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东西问·中外对话丨中国斡旋后,伊朗沙特再进一步!

2023-06-07 20:44:34

来源:中新网微信公众号

  作者:李金磊 宫宏宇

  当地时间2023年6月6日,伊朗驻沙特阿拉伯大使馆正式重新开放,两国关系开启新的历史篇章。

  此前,在中方的斡旋下,沙特、伊朗两个中东国家断交七年后握手言和。4月6日,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在北京举行会晤,这是两国外长7年多来的首次正式会晤,两国宣布即日起恢复外交关系。两个积怨已久的中东国家破冰言和,对地区和世界局势来说,有哪些利好?面对新局面、新形势下的“中东之问”,中国给出了什么样的答案?

图片来源:外交部网站

  围绕上述问题,中新社“东西问·中外对话”邀请美国中国政治学杂志》副主编、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约瑟夫•马奥尼与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员曲强展开对话。

  约瑟夫•马奥尼认为,两国此前选择在北京会晤说明两国都信任中国,都愿意展示对中国调解的积极回应,以及在中国调解下推动两国和平的能力。与之相反的是,两国都对美国充满不信任,正跳出美国领导的世界秩序框架。现在美国的全球影响力正在下降。中国是和平维护者,与仍陷冷战思维中的美国形成鲜明对比。

视频:【东西问·中外对话】美学者:中国是和平维护者 与美冷战思维对比鲜明来源:中国新闻网

  曲强表示,中国始终是中东发展的建设者,两个有着重大历史分歧的国家同时再次选择中国,表明都认可中国在该地区具有公正中立并值得信赖的国际地位。选择以中国为桥梁进行联系,是对中国各方面实力的最大信任。这也向全球发出重要信号,即美国在中东地区一国独大、主宰一切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视频:【东西问·中外对话】沙特伊朗在中方斡旋下复交 曲强:中国一直是中东发展的建设者来源:中国新闻网

  对话实录摘编如下:

  中新社记者:在中国斡旋下,沙特、伊朗恢复外交关系,中国为什么能做到?这会对全球政治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约瑟夫•马奥尼:我们过去将沙特和伊朗的冲突归咎于逊尼派与伊朗什叶派的宗教分歧。但需要思考的是,在多大程度上,这种冲突是源于美国对伊朗的敌视,以及为了确保美国主导石油价格因此中东地区挑起分裂继而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在多大程度上,这些冲突与沙特和美国之间的特殊关系有关?

  现在美国从中东撤退,把它在中东造成的麻烦抛诸脑后。美国抛弃中东主要是为了逃避责任并把矛头对准中国。在此过程中,正如我们所见,美沙关系恶化。中国与沙特和伊朗都保持良好关系,由中国作为调解人且在没有美国参与的情况下,促成了此次和解。

  曲强:二战后,美国中东政策的第一阶段主要是基于石油美元的考量。美国之所以支持沙特王室和伊朗巴列维王朝,都是为了确保石油的供应,以及美元和石油之间紧密挂钩。但随后伊朗爆发革命,美国为了自身最大利益考虑开始实行中东政策的第二阶段——分而治之。美国无法确保中东局势稳定,因为它自身与伊朗关系紧张。伊朗与美国曾是盟友,但现在却是石油行业最大的竞争者。因此,无论美国偏向沙伊哪一方,都会引起另一方的更多反击。

  但中国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中国是中东发展的建设者。中国在中东没有历史遗留问题,中国一直在帮助伊拉克进行战后重建,帮助沙特建立未来都市,帮助伊朗重建经济。因为中国同为沙伊双方的朋友,所以大家都有这个耐心坐下来,谈一谈,并做出符合双方和整个地区最大利益的决定。

当地时间6月6日,伊朗副外长比格德利、沙特副外交大臣优素福等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出席伊朗驻沙特阿拉伯大使馆复馆仪式。

  中新社记者:沙特、伊朗两国就复交事务会晤,为何再次选择北京?释放什么信号?这两个中东国家和解,是否意味着美国主导中东的时代结束?

  约瑟夫•马奥尼:两国外长选择在北京进行会晤,是基于中国在恢复两国关系过程中起到的建设性作用,以及中国的中立立场。这一举措是明智的,因为两国会在北京取得进一步进展。

  两国在北京会晤释放出两个信号:第一,沙伊两国都信任中国,因此都愿意在北京共谈之前根本不可能进行的话题;第二,两国都愿意展示对中国调解的积极回应,以及在中国调解下推动两国恢复外交关系的能力。与之相反的是,两国都对美国充满不信任,它们当前正跳出美国领导的世界秩序框架。现在,美国的全球影响力正在下降。

  我们可能正在进入一个新时代,在这其中,中国通过大国外交,展现其作为全球和平维护者的角色,与仍陷冷战思维中的美国形成了鲜明对比。

  曲强:第一,两个有着重大历史分歧的国家同时再次选择中国,表明该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地缘国家派别,都认可中国在该地区具有公正中立并值得信赖的国际地位。第二,中国经济上的独特角色与地区各国形成优势互补,受到地区各国的欢迎。各国愿与中国借此契机结成长期合作发展关系。中国式现代化、“一带一路”倡议,更为地区各国未来可持续长期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第三,中国作为独立自主、和平发展发展中大国,其政治影响力与国家综合能力能为该地区未来稳定发展提供物质与安全保障。过去沙伊两国也曾经有过互相接触的愿望,但因为美西方国家从中干涉,屡次折戟。它们选择以中国为桥梁进行联系,是对中国各方面实力的最大信任。

  这也向全球发出重要信号,即美国在中东地区一国独大、主宰一切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当今的中东希望重新在国际舞台上寻求自身的地位与影响力,中东国家将越来越欢迎包括中国在内的域外重要国家参与该地区事务并开展合作。

6月6日,伊朗驻沙特阿拉伯大使馆重新开放。

  中新社记者:中国推动解决两个中东国家之间的争端,之前还发布了全球安全倡议。中方和美方在全球安全领域的做法,各有何特点?

