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书写多彩的生态答卷

2023-06-05 09:54:06

来源:新华社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书写多彩的生态答卷——在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倾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

  “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各地积极行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书写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多彩答卷。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倾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

  一块光伏板的“阳光”之旅

  6月的骄阳炙烤着库布其沙漠。连绵起伏的沙丘上,数百台大型机械来回穿梭,削峰填谷、平整土地。

  张瑞军抬头望着4米多高的支架上一排排闪闪发亮的板材说:“这伙计可神奇了,给点儿阳光就‘来电’。”

  张瑞军是蒙西基地库布其200万千瓦光伏项目负责人,他口中“神奇”的板材是光伏板,能瞬间将阳光转化为电流,通过电网系统输送到千家万企。更“神奇”的是,在光伏板的“庇护”下,阴凉处可以种上沙柳、杨柴等沙生牧草,畜禽也能在下面乘凉。

  因为光照资源富集,还有着广阔的沙漠、戈壁、荒漠等可开发地带,在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背景下,近几年内蒙古承接了一大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正努力从传统能源大区转向清洁能源大区。

  “今年底项目建成以后,我们每年能供绿色电力40亿度,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25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340余万吨。还能通过板下经济修复10万亩沙漠,实现发电、治沙两不误。”张瑞军指着项目建设现场说。

  普通人的生活也因光伏板发生了改变。在巴彦淖尔市联星村,家家户户的房顶上、院落里,随处可见光伏板的身影。村民杨改枝说:“以前过冬靠烧煤,家里黑烟滚滚呛得很。自从安装了光伏板,不光能发电,还能集中供暖,方便又卫生。”

  短短几年,光伏板跟随各种建设项目,身影几乎遍及内蒙古,更见证了西部地区的能源之变,见证了能源从生产、发电到终端应用等全环节的脱“黑”向“绿”,未来,还将见证更多降碳减排的绿色转型故事。

  【“数”说环境】各地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的嘱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2022年底,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2.13亿千瓦,年发电量27000多亿度。

  一块山地的“疗伤”之旅

  白鹭回来了!连丰村的村民奔走相告。

  江西会昌县周田镇连丰村是赣江上游一个小山村。2005年,被发现蕴藏页岩资源后,命运就此改变。

  页岩是烧制页岩砖的好原料,这里先后建起了两个砖厂,开山采石、砍树建房、毁地烧砖……

  望着曾经林木蓊郁的山坡只剩下裸露的岩石和光秃秃的矿坑,连丰村党支部书记刘兴泽叹息道:“唉,地也荒了,周围的老表们都搬走了,这可怎么办才好?”

  这样煎熬的日子过了13年。

  2018年,因为不符合新修订的环保标准,这两个砖厂被关停。山地虽然不用再受“开膛破肚”之苦,却沦落成沙石遍地、粉尘漫天的废弃矿山,满山都是难看的疮疤。

  转机始于2021年。以建设江西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试点县为契机,会昌县开始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

  专家团“会诊”后,帮助确定了“治疗”方案——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耕则耕:已无土壤覆盖的岩质边坡使用喷播的方式,种上狗尾草、胡枝子、红花草等多年生草本植物;还留有土壤的边坡则种上枫树、杉树等乔木,实现固坡复绿。

  矿坑则被设计成高标准农田,土地平整后,先是覆盖一层黏性较好的土作为保水层,再在上面铺上肥力更高的耕作层。为了滋养山地上新增的80多亩水田,专家们从旁边的雷公坝水库引来了水源。村民吴庆德说:“这里的水稻现在每季亩产能有800多斤。”

  “感谢专家妙手回春,现在这块山地草木丰茂,秧苗茁壮,时常还有白鹭飞过,生机蓬勃。”刘兴泽笑着说。

  【“数”说环境】“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各地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累计造林10.2亿亩。截至目前,我国森林面积2.31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4.02%;草地面积2.65亿公顷,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0.32%。

  一只朱鹮的“移民”之旅

  最近,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化训练基地传出好消息:黄河口朱鹮家族要添新宝宝了。

  “朱鹮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宝级的存在。因为太美太珍稀,有着‘东方宝石’的美称。”保护区高级工程师王安东介绍说。

  为了促进朱鹮种群的发展,半年前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商定,在黄河口湿地开展野化放归科学研究,30只朱鹮“移民”到了这里。

  为了让来的朱鹮愿意留下,工作人员做了精心的准备。保护区里灌木、芦苇、柽柳遍地,朱鹮不仅可以愉快地玩耍,睡得也舒服。准备的“午餐”不仅有它们最爱吃的泥鳅和面包虫,还专门加了一种黄河口土生土长的小鲢鱼,既好吃,又能帮它们尽快适应这儿的环境和“口味”。入夏了,怕朱鹮中暑,工作人员又贴心地拉起了遮阳网。

