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是谁听到神舟冲出“黑障”后的第一声

2023-06-05 05:59:59

来源:中国青年报

  6月4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沐浴着清晨的艳阳,护送“太空出差”6个月之久的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返回地球,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

  “雄鹰报告,发现243信号!”这是载人飞船返回过程中的一条口令,相比“感觉良好”等人们所熟知的口令,它不受公众关注,但对载人航天搜救回收技术团队却至关重要。

  “当返回舱冲破‘黑障’、打开降落伞时,就会发出243信号,这意味着飞船正在按照正常程序返回。”中国电科载人航天搜救回收技术团队负责人宋磊说,在这个过程中,我国自主研制的系列定向仪就像“顺风耳”,第一时间捕捉返回舱冲出‘黑障’后发出的首个信号,锁定返回舱的准确位置并发出报告——“243信号跟踪正常”。

  此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着陆回收任务,基于定向仪提供的“信号跟踪正常”关键节点信息,东风着陆场又一次实现“舱落人到”。

  “返回舱着陆回收是载人飞行任务的‘压轴戏’,也是关乎任务成败的关键一环。在最短时间内发现返回舱并营救航天员,是着陆回收任务的重中之重。”宋磊告诉记者,团队自主研发系列定向仪产品,装备在运输机、直升机、搜索车辆、救助船舶等平台上,能即时接收返回舱发出的“呼叫”信号。

  据他介绍,团队研制的航天员通话电台,是返回舱低空飞行时和着陆后,航天员与地面搜救力量话音联络的“保底”手段。主减速伞打开后,航天员通话电台便接过测控通信系统的“接力棒”,确保航天员话音清晰地传到北京飞控中心大厅。

  从返回舱变速进入返回轨道到推进舱与返回舱分离,从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到安全着陆……神舟十五号从距离地面约400公里的空间站轨道返回,精准降落到东风着陆场,难度堪比“万里中10环”。

  返回的每一步,都需要测控通信系统接力牵引,完成遥测、外测来接收和发送指令,观测分析返回舱位置、速度、飞行姿态。在东风着陆场,中国电科研制团队布设便携站、机载站、车载站、固定站等站型及多型号卫通系统,编织致密安全的测控通信网,像“听诊器”“遥控器”“手机”一样,实时测量飞行轨道,监测返回舱供电、温度、气压等参数及航天员各项生理参数,实时传送地面发出的指令,指挥返回舱变轨、调整姿态,实时传输话音、图像数据,让地面可以与航天员实时沟通。

  随着“山海跟踪结束”调度口令响起,测控点位操作方舱内掀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这意味着神舟十五号返回舱成功穿越“黑障区”,度过了返程之路最危险的时刻。

  “航天器处于黑障区时,一切通讯都会中断,地面指挥人员无法对其进行指挥联系,这时地面测量雷达的持续稳定跟踪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实时监控航天器的高度、速度、姿态等,确保航天器和航天员的安全。”宋磊说。

  在测控领域,“黑障区”持续稳定跟踪一直是个大难题。从神舟十五号返回舱进入大气层起,我国研制的测量雷达就如同“明眸”一般,担负返回区首点截获、黑障区连续跟踪等任务,精准“看”到飞船在太空中的飞行轨迹。

  “我们的目标是‘舱落机临’,但要在两万平方公里的东风着陆场里精准寻‘舱’,需要北斗导航提供精准的定位。”中国电科回收区北斗态势系统总师刘超表示,返回舱降落伞弹出后,降落伞在风力作用下移动方向会有偏差,给着陆增加不确定性,这时需要回收区北斗态势系统,帮助指挥中心实时监控地面搜救力量运动态势,结合返回舱预报落点调度指挥地面搜救力量迅速反应,提前抵达可能降落的位置附近。

  搜救任务中,指挥部将搜索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网格,结合网格内异常天气及昼夜不同时段环境特征,组织相应搜索救援力量。分散各方的返回搜救力量需要“智慧大脑”统一调度。

