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近观中国|访谈)丁晓星:为什么说中国—中亚峰会具有里程碑意义?

2023-05-20 13:52: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5月20日电 题:丁晓星:为什么说中国—中亚峰会具有里程碑意义?

  中新社记者 李京泽

  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西安成功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强调携手建设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峰会期间,中国同中亚五国达成了包括《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以下简称“西安宣言”)《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清单》等在内的7份双多边文件,签署了100余份各领域合作协议,这些丰硕成果成为中国与中亚关系发展的最新注脚。

  “中国—中亚峰会活动多、亮点多,成果多,在中国与中亚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亚研究所所长丁晓星在接受中新社专访时如是说。

  把脉中亚发展形势,提出中国主张

5月19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陕西省西安市主持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并发表题为《携手建设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主旨讲话。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 摄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中亚是亚欧大陆的中心,处在联通东西、贯穿南北的十字路口。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中亚不仅关乎地区稳定,更关乎世界和平。

  对此,习近平在峰会主旨演讲中提出“四点主张”,概括起来即世界需要一个稳定、繁荣、和谐、联通的中亚。丁晓星说,“四点主张”准确把脉中亚地区发展形势,与中亚各国发展战略高度契合,充分体现了中亚人民的共同愿望。“这样的中亚是世界需要的中亚,更是中亚需要的中亚。”

  对于如何实现上述愿景,丁晓星认为,本届峰会一项重要的政治成果已给出了答案,即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2022年初,中国同中亚五国举行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共同宣布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今次,习近平就如何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提出“四个坚持”——坚持守望相助、坚持共同发展、坚持普遍安全、坚持世代友好。丁晓星认为,“四个坚持”聚焦战略互信、务实合作、安全合作与人文交流,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目前,中国与中亚五国实现了双边层面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全覆盖,通过此次峰会,六国向外界传递出鲜明信号:面对复杂多变的地区国际形势,中国与中亚国家将团结合作,做大做强中国—中亚峰会机制,为促进地区安全稳定作出更大贡献。”他说。

  合作机制升级,引领中国—中亚合作

5月18日晚,演员在陕西省西安市大唐芙蓉园举行的欢迎仪式上表演,迎接出席中国-中亚峰会的贵宾。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 摄

  此次峰会是中国与中亚五国建交31年来六国元首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在会后公布的西安宣言中,各方宣布,以举办此次峰会为契机,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正式成立。

  在丁晓星看来,元首会晤机制为中国—中亚合作打造了顶级平台,合作机制的升级更是水到渠成。纵观中国与中亚五国31年交往史,双方政治上高度互信,地理相近,经济互补,人文相亲。横向与其他同中亚五国合作的国家比较,中国—中亚机制合作层级更高、范围更广,更重要的是双方合作务实高效、实惠管用,合作成果“实打实,沉甸甸”。

  此次无论是多边签署的西安宣言,还是中国同中亚各国签署的双边合作文件,对推进全方位务实合作均着墨颇多,再次延续了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实”的特点。丁晓星以西安宣言为例指出,宣言既为中国与中亚合作划定路线图,又为不同合作领域选取着力点。

  “像增开口岸、推进铁路建设、发展智慧农业这样的小切口,关乎中国与中亚合作的大动脉。”丁晓星认为,峰会对中国—中亚机制进行了立柱架梁和全面布局,这些部署将为双方合作提供战略支撑。

  他说,此次峰会为中国—中亚机制开了个好头,系好了“第一粒纽扣”。更值得期待的是,在元首会晤机制的引领下,这些合作的效率和层次都将实现质的提升,促进中国—中亚合作迈上新台阶。

  继续走在前列,释放“一带一路”建设积极信号

    俯瞰西安钟鼓楼全景。图/视觉中国

  此次峰会选址西安意蕴丰富。西安古称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如今,西安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首次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举行,为中国与中亚国家往来续写新章,释放出加强“一带一路”在中亚地区建设的积极信号。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而中亚是“一带一路”首倡地,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先行地。习近平在峰会主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继续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方面走在前列”。中国同中亚国家一系列务实合作安排被写入西安宣言,而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中亚五国倡议和发展战略对接也被列入此次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清单。

  丁晓星指出,在峰会元首外交的引领下,中国将与地区国家以中吉乌铁路、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信息技术产业园等具体项目为牵引,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走实走深,这将为“一带一路”在中亚地区的建设与发展注入更多动力。

  “在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中国—中亚峰会让延续千年的丝路古道焕发出新的生机,为促进地区繁荣发展贡献了新的力量。”丁晓星说。(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尽情播撒“热爱科学”的种子

      3D打印运动鞋、竹钢、航天种子……5月20日,北京市通州区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内,近300个新奇有趣的最新科技成果展项悉数亮相。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启动式在这里举行,同步举办的主题展览,重点展示了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双碳”科技等国家重大科技创新成就和北京市...

