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共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画卷

2023-06-05 17:22:36

来源:经济日报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联合国制定的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减塑捡塑”。中国发布的六五环境日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当下,这些主题凝结着人类共同应对环境挑战、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希冀。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然而,它却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严峻挑战。每年有超过1400万公吨的塑料进入并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目前全球30多亿人受到生态系统退化影响,环境污染每年导致约900万人过早死亡,100多万种动植物面临灭绝风险,全球变暖将在2040年左右甚至更早上升1.5摄氏度……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一系列数字令人触目惊心。

  这也再次提醒我们,在生态环境挑战面前,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只有携手合作,才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生物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面对全球生态环境危机,中国主动承担国际责任,与世界各国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全面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多次提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国际主张,森林资源增长面积居全球首位,成为全球臭氧层保护贡献最大的国家……中国行动有目共睹,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从消除污染行动、修复退化土地、保育物种和生态系统,到解决贫困和致力于更广泛的人类发展目标,中国在过去数十年里开展的工作是变革模式的代表。”《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前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如是指出。今天的中国,不断加强生态保护多边合作,努力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加快构筑尊重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需要各国拿出前所未有的雄心和推动绿色发展的恒心。一方面,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努力形成多边治理、合作共赢的机制体制,共同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取得新成效;另一方面,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持续提升生态服务功能、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共同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守护地球家园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为了人类共同的未来,各国应携起手来,团结合作,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共同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经济日报 孙昌岳)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预防出生缺陷、防控儿童慢病、重视心理健康 中国积极守护儿童健康成长

      预防出生缺陷、防控儿童慢病、重视心理健康  中国积极守护儿童健康成长(健康中国 奋发有为)  儿童健康事关家庭幸福和民族未来,守护好儿童健康就是守护好全民健康的基础。日前,国家卫健委就维护妇女儿童健康权益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当前,我国儿童健康还存在哪些问题?下一步怎样精准发力?与会者...

    时间:06-06
  • 民进党当局鼓噪与大陆“脱钩断链”遭反噬

      民进党当局鼓噪与大陆“脱钩断链”遭反噬(日月谈)  根据岛内最新统计数据,今年4月台湾出口359.6亿美元,同比减少13.3%,连续8个月呈现衰退;而今年前4个月台湾总出口额为1337亿美元,同比减少17.7%,为近14年以来同期最大跌幅。岛内舆论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对中国大陆实行科技封锁,民进党当局配合美国企图...

    时间:06-06
  • 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完成与空间站组合体再次交会对接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前期撤离空间站组合体、已独立在轨飞行33天的天舟五号货运飞船,于北京时间2023年6月6日3时10分,完成与空间站组合体再次交会对接。目前,空间站组合体状态良好,后续将按计划开展各项工作。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刘冠青 赵赛)...

    时间:06-06
  • 中国驻洪都拉斯使馆举行开馆仪式

      当地时间6月5日上午,中国驻洪都拉斯大使馆在洪都拉斯首都特古西加尔巴举行开馆仪式,洪都拉斯外交部长雷纳和洪政府、国会、媒体等各界代表,当地华人华侨和中资企业代表等百余人出席了活动。  今年3月26日,中国和洪都拉斯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洪都拉斯成为中国第182个建交国。中国驻洪都拉斯大使馆的正...

    时间:06-06
  • “梦天”里的“百宝柜”

      我国空间站工程航天技术试验是空间站应用任务的一个重要领域,作为该领域的抓总研制单位,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为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配置了航天基础试验机柜,它将有力推动我国航天新技术试验取得新成果。  据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专家介绍,航天基础试验机柜在轨至今,已成功开展在轨功能测试和部分载荷在轨试验...

    时间:06-06
  • 首位载荷专家在“天宫”究竟干些啥

      ◎本报记者 陆成宽  太空实验项目的选取,主要是围绕国内外前沿热点方向和重大需求开展科学项目论证、遴选。如在空间生命科学领域,科学家面向空间生命孕育、合成生物制造与制药、复杂生态系统等方向,规划相应研究主题和实验项目群,进行太空实验。  吕从民 空间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空...

    时间:06-06
  • 月球“冷缩”作用下的火山喷发之谜破解

      火山作用是月球最重要的地质活动之一,理解其过程和机制对理解月球的演化历史至关重要。通常情况下,早期月球内部热膨胀导致上覆岩石圈受张力发生破裂,裂隙为岩浆上涌喷发提供了通道,从而形成月表火山及火山地貌。  与之相反的是,褶皱山脉是月球内部冷却体积收缩引起或来自外部横向压力导致的岩石圈...

    时间:06-06
  • 教育部:转变育人方式,实施科学素养提升行动

      科技日报北京6月5日电 (记者张盖伦)5日,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教育部办公厅已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指导、发动各地和学校深化育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更新教育理念,转变育人方式,坚决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切实提高育人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时间:06-06
  • 海外华侨华人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中新社北京6月5日电 (记者 徐文欣)6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海外华侨华人纷纷表示,讲话进一步坚定了文化自信、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为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促进中外文明互鉴提供了宝贵精神动力。  历史文...

    时间:06-05
  • 恐龙如何进化到鸟?中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肢骨演化更慢变化更小

      中新网北京6月5日电 (记者 孙自法)亿万年前的陆地霸主恐龙如何进化成为展翅蓝天的鸟?这无疑是脊椎动物演化史中最为“震撼”的事件,过程中涉及大量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和表皮衍生物等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或是趋同、或是同源作用的结果,但多数都与飞行的起源相关。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

    时间:06-0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