  约瑟夫•马奥尼:美国的做法是零和博弈。美国经济如今依赖于美元体系,依赖于能以特定方式来操纵这一体系的美联储。实际上,美国的全球安全观就是保证美国能够继续保持其霸权地位。但现在,美国的霸权地位在弱化。

  而中国明白,无论世界上发生什么,最终都会影响到自身。因为中国作为世界上多数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在全球经济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有利于中国的也将有利于世界,能造福世界的也会造福中国。但在这一点上美国有不同的想法,这就是两国在安全观上的关键区别。

  曲强:“零和博弈”实际上是西方某些政客的一种非常陈旧的思维。当前世界已经改变,只要到处看看、走走,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所有国家的利益都是一体的。这不是“零和博弈”。“你愿意看着你的邻国发展得越来越好,因为你的国家也会因此受益。”这是种双赢的结果,美国也应该明白这一点。

  中国始终是多边主义坚定的倡导者,比如,“一带一路”倡议等对相关国家和中国自身都有利,最终大家都是赢家。我们可以携手使整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 维护中美关系稳定与维护各自国家利益并行不悖

      2023年6月7日,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应邀出席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为其履新举行的欢迎活动并发表主旨演讲,强调维护中美关系稳定与维护各自国家利益并行不悖,促进两国经贸合作与促进共同发展相辅相成。  谢锋说,中美产业深度融合,双方互利合作帮助美国家庭降低了生活成本,美国企业获取了丰厚利润。美中贸...

    时间:06-08
  •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 不能用“去风险”为“脱钩”打掩护

      2023年6月7日,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应邀出席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为其履新举行的欢迎活动并发表主旨演讲,强调如果用“去风险”为“脱钩”打掩护,就会给两国关系埋下更多钉子。  谢锋说,最近美方表示不寻求同中国“脱钩”,但又提出“去风险”。中国老百姓感觉两者没啥区别,是换汤不换药。什么是风险?风险...

    时间:06-08
  •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 我们要把支持中美关系的人一个个找出来

      2023年6月7日,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应邀出席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为其履新举行的欢迎活动并发表主旨演讲。  谢锋说,我抵美后向中美媒体发表讲话,美国网友在推特上踊跃留言跟帖,有人说,支持美中关系的人还在,但都躲起来了,需要大使一个个把他们找出来。我确实感到不少美国朋友对促进中美合作有压力、有顾...

    时间:06-08
  •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 中方对话的大门始终敞开,关键要做好全过程管理

      2023年6月7日,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应邀出席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为其履新举行的欢迎活动并发表主旨演讲。  谢锋说,中美曾建立起100多个对话交流机制,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陷入停滞。2年前,美国朋友曾提醒我,不要再用对话这个词,因为它在美国几成禁忌,我感到不可思议也难以理解。中方对话的大门始终敞开...

    时间:06-08
  •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中美要探索新时期正确相处之道

      2023年6月7日,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应邀出席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为其履新举行的欢迎活动并发表主旨演讲,指出两国应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探索新时期中美正确相处之道。  谢锋说,很高兴时隔13年第三次来美国工作。与前两次相比,时移事易,令人感慨。当前世界变乱交织,中美关系面临严峻挑战,是止跌...

    时间:06-08
  •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 中国为世界带来难得的稳定性和亟需的确定性

      2023年6月7日,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应邀出席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为其履新举行的欢迎活动并发表主旨演讲,强调中国为动荡不定的世界带来了难得的稳定性和亟需的确定性。  谢锋说,中国大政方针公开透明,路径清晰明确。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擘画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全国两会绘制了“施工...

    时间:06-08
  •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凯旋都说了啥

      北京时间6月4日6时33分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  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  落地后接力报告“感觉良好”  顺利出舱后  航天员费俊龙说  “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  完成了在轨所有工作和任务  现在顺利回到了祖国  感觉良好”  航天员邓清明说...

    时间:06-08
  • 习言道|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

      又是一年高考时,莘莘学子为青春和梦想奋力一搏。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重视青年成长成才,多次寄语、勉励广大青年。...

    时间:06-08
  • 热解读|指挥防沙治沙,习近平提的这四个字意味深长!

      |热解读|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6月6日上午,实地察看正在治理的沙地;当天下午,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防沙治沙,是总书记此行聚焦的主题之一。  “人类要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一定要防沙治沙。这是一个滚石上山的过程,稍有放松就会...

    时间:06-08
  • 第一观察丨从一个“沙”字,领悟总书记的生态治理系统观念

        看湖、看田、看林、看沙、看水……6月5日至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巴彦淖尔,用两个半天时间,实地考察乌梁素海及其南岸的高标准农田,深入国营新华林场察看治沙造林情况,在河套灌区水量信息化监测中心了解水资源绿色高效利用等情况。  在随后召开的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

    时间:06-0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