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神舟十五号乘组圆梦凯旋 回家首餐尝家乡味道

2023-06-04 14:30: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6月4日电 题:神舟十五号乘组圆梦凯旋 回家首餐尝家乡味道

  中新社记者 马帅莎 郭超凯

  6月4日清晨,广袤的巴丹吉林沙漠上,训练有素的东风着陆场搜救回收地面分队严阵以待,一辆辆“猛士”镇守戈壁,空中分队整装待发,在茫茫戈壁上有序铺开一张巨大的搜救网,迎接神舟十五号乘组回家。

  当天,在中国空间站出差了180多天的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乘坐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踏上回家之旅。地处西北戈壁深处的东风着陆场是他们返回地面的第一站。随着返回舱落点第一次预报发出,空中分队“雄鹰”起飞,直升机到达待定空域。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是中国空间站转入应用与发展阶段后的首次返回任务。返回前,神舟十五号和神舟十六号乘组“会师太空”,完成了在轨工作交接。专家指出,“新乘组先上去,老乘组再下来”这种模式能够保证空间站始终处于有人值守的状态,对于空间站的延续性运行和开展长期科学实验都有重要意义。经过此次在轨飞行验证,后续这种轮换模式将成为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常态化模式。

  据悉,此次返回仍然延续神舟十三号任务以来的快速返回方案,即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在与空间站组合体分离后,绕地球飞行5圈后开始返回地面。穿越大气层的过程中,飞船返回舱的降落速度极快,宛如一个拖着长长的“尾巴”的火球。

  6时18分,当距离地面10公里左右时,返回舱打开降落伞,将飞船的速度从大约每秒200米降低到每秒几米。返回舱拖着一顶巨大的红白相间的降落伞,从空中徐徐飘落。这款降落伞的伞衣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在地面铺展开来大约可覆盖三个标准篮球场,是国内面积最大的航天器降落伞。6时33分,飞船在降落伞的护航下,稳稳着陆,返回舱的背后是绚丽的朝霞。

  踏着星辰出征,迎着朝阳凯旋。2022年11月29日,“圆梦乘组”搭乘神舟十五号飞船飞天逐梦,在轨期间,他们见证了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遨游苍穹,首次参与完成中国航天员在太空两次胜利“会师”。

  返回舱舱门打开后,身着白色衣服的医监医保人员进入舱内对航天员进行医学询问。三名航天员在舱内报告感觉良好,费俊龙直言,“我们三个人感觉都很好,状态很好,身体很好。”

  7时9分,三名航天员全部安全顺利出舱。邓清明说,回到地球的怀抱,回到祖国的怀抱,看到这么多亲人,非常高兴、非常幸福。张陆亦感慨,在空间站常透过舷窗向外眺望,寻找祖国,寻找家乡,寻找那汪洞庭湖。

  对于“太空出差”180多天的三名航天员来说,他们十分想念家乡味道。出舱后的航天员被送至医监医保车,享用返回地面后的第一顿饭,科研人员为他们定制了个性化食谱。江苏昆山人费俊龙的早餐是一碗鸡汤面,再加两个煎鸡蛋和一份青菜;来自江西宜黄的邓清明选择了抚州米粉,又点了一份猪肉大葱饺子;来自湖南汉寿的张陆,则选择了常德米粉和汉寿玉臂藕。

  此次返回地面,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也为地面科学家带来了太空“礼物”。他们将出差期间完成的一些实验项目回收材料,如线虫芯片等细胞实验单元,以及生长期的拟南芥植株等带回地面,供科学家进一步研究。

  随着神舟十五号飞船带着“圆梦乘组”平安返回,中国人至此实现十次飞天凯旋。近日入驻中国空间站的神舟十六号乘组目前已接过空间站“钥匙”,在太空接力工作。(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实现稳定跟踪!我国载人飞船黑障区跟踪测量取得重大突破

      “发现目标,跟踪正常!”这八个字对于神十五安全着陆至关重要。今天(4日)清晨,神十五返回舱刚进入黑障区,返回舱的实时高清图像便被准确捕捉,并通过车载通信设备第一时间传至北京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对其在穿越黑障区时的稳定跟踪,表明我国在载人飞船返回穿越黑障区跟踪测量难题上取得重大突破。 ...

    时间:06-05
  • 换个角度“瞰”田野 一起来感受色彩之下的丰收喜悦

      三夏丰收时节,处处紧张忙碌,换一个视角从空中看,田野轮廓特别饱满,庄稼色块特别鲜明,获得感本身就是一种美感。  江苏淮安:洪泽湖畔小麦喜获丰收 秸秆还田绿色增肥  抢收小麦,机不可失。江苏淮安洪泽区,收割机正在大手笔打理46万亩小麦。这里水网密布,土壤肥沃,麦子茁壮饱满,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切割、...

    时间:06-05
  • 顺利交付!神十五航天员带回了20多公斤实验样品

      2023年6月4日,中国空间站第四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五号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在东风着陆场交付由中国科学院牵头负责的空间应用系统。4日14时左右,部分实验样品运抵北京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空间应用系统总体与相关实验人员对返回实验样品基本状态进行检查确认,并交接相关实验科学...

    时间:06-05
  • 人民网评:以梦为舟 奔向星辰大海

      清晨的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朝霞满天。这片寂静辽远的土地,今日因迎接英雄凯旋而沸腾起来。  在中国空间站出差180多天后,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可以说,航天员...

    时间:06-05
  • 广东高质量推进制造强省建设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广东坚持制造业立省,持续推进产业链现代化,通过创新不断培育壮大战略性产业集群,加快实现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跨越。  不久前,深圳这家锂电池公司在政府部门的牵线搭桥下,与当地一家产业链下游企业达成长期合作协议。  稳链强链,推进产业链现代化。广东深入开展产业链供应链...

    时间:06-05
  • 检察机关五年来受理审查起诉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案件209957件

      中新网6月5日电 最高检5日举行“生态检察助力美丽中国建设”新闻发布会,发布《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白皮书(2018-2022)》。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在会上介绍,五年来,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起诉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案件209957件353223人,共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民事检察案件498件、行政...

    时间:06-05
  • 大道同行守初心 团结奋进新征程

      大道同行守初心 团结奋进新征程  ——民主党派成员观看热议《大道薪传——中国的民主党派》系列专题片  本报记者 王恺强 赵 亮  “民革是由原中国国民党内部的爱国民主派别共同组建,这些人走到一起明确地高举反蒋旗帜,在当时中国的时局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民建作为密切联系经济界的参政...

    时间:06-05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书写多彩的生态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书写多彩的生态答卷——在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倾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  “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

    时间:06-05
  •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

      新华社北京6月3日电 题:坚定文化自信,矢志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  新华社记者  “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砥砺奋进伟大复兴新征程的关键历史节点,习...

    时间:06-05
  •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并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纪实

      新华社北京6月3日电 题: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并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纪实  新华社记者张晓松、林晖 人民日报记者杜尚泽、张贺  一个国家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如何传承赓续?  一个民族绵延不绝的悠久文明,如何发扬光大?  带着这样...

    时间:06-0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