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第一次参加“太空家庭聚会” “神舟十六号”搬出哪些“交际秘诀”?

2023-05-30 10:48: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5月30日电 题:第一次参加“太空家庭聚会” “神舟十六号”搬出哪些“交际秘诀”?

  作者 郑莹莹 马帅莎 杨华星 姚建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简称:“神舟十六号”)30日奔赴太空了,这是它第一次参加中国空间站“家庭聚会”。

  初抵宇宙,它将搬出哪些“交际秘诀”?

在轨效果图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 供图

  “暗影相随”如何保电?

  在“神舟十六号”径向停靠期间,将有两艘货运飞船(“天舟五号”和“天舟六号”)同时在轨飞行,届时,中国空间站组合体的质量将超过100吨。“三舱三船”的组合体构型使得“神舟十六号”被其他舱体持续遮挡,造成“神舟十六号”长时间处于太阳无法照射的环境,其发电能力、舱外设备热控能力、通信保障能力迎来极大挑战。

在轨效果图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 供图

  早在中国空间站建造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简称:八院)的研制团队就针对空间站组合体多达20余种构型以及来访航天器的不同停靠状态,提前策划并实施了上百项环境试验和专项测试,验证了飞船在长期停靠全遮挡环境下的各项性能。

  研制团队表示,经过此前4艘载人飞船的在轨飞行验证,团队可以有效保障“神舟十六号”在“暗影相随”下的在轨供电安全、通信链路畅通。

在轨效果图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 供图

  对接机构架起“太空廊桥”

  对接机构是太空“交际”的利器。有了它,航天器之间才能相连,“太空聚会”也才算真正实现。通过锁紧对接机构上的12把对接锁,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可以实现与中国空间站的密封及刚性连接,从而建立起一条直径约80厘米、长约1米的通道,确保航天员通行时“感觉良好”。

  同时,对接机构还要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分得开”。在太空中,由于没有空气的阻挡,当两块金属放置的距离过于接近时,它们就会自动“焊接”到一起。为此,八院研制团队给对接机构喷涂了一层特殊的“保护膜”,并开展了数次地面试验,确保对接机构在长期对接锁紧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实现安全、可靠分离,让航天员实现天地间的安全往返。(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探访中国航天六院:8年研制9型火箭发动机的底气何在?

      中新社西安5月30日电 (记者 李纯)“火箭动力技术的跨越发展带来了航天科技的重大进步。”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以下简称:航天六院)数字化副总师陈宏玉看来,航天液体动力是运载火箭等各类航天器的基础与保障,更是航天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  作为中国专业从事液体火箭发动机及空间推...

    时间:05-30
  • 第十五届海峡百姓论坛发布《海峡百姓宣言(厦门)》

      中新社厦门5月30日电 (记者 闫旭)第十五届海峡百姓论坛30日在厦门开幕,延续“两岸同根 闽台一家”主题,两岸千余名宗亲贤达、姓氏文化研究团体专家学者齐聚鹭岛,共同叙亲情、溯族源、圆根梦、谋合作,发布《海峡百姓宣言(厦门)》。  新党主席吴成典表示,海峡百姓论坛在两岸青年、基层、文化、经济四...

    时间:05-30
  • 习近平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 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以新安全格局保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习近平5月30日下午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认识国家安全面临的复杂严峻形势,正确把握重大国家安全问题,加快推进国...

    时间:05-30
  • 中国星辰 | 精测妙控!“风筝线”操控飞船

      央视网消息:5月30日上午11时左右,在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绕地球飞行1圈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喀什测控站首先捕获目标,并进行连续跟踪测控。这是喀什测控站与飞船的第一次“握手”,也是航天员在绕地球飞行后,与中国测量站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总台央视记者 林泉:此刻,我在祖国西端的喀什测控站。我脚...

    时间:05-30
  • “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习近平这样勉励科技工作者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长期关心科技工作者,指出“不断壮大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和一流创新团队”。2023年5月30日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人民网带您重温重要论述并邀请专家解读。...

    时间:05-30
  • 习近平寄语全国科技工作者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今年5月30日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科技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中国网信》杂志梳理相关重要论述,与你一起回顾学习。                ...

    时间:05-30
  • 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科技工作者的故事

      新华社北京5月29日电 题: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科技工作者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陈芳、胡浩、胡喆、温竞华  事业发展,要在创新;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亲切的关怀,深切的嘱托,殷切的期望,习近平...

    时间:05-30
  • 中国两部门联合推出“‘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工程师”主题宣传活动

      中新网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 孙自法)2023年5月30日是中国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当天在北京举行的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暨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大会透露,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委)将联合主办“‘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工程师”主题宣传活动。  主办方介绍...

    时间:05-30
  • 山西9个品种种子实验材料随“神十六”飞天

      中新网太原5月30日电 (杨杰英 张云)北京时间5月30日9时31分,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托举着载有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踏上太空之旅。  记者从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获悉,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搭载实验项目中,由晋中国家农高区(太谷国家科创中心)、...

    时间:05-30
  • 秦刚会见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

    图自外交部网站  2023年5月30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北京会见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  秦刚表示,中国人民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将创造前所未有的增长潜力和市场需求,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前景...

    时间:05-3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