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中国焦点面对面】六国元首齐聚西安,中国—中亚合作如何开辟新前景?

2023-05-20 22:17: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5月20日电 题:六国元首齐聚西安,中国—中亚合作如何开辟新前景?

  中新社记者 郭超凯 李京泽 李纯

  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西安成功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这是今年中国首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也是建交31年来六国元首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在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中国同中亚五国元首一致同意着眼未来,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今年中国首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为何聚焦中国—中亚合作?此次峰会对地区和世界又将产生何种影响?中新社“中国焦点面对面”邀请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陈玉荣进行解读。

中新社“中国焦点面对面”邀请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陈玉荣(右)进行解读。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中新社记者:今年中国首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聚焦中国—中亚合作,中国和中亚国家元首同意,以举办这次峰会为契机,正式成立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这将会产生何种地区和世界影响?

  陈玉荣:中国—中亚国家合作机制升级,是31年来中国同中亚国家睦邻友好关系不断提升,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化,经济、安全等多边合作需求不断增多的现实需要。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深化中国—中亚合作,是我们这代领导人着眼未来作出的战略抉择,顺应世界大势,符合人民期盼。”

  中国—中亚峰会为深化双多边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更广阔的合作空间,也将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合作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中国和中亚国家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将开启中国—中亚合作新时代。中国—中亚合作机制升级,为地区乃至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正能量。

  关于此次峰会,土库曼斯坦总统强调,中国—中亚机制将为深化友谊与合作提供新契机,对世界也具有重要意义。哈萨克斯坦总统表示,哈方愿同中方一道,充分利用中国—中亚机制,共同促进地区安全、稳定和发展

视频: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的成立 对地区和世界影响几何?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记者: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主旨讲话中强调,携手建设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并就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中亚提出“四点主张”,全面规划中国—中亚合作的行动方向。您怎么看习主席提出的系列主张?它对未来中国—中亚合作有何意义?

  陈玉荣: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中亚峰会上的主旨讲话高屋建瓴、言简意赅、内容丰富。首先,习近平主席在主旨讲话中指出了深化中国—中亚合作的重要历史意义、战略意义。他强调,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中亚是亚欧大陆的中心,处在联通东西、贯穿南北的十字路口。

  未来的中亚是一个怎样的中亚?这不仅事关地区,也事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指出,世界需要一个稳定的中亚,世界需要一个繁荣的中亚,世界需要一个和谐的中亚,世界需要一个联通的中亚。在此背景下,深化中国—中亚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携手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就更有必要性。

  就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在主旨讲话中强调了“四个坚持”。一是坚持守望相助。我们要携手建设一个守望相助、团结互信的共同体。二是坚持共同发展。我们要携手建设一个合作共赢、相互成就的共同体。三是坚持普遍安全。我们要携手建设一个远离冲突、永沐和平的共同体。四是坚持世代友好。我们要携手建设一个相知相亲、同心同德的共同体。

  此外,习主席在这次峰会主旨讲话中,就如何将中国—中亚合作规划好、建设好、发展好,提出中方的“八点建议”,对加强机制建设、拓展经贸关系、深化互联互通、扩大能源合作等八方面合作进行了细致长远的规划。

  中新社记者:习近平主席接待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四国总统对华进行国事访问,并同土库曼斯坦总统举行双边会晤。在您看来,中国同中亚五国的互动整体呈现出哪些特点?访问和会晤成果将会产生哪些积极的影响?

  陈玉荣:我注意到在这些双边会晤中,双方元首一是一致高度评价双边关系的快速发展、不断提升;二是都表达了进一步加强深化双方合作、共同发展的愿望;三是表明愿携手合作应对各种挑战,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四是对未来深化双边合作进行战略引领和规划。

  元首会晤之后,中国同中亚国家都签署了相关文件,达成系列共识,对各领域深化合作作出进一步规划和细致安排,再一次彰显元首外交的战略引领作用。

5月19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陕西省西安市主持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并发表题为《携手建设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主旨讲话。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 摄

  中新社记者:峰会期间,各国元首就中国—中亚机制建设、各领域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并发表《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您如何看待宣言及其影响?

