:06-09
  • 多国青年解码“网红”长沙的“长红”密码

      中新网长沙6月9日电 题:多国青年解码“网红”长沙的“长红”密码  作者 张雪盈 傅晓  在湖南省长沙市的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内,伊拉克留学生赵纳正聚精会神地在沉浸式CAVE体验空间中“云游”湖南名胜古迹。在他身前,前、下、左、右四块屏幕场景轮换,带他“飞跃”张家界天门山、“俯瞰”岳阳洞...

    时间:06-09
  • 为高考保驾护航,他们是认真的!

      高考进入到第二天  这几天  发生了很多或让人会心一笑  或让人心头一暖的新闻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六年后我成了你  今年  有这样一个  跟准考证有关的新闻  让人心头一暖  6年前  湖北咸宁的交警袁玉乐  帮助过一位忘带准考证的考生  如今  这位考生成了袁...

    时间:06-09
  • 卫星视角丨跟着总书记的足迹,感受中国生态变迁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时指出,要坚持系统观念,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改...

    时间:06-09
  • 24亿光年外这个巨型“宇宙烟花” 中国“拉索”完整拍下全过程纪录片

      中新网北京6月9日电 (记者 孙自法)距离地球约24亿光年的宇宙深处,一颗比太阳重20多倍的“超级太阳”大质量恒星燃烧完其核聚变燃料,瞬间坍缩引发巨大的爆炸火球,发出了一个持续几百秒的巨大“宇宙烟花”——伽马射线暴(GRB,也简称伽马暴)。  这场“宇宙烟花”火球与星际物质碰撞产生的大量万亿电...

    时间:06-09
  • 时政微纪录丨心系“三北” 久久为功

      2023年6月5至6日,带着对内蒙古这个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关心和牵挂,带着对荒漠化防治和“三北”工程建设的深入思考,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调研。  总书记深入巴彦淖尔市的自然保护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林场、水利部门等调研,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

    时间:06-09
  • 中国科学家成功克隆广谱抗根肿病基因 以西汉名将卫青命名

      中新网北京6月9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科院遗传发育所)获悉,该所陈宇航和周俭民研究员合作团队最近成功克隆广谱抗根肿病基因,阐明其作用机制,并以中国西汉著名将领卫青(WeiTsing)的名字为该基因命名(英文名WTS)。  这一植物抗病领域重要研究成果论文,北京...

    时间:06-09
  • 习言道|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大学校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青年学子的成长和成才,多次勉励青年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

    时间:06-09
  • 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地震预警网 提供数秒至数十秒预警时间

      央视网消息:6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介绍,我国地震活动多发,三分之一以上煤矿是瓦斯突出和高瓦斯矿井。近年来,相关部门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推进中国地震预警网和矿山智能化建设。  目前,我国建成15391个地震预警站、3个国家级中心、31个省级中心和17...

    时间:06-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