  “朱鹮的野化放归只是我们保护生物多样性工作的一部分,加强黄河下游河道和滩区环境综合治理,提高河口三角洲生物多样性,打造更完善的暖温带湿地生态系统,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王安东说。

  近年来,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先后实施了17个湿地修复工程,开展关键物种栖息地保护、原生植物保育、海洋生态修复等工作。2019年以来累计补水5.33亿立方米,修复湿地188平方公里,修复盐地碱蓬、海草床6.2万亩。

  如今,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鸟类已从1992年的187种增加到371种,其中像东方白鹳、黑嘴鸥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鸟类分别有25种、65种。

  工作人员最近惊喜地发现,新“移民”的几对朱鹮夫妇产了7枚卵。当然,这样的喜事在这里经常有。2022年,优雅的东方白鹳繁殖了152巢、470只幼鸟。美丽的丹顶鹤越冬的时候种群也超过了300只,今年已监测到丹顶鹤野生繁殖了8巢。

  “为了让鸟类能更自在地生活繁衍,游客现在还只能跟它们远远地相望。”王安东说,“但游客漫步在景区中的身影,和周围各种鸟类此起彼伏飞翔的倩影,在我看来,就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画。”

  【“数”说环境】各地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加快推动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的嘱托,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稳步推进,目前全国陆域红线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超过30%,覆盖重要生态区域;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得到恢复与增长。

  领衔记者:于长洪

  文字记者:安路蒙、王靖、刘杨、姚子云、张武岳

  海报制作:王靖、安路蒙

  出品:霍小光

  监制:车玉明

  策划、编辑:王曙晖、王薇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巴山蜀水 万物萌动】长江鲟的野外“顺产”之路

      【开栏语】  天府之国,千河之省。  四川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也是绚烂多彩的生物宝库。  近年来,四川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增强上游意识,牢记使命担当,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在天空、在大地、在江河,四季青绿,万物萌动!  6月5日起,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推出特别策划《巴山蜀水 万物萌动...

    时间:06-05
  • 中国法院2022年受理一审环境资源案件逾27万件、审结逾24万件

      中新网北京6月5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最高人民法院5日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2022年,全国法院共受理一审环境资源案件273177件、审结246104件。  正值世界环境日,会上发布《中国环境资源审判(2022)》与《中国环境司法发展报告(2022)》。两份报告旨在展示环境资源审判实践与理论研究融合...

    时间:06-05
  • 海峡两岸中华文化(书画艺术)交流活动在长沙启动

      中新网长沙6月5日电 (付敬懿)求同存艺——海峡两岸中华文化(书画艺术)交流活动5日在湖南长沙圆点美术馆启动,来自海峡两岸的艺术家共两百余人参加。随后,艺术家将前往张家界进行艺术写生、参观省美术馆、进行笔会交流,感受湖南山川隽秀之美、湖湘文化的历史与传承,促进两岸同胞共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时间:06-05
  • 第1视点|习近平: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月2日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开好这次座谈会,习近平先后考察了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 《第1视点》带你了解。  总策划:赵承  策划:郭建业  出品:孙志平、王明浩  制片:樊华、幸培瑜、涂铭  统筹:刘...

    时间:06-05
  • 韩正会见泰国公主诗琳通并出席公主第50次访华庆祝活动

      2023年6月5日,国家副主席韩正在北京会见泰国公主诗琳通并出席公主第50次访华庆祝活动。  韩正热烈欢迎诗琳通公主访华,请其转达习近平主席对哇集拉隆功国王陛下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赞赏诗琳通公主自1981年首次访华以来,对发展两国关系倾注巨大热忱、作出重要贡献。  韩正表示,中泰友谊跨越千年...

    时间:06-05
  • 好评中国·海报丨世界环境日,一个美丽中国的底气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制定修订环境保护法等多部法律法规,到建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再到实施生态补偿制度……在广阔的祖国大地上,从奔腾万里的长江黄河,到欢腾山涧的无名溪流,江河有了自己的专属守护者,河长制、湖长制、...

    时间:06-05
  •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总书记的重要...

    时间:06-05
  • “典”亮新时代|草木植成,国之富也

      【编者按】2023年6月5日,是第52个世界环境日。今年环境日的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旨在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导全社会深刻把握我国新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投身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

    时间:06-05
  • 好评中国丨守护,是对“美丽中国”最真情的告白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守护绿水青山共建清洁美丽的环境座座青山,湾湾碧水既是“画卷”也是“答卷”让我们一起积极参与支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好家园   来源:红网  作者:高芹 赵冰 陈晓丹 刘飞越  编辑:李丽...

    时间:06-05
  • 【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调研行】强农兴川

      天府之国,沃野千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四川“三农”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2013年5月,在四川考察时要求扎实做好“三农”工作;2017年3月,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四川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不能丢;2018年2月,在四川考察时指出,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

    时间:06-0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