  “搜救很艰苦,但如果能通过我们的努力,用技术手段让它不那么苦,我觉得便很有价值。”刘超表示,随着北斗全球系统的建成开通,北斗导航的服务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当前已进入北斗应用推广的快速发展阶段,他们将以此为契机,推出更多好用管用的北斗导航产品。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法院2022年受理一审环境资源案件逾27万件、审结逾24万件

      中新网北京6月5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最高人民法院5日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2022年,全国法院共受理一审环境资源案件273177件、审结246104件。  正值世界环境日,会上发布《中国环境资源审判(2022)》与《中国环境司法发展报告(2022)》。两份报告旨在展示环境资源审判实践与理论研究融合...

    时间:06-05
  • 海峡两岸中华文化(书画艺术)交流活动在长沙启动

      中新网长沙6月5日电 (付敬懿)求同存艺——海峡两岸中华文化(书画艺术)交流活动5日在湖南长沙圆点美术馆启动,来自海峡两岸的艺术家共两百余人参加。随后,艺术家将前往张家界进行艺术写生、参观省美术馆、进行笔会交流,感受湖南山川隽秀之美、湖湘文化的历史与传承,促进两岸同胞共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时间:06-05
  • 第1视点|习近平: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月2日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开好这次座谈会,习近平先后考察了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 《第1视点》带你了解。  总策划:赵承  策划:郭建业  出品:孙志平、王明浩  制片:樊华、幸培瑜、涂铭  统筹:刘...

    时间:06-05
  • 韩正会见泰国公主诗琳通并出席公主第50次访华庆祝活动

      2023年6月5日,国家副主席韩正在北京会见泰国公主诗琳通并出席公主第50次访华庆祝活动。  韩正热烈欢迎诗琳通公主访华,请其转达习近平主席对哇集拉隆功国王陛下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赞赏诗琳通公主自1981年首次访华以来,对发展两国关系倾注巨大热忱、作出重要贡献。  韩正表示,中泰友谊跨越千年...

    时间:06-05
  • 立德树人 为党育才

      作者:莫洁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育英学校,看望慰问师生,向全国广大少年儿童祝贺节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再次强调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和重点任务,重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为党育...

    时间:06-05
  • 中国星辰|为航天员保驾护航

      本周,神十五、神十六乘组会师太空,他们在太空的衣食住行如何展开?科学实验怎么有条不紊地进行?《面对面》专访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总体室主任吴大蔚。  “让航天员容光焕发地回到地面”  记者:等待他们的过程里面你的内心在想什么?  吴大蔚:其实我想的是怎...

    时间:06-05
  • 三位一体新技术 助力种粮节本增效

      央视网消息:这几天,江西中稻的栽插工作正在全面展开。在吉安市,部分地区今年中稻栽插采用了三位一体的新技术,也就是一台机器同时完成插秧、施肥和喷药,能够有效节本增效。   这是吉安市吉安县敖城镇的水稻田,几台农机在田里作业。这些机器从外观上看和普通插秧机一样,但农机手告诉记者,机器上安装了...

    时间:06-05
  • 共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画卷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联合国制定的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减塑捡塑”。中国发布的六五环境日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当下,这些主题凝结着人类共同应对环境挑战、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希冀。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然而,它却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严峻...

    时间:06-05
  • 中储棉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谷玉有被开除党籍、取消退休待遇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黑龙江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监察委员会对中储棉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谷玉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谷玉有严重违反政治纪律,组织涉案人员串...

    时间:06-05
  • 2023年高考有哪些注意事项?教育部发布十问十答

      中新网6月5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5日消息,2023年高考在即。为更好地帮助广大考生了解考试的注意事项,教育部整理了考生常见的问题和相关建议,供考生和家长参考。  一、考生应如何规划赴考行程?  考前,请考生认真阅读、仔细核对考试时间、考点信息、考生须知等内容。特别是要牢记考试时间、考点位置、...

    时间:06-0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