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教育部发布2023高考预警信息 提醒广大考生诚信考试谨防受骗

2023-06-04 09:41: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6月4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2023年高考临近,广大考生正在积极调整状态、从容有序备考,而一些不法分子却受经济利益驱使散布涉考虚假信息、贩卖制造焦虑,甚至实施诈骗、诱导考生考试作弊,严重扰乱考试招生秩序。为此,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结合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典型案例,郑重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务必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做到诚信考试。

  一、组织高考作弊,逃不过法网恢恢

  【案例】2020年高考前,考生朱某某伙同温某(另案处理)商议在考试中组织作弊,由朱某某提供试题,温某负责寻找“枪手”,共同出资付“枪手”做试题费用。考试期间,朱某某将手机带入考场,拍摄考试卷子传给“枪手”,“枪手”作答后发答案给考生抄袭。参与者和组织者都被迅速抓获。考生朱某某犯组织考试作弊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6000元。

  【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向考生提供试题、答案的”,都属于违法行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对在高考、研考等国家教育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将直接认定为“情节严重”行为,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提醒】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会同教育部门,对各类涉考违法犯罪活动持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提醒广大考生,一定要增强法律意识,知法守法,不要一时糊涂,抱憾终生。

  二、“李鬼”终难变“李逵”,以身试法不可行

  【案例】某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美术与设计学专业统考中,两名舞弊人员找了一名大学生,为一名考生进行替考,被警方抓获。两名组织考试作弊者分别被判有期徒刑3年8个月和3年2个月;替考大学生犯代替考试罪被判处拘役5个月,缓刑1年。

  【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都属于违法行为。

  【提醒】近年来,一些新技术手段逐步被用于国家教育考试管理,严防替考等舞弊行为。考试虽可贵、诚信价更高,不要相信不法分子的蛊惑,以免上当受骗,更不要心存侥幸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以身试法终将“自食恶果”。

  三、避开安检带手机,考试作弊毁前程

  【案例】2022年高考期间,某考生避开入场安检,违规携带手机进入考场,开考后拍摄试卷发至QQ群寻求解答未果。依据相关规定,违规考生被严肃处理。

  【法规】高考是法律规定的国家教育考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明确规定,在考试过程中使用通讯设备的,应当认定为考试作弊,其当次报名参加考试的各科成绩无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考生在国家教育考试中携带或者使用考试作弊器材、资料,情节严重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停止参加相关国家教育考试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提醒】近年来,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部署开展高考手机作弊专项治理,让手机“带不进”“用不了”“传不出”。高考期间,全国各地莘莘学子们将在标准化考场、全程视频监控下为梦想拼搏,在考试结束后,考场视频录像也会进行集中回放审看,确定每一名考生有无违规违纪行为。考生应自觉遵守考场规则各项要求,服从考务人员管理,拒绝携带手机等违规违禁物品,遵守考试纪律。输了一场考试不重要,输了自己的人生才真是得不偿失。

  四、虚假宣传不可信,没有“馅饼”有“陷阱”

  考试命题专家授课、强化包过、某某同学被录取到某名校……这样的宣传文案和招生广告经常出现在各种考试培训机构的招生宣传中,让不少家长信以为真。从公开的教育培训机构虚假宣传、广告违法行为典型案例看,均不同程度存在着虚假宣传多样化、普遍化和价格欺诈行为问题。虚构教育师资的能力和水平、对教育培训效果进行过分的夸大和宣传、以学生和受益者的名义来进行虚假宣传已成为培训机构实施欺诈惯用的把戏。

  【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明确规定,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含有下列内容:(一)对升学、通过考试、获得学位学历或者合格证书,或者对教育、培训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二)明示或者暗示有相关考试机构或者其工作人员、考试命题人员参与教育、培训;(三)利用科研单位、学术机构、教育机构、行业协会、专业人士、受益者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证明。

  【提醒】高考试题属于国家绝密级材料,其保管和运送都有极其严格的管理措施。各类培训机构根本不可能保证考生“包过”,也不可能提供“真题”,更不能花钱买文凭。考生切勿听信虚假宣传,上当受骗,造成财产损失,贻误宝贵的复习时间。

