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国际锐评丨这个中国倡议的“拉美热度”为何不断攀升?

2023-06-07 14:39:43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来自厄瓜多尔的玫瑰在中国“花城”广州供不应求,古巴等国纷纷在中国电商平台上开馆,拉美地区的牛肉也不断拓宽中国市场……中拉合作怎么这么“热”?或许可以从哥伦比亚前总统埃内斯托·桑佩尔近日接受采访的表态中找到答案:“我们在太平洋的这一头,我们企盼有个共同发展的倡议能跨越太平洋。”

  这个共同发展的倡议正是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

  在拉美地区,与中国共建“一带一路”的热度不断攀升。最近一件具有代表性的事情是,阿根廷经济部长马萨前几天访华,中阿两国签署了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规划。这是继去年2月阿根廷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之后中阿合作的又一成果,意味着双方以更加具体的方式,推动各领域合作走深走实。

  也是在最近,第九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基础设施合作论坛在澳门闭幕。根据官方消息,与会嘉宾围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拉美社报道说,“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庞大的基础设施和合作网络将中国世界其他地区联系起来,而拉美就在其中。

  根据最新统计,中拉共建“一带一路”的朋友圈已扩大至21国。为什么这一倡议在拉美越来越受欢迎?因为它推进的合作既有广度,也有深度,让中拉人民真正受益。

  目前,中国已经连续10年保持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2022年,中拉贸易总额达4857.9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可见,共建 “一带一路”,最直接的效应是拉高了中拉贸易额,让拉美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红利。

  此外,由于“一带一路”一些合作项目位于拉美国家偏远地区,它们的落实直接促进了当地发展和就业,改善了民生。比如,阿根廷胡胡伊省高查瑞曾经是该国最不发达地区之一。2017年中国在当地投资建设南美地区装机容量最大、海拔最高的光伏电站项目,并于2020年9月正式投入商运。项目发电第一年就解决了周边十几个村庄的就业问题。截至2023年2月底,项目累计发电174万兆瓦时,极大缓解了当地的用电紧张。

  更重要的是,“一带一路”倡议给拉美国家注入了发展新动能,增强了它们自我发展的能力。现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成为中拉合作的新亮点。在日前闭幕的第九届中拉基础设施合作论坛上,不少拉美与会者表示,中国有技术和经验上的优势,通过“一带一路”合作,推动了绿色经济、数字经济、高新科技等基础设施合作的高质量发展,给拉美地区转型和发展带来了新动力。

  当前,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较大困难。拉美国家在不断探索自己发展道路的同时,日益认识到,移植西方经验没有取得好效果。而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为它们提供了解决发展问题的好方案。

  很多拉美人士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既不具有强制性,也不附带政治条件,提供的是发展新思路和新路径。哥伦比亚埃斯特尔纳多大学学者大卫·毛里西奥评价说:“如今,我们看到,加入这一重要倡议的国家,拥有更好的贸易条件、更多的国外市场准入、更高质量的基础设施、更平等的互动对话以及更深入的文明互鉴。” 他预计,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未来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数量还将进一步上升。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中国正在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将为包括拉美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更多机遇。搭乘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便车”,中拉合作将进一步深化,给双方人民创造更多红利。在这一过程中,拉美人民将会更加体会到那句本土谚语的真谛,“真正的朋友,能够从世界的另一头触及到你的心灵”。

  (央视新闻客户端 国际锐评评论员)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珍贵版本传承文明的初心坚守 展现新中国文化建设繁荣景象

      央视网消息:作为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和国家版本数据中心,中国国家版本馆目前共存藏各类版本2500余万册/件。其中,中央总馆入藏版本1600余万册/件。在中央总馆的文华堂内,“版本琳琅”专题展集中展示了中国当代出版精品和特色版本,3000余册/件不同版本的工具书、中小学教材、文学作品、期刊创刊号、音像...

    时间:06-07
  • 河北为小麦晾晒做足充分准备 确保颗粒归仓

      央视网消息:6月6日起,河北省的小麦收割自邯郸市全面展开。  在河北邯郸市魏县,几台大型的收割机正在小麦田里来回穿梭。今年“三夏”期间,邯郸市将出动小麦联合收割机、拖拉机各类农机具10万余台(套),争取在一周内完成530万亩小麦的收获任务。  除了抢收,对于小麦收获后的晾晒也做足了充分的准备...

    时间:06-07
  •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会见澳门廉政专员陈子劲一行

      中新社北京6月7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首席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7日在北京会见澳门廉政专员陈子劲一行。  张军说,澳门自回归以来,认真执行国家宪法和基本法,政治、经济、社会保持稳定,这离不开澳门廉政公署在推动政府依法行政、营造廉洁有序的社会环境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张军介绍...

    时间:06-07
  • 第1视点|习近平考察“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

      6月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了解“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情况。  《第1视点》带你了解。  总策划:袁炳忠  策划:孙承斌  出品:孙志平、于长洪  制片:樊华、幸培瑜、张云龙  统筹:张丽娜、邹俭朴  编导:祁星、鞠晓燕  视频记者:殷家捷、李...

    时间:06-07
  • 时政现场说丨以水利民 向全国一流现代化灌区迈进

      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套灌区水量信息化监测中心考察。习近平结合沙盘、屏幕,听取当地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河套灌区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水资源绿色高效利用等情况介绍。视频:时政现场说丨以水利民 向全国一流现代化灌区迈进来源:央...

    时间:06-07
  • 东西问·中外对话丨中国斡旋后,伊朗沙特再进一步!

      作者:李金磊 宫宏宇  当地时间2023年6月6日,伊朗驻沙特阿拉伯大使馆正式重新开放,两国关系开启新的历史篇章。  此前,在中方的斡旋下,沙特、伊朗两个中东国家断交七年后握手言和。4月6日,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

    时间:06-07
  • 东西问丨樊茂蓉:中国援柬中医抗疫医疗队如何创造援外新模式?

      中新社金边6月7日电 题:中国援柬中医抗疫医疗队如何创造援外新模式?  ——专访中国援柬中医抗疫医疗队队长樊茂蓉  中新社记者 杨强  5月17日,首支中国援柬埔寨中医抗疫医疗队圆满完成援柬抗疫任务并返回中国。  2022年1月,中柬双方签署《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柬埔寨卫生部关于派遣中医...

    时间:06-07
  • 习近平致信祝贺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开幕

      中新社深圳6月7日电 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7日下午在深圳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代表党中央表示热烈祝贺。  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我们党致力于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

    时间:06-07
  • 跟着总书记的考察足迹|走进河套灌区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考察。6月5日,习近平在位于乌梁素海南岸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考察时指出,河套地区条件得天独厚,虽然不缺水,但也要节约水资源,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节水产业,不能搞大水漫灌。6月6日,习近平来到河套灌区水量信息化监测中心考察。  位于黄河“几”字弯最北端...

    时间:06-07
  • 山东小清河复航工程全线通航进入倒计时

      中新网6月7日电 7日,随着王道船闸通过交工验收,山东省水运建设史上首个一次性投资超百亿、可实现海河直达的水路交通项目——小清河复航工程最长标段比原计划提前23天完成全部施工内容,小清河全线通航进入倒计时。  小清河复航工程是国务院批复的《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的“...

    时间:06-0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