    时间:05-21
  • 202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速写

      ◎实习记者 孙 瑜 本报记者 刘 垠  《流浪地球2》里的徐工“钢铁螳螂”步履式挖掘机开进了北京市通州区绿心公园;文心一言大模型正以“热爱科学”为题作一首“藏头诗”,人形机器人与观众展开有问必答的对话;复兴号动车组模拟驾驶台让人们感受驾驶高铁“飞驰”而过的体验,“迷你版”拉索、国和一号...

    时间:05-21
  • “台独”路线恶化台湾内外情势 统派呼吁阻止民进党继续执政

      中新社北京5月20日电 由20多个台湾统派政党团体组成的两岸和平发展论坛20日发表声明指出,民进党执政七年之际,台湾经济萧条、民生困厄,两岸关系严峻,各界应认真检视民进党执政历程,反对错误的“台独”路线。  声明指出,民进党再次执政后,坚持拒绝承认“九二共识”,对峙不断升级,导致台海兵凶战危。同时...

    时间:05-21
  • 中国驻日本使馆发言人就七国集团广岛峰会涉华消极动向发表谈话

      中新社东京5月20日电 中国驻日本使馆发言人20日就七国集团广岛峰会涉华消极动向发表谈话。  发言人表示,七国集团(G7)在日本广岛召开峰会,在联合声明中操弄涉华议题,出台影射中国的所谓经济安全文件,在一系列问题上粗暴干涉中国内政,执意对华施压,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已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

    时间:05-21
  • 中方回应七国集团广岛峰会炒作涉华议题:已向有关方面提出严正交涉

      中新社北京5月20日电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20日就七国集团广岛峰会炒作涉华议题答记者问。发言人指出,七国集团不顾中方严重关切,执意操弄涉华议题、抹黑攻击中国、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已向峰会主办方日本等有关方面提出严正交涉。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七国集团广岛峰会发...

    时间:05-20
  • 【中国焦点面对面】六国元首齐聚西安,中国—中亚合作如何开辟新前景?

      中新社北京5月20日电 题:六国元首齐聚西安,中国—中亚合作如何开辟新前景?  中新社记者 郭超凯 李京泽 李纯  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西安成功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这是今年中国首场重大主...

    时间:05-20
  • 外交部发言人就七国集团广岛峰会炒作涉华议题答记者问

      问:据报道,七国集团广岛峰会发表联合声明等文件,炒作涉华议题,妄谈台海局势,对东海、南海、涉港、涉疆、涉藏等问题和中国核力量说三道四,称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并以所谓“经济胁迫”影射中国。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七国集团嘴上唱着“迈向和平、稳定、繁荣世界”的高调,干的却是阻碍国际和平、损害地...

    时间:05-20
  • 王进仁当选山西省侨联主席

      中新网太原5月20日电 (记者 杨杰英)20日,山西省侨联第十一届一次全委会议召开。  大会选举产生了山西省侨联第十一届委员会和新一届领导班子。王进仁当选山西省侨联主席。大会选举产生了山西省侨联第十一届委员会和新一届领导班子。 张云 摄  陈蕾、闫芳、刘俊、吕静英、黄华为、谭慷、王迪...

    时间:05-20
  • 在中国—中亚峰会感受“陕西味道”穿越古今

      中新社西安5月20日电 题:在中国—中亚峰会感受“陕西味道”穿越古今  作者 谢雁冰 黄钰钦  初夏的西安,火红石榴花盛放。首届中国—中亚峰会的举行,将这座千年古都又一次置于世界的聚光灯之下。  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陕西流淌着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这片厚土孕育了周礼秦制...

    时间:05-20
  •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古城西安,递出开放新名片

      古长安,今西安。十三朝古都,古丝绸之路的起点。  公元3世纪,西域传入的葡萄、石榴、胡荽(香菜)等在关中地区大量栽种,阿拉伯的香料、埃及的琉璃、罗马的明月珠屡见于长安宫廷。  公元8世纪,中原丝绸经中亚人之手流往西亚、拜占庭,而印度、波斯等地的玻璃、药材等大量传入中国,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

    时间:05-2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