  五、“占坑帖”当噱头博眼球,涉考“恶作剧”不可碰

  【案例】2022年高考数学科目考试结束后,有网民发布部分试卷图片,被疑泄露试题。经公安机关侦查,查明系恶意编辑“占坑帖”。其考前在有关平台发布无关帖子占位,考后再用试卷内容替换原有内容,帖子时间仍显示为开考前,造成疑似考前泄题的假象。另有个别考生在网上发帖自称“考前押中试题”,同样属于考后恶意编辑的“占坑帖”。

  【提醒】律师和专家提醒,如果考生恶意发布此类信息,除违反了考试纪律之外,还涉嫌违法,情节严重的还会构成犯罪。如果培训机构或其他人员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发布“占坑帖”的方式,虚构考前能获得试题或者“押中真题”的信息,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则涉嫌构成诈骗罪。考生切勿为了娱乐他人,最后“愚了”自己。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大道同行守初心 团结奋进新征程

      大道同行守初心 团结奋进新征程  ——民主党派成员观看热议《大道薪传——中国的民主党派》系列专题片  本报记者 王恺强 赵 亮  “民革是由原中国国民党内部的爱国民主派别共同组建,这些人走到一起明确地高举反蒋旗帜,在当时中国的时局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民建作为密切联系经济界的参政...

    时间:06-05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书写多彩的生态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书写多彩的生态答卷——在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倾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  “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

    时间:06-05
  •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

      新华社北京6月3日电 题:坚定文化自信,矢志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  新华社记者  “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砥砺奋进伟大复兴新征程的关键历史节点,习...

    时间:06-05
  •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并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纪实

      新华社北京6月3日电 题: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并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纪实  新华社记者张晓松、林晖 人民日报记者杜尚泽、张贺  一个国家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如何传承赓续?  一个民族绵延不绝的悠久文明,如何发扬光大?  带着这样...

    时间:06-05
  • 桂林推进灵渠举办世界运河大会 为古运河注入新活力

      中新网桂林6月5日电(蒋丰慧)6月2日至4日,广西桂林市举办灵渠深度采访调研媒体行活动,灵渠研究会会长刘建新在媒体行期间受访表示,桂林市正积极申办世界运河大会,冀进一步提升灵渠知名度,形成品牌效应。  近年来,桂林对灵渠保护力度不断加强,完成了灵渠大小天平与泄水天平抢险加固工程;实施完成了灵渠...

    时间:06-05
  • 广东近160名工业机器人运维能手在穗职业技能大比拼

      中新网广州6月5日电 (记者 郭军)由中共广东省委统战部、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指导,广东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的“广东中华职教杯”2023广东技工——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职业技能竞赛在广州华夏职业学院落幕。据悉,为期三天大赛共吸引了全省42所职业院校和技工学校共计159名师生报名参...

    时间:06-05
  • 高考前夕,公安机关已陆续侦破一批组织考试作弊等案件

      中新网6月5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5日消息,根据公安部“净网2023”专项行动和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统一部署,2023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会同教育等部门对各类涉考违法犯罪活动继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依法严惩组织考试作弊及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专用器材违法犯罪人员。高考前夕,各地公安机关已...

    时间:06-05
  • 谨记“致力为公”传统 践行勇担时代担当

      《大道薪传——中国的民主党派》系列专题片观后感(四)  谨记“致力为公”传统 践行勇担时代担当2023年6月5日《中国新闻》报版面。  田华(致公党北京市东城区委会第五支部主委)  《大道薪传——致公党篇》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次重温党史的学习,更是一次心灵与思想的洗礼。作为一名支部负...

    时间:06-05
  • 习言道|通过做大“蛋糕”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全党深入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强调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主题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

    时间:06-05
  • 中国空间站实验样品顺利返回并交付实验科学家

    原标题:中国空间站第四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顺利返回并交付实验科学家6月4日上午,中国空间站第四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五号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在东风着陆场交付由中科院牵头负责的空间应用系统。4日14时左右部分实验样品运抵北京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空间应用系统总体与相关实验人员对返回实验样...

    时间:06-0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