  陈玉荣:西安宣言确实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宣言在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这个问题上给出了答案。中国和中亚国家元首一致赞同借这次峰会之机,成立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元首会晤机制由六国共同合作、共同推进,轮流在中国和中亚国家举办,并确定下次峰会将于2025年在哈萨克斯坦举行,同时决定在中国设立中国—中亚机制常设秘书处。这实际上对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的运行给出清楚界定,有利于推动中国同中亚五国深化合作,尤其是着眼未来合作进行战略引领和更长远的规划。

  比如,西安宣言提到,中国同中亚五国将在双多边层面深化关系,政治、经济、人文、安全等领域具体合作安排都在宣言中得到体现。西安宣言在中国同中亚五国合作的关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也再次彰显了元首外交的引领作用。

  中新社记者:我们注意到此次峰会不乏一些特色细节,从当地民众以热情的陕北腰鼓和秧歌欢迎外宾抵达,到六国元首共同种下原产自中亚、花朵为西安市花的石榴树等,这其中既有东道主的热情,更彰显中国—中亚延续千年的友谊。您如何评价此次峰会的“陕西味道”“丝路味道”?

  陈玉荣:我们看到,西安当地民众身着盛装,敲起腰鼓、舞动欢快的秧歌,以“陕西味道”浓郁的民间艺术特有语言,展示出西北人民的热情好客、善良质朴、勤劳本色,以歌舞传递友情,欢迎参加中国—中亚峰会的贵宾。我想,这也让中亚各国元首们有一种宾至如归的亲近感。中亚各国也是多民族国家,大都善歌善舞。

  中国—中亚国家元首共同种下石榴树,此举意义深远,象征中国和中亚人民之间的友谊之树枝繁叶茂、世代传承。石榴花是西安市花,而石榴树原产地在中亚,所以石榴花正是陕西与中亚友谊的历史见证。飘溢的“丝路味道”带我们穿越到2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正是从长安出发,满载中国人的友情,带去中国的丝绸、茶叶,返程时也带回了中亚西亚的特产,诸如西瓜、石榴,从此石榴树在陕西落地生根,由此开辟了延续千年的古代丝绸之路。

视频:六国元首在中国—中亚峰会上共种石榴树有何深意?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记者:中亚地区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首倡地,也是互联互通的标杆地。10年来中国和中亚国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丰硕成果。此次峰会对中国和中亚国家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有何意义?

  陈玉荣:中国—中亚峰会对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新动能,注入了新活力。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并得到中亚国家的积极回应和参与。

  中亚国家将本国的发展战略对接“一带一路”倡议。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硕果累累,有力促进了中亚各国经济发展和繁荣。通过大型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建设,中亚地区快速搭建了公路、铁路、航空、油气管线的立体交通网络,极大改善了民生。其中包括“安格连-帕普”铁路隧道、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等标杆项目。

  通过10年密切合作,中亚已经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示范区和标杆地。与此同时,正是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中亚货物陆海联运变为现实,使位于内陆的中亚不仅有了“出海口”,还成为连接欧亚交通走廊的枢纽。

  此次峰会,元首们着眼各国当前迫切需要和未来发展,进一步凝聚六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共识,持续深化政策沟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等领域合作,助力共同繁荣发展

  中新社记者:中国—中亚峰会的召开正值七国集团(G7)19日在日本广岛举行峰会。两场峰会在时间上的接近引发舆论关注。在您看来,中国—中亚合作机制是否与其他国家间的合作机制存在竞争关系?

  陈玉荣:中国—中亚合作机制升级是双方加深互信、深化合作、促进共同繁荣的共识;是双方站在发展振兴的新起点上共谋发展,携手努力再创第二个“黄金三十年”的共同愿望。中国同中亚合作不针对第三方,也无意同其他机制竞争。

  中国同中亚合作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而是在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下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经济繁荣,而不是要打造西方所说的“势力范围”。双方深化合作的目标是携手打造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致力于共享繁荣,休戚与共。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的基石是相互尊重、睦邻友好、同舟共济、互利共赢。

  众所周知,七国集团具有明显的集团政治、冷战思维的印记,有明显的针对性和排他性,是大国手中的地缘政治工具,两者截然不同。(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湖南严肃查处长沙“4·29”特别重大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相关责任人 纪检监察机关严肃追责问责62名公职人员

      新华社长沙5月21日电 记者从湖南省有关部门获悉,长沙“4·29”特别重大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发生后,党中央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对现场救援、伤员救治和事故调查处置等作出部署。湖南省纪检监察机关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依规依纪依法对事故中涉嫌违纪违法的62名公职人员进行严肃追责问责。  湖南省市场监...

    时间:05-21
  • 关注世界卫生大会|中国代表团在日内瓦召开媒体吹风会

      当地时间5月20日,第76届世界卫生大会中国代表团在瑞士日内瓦召开媒体吹风会。据介绍,第76届世界卫生大会将于当地时间5月21日开幕,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曹雪涛将率中国代表团出席本次大会。中国代表团将全面参与70余项议题审议,主要包括防范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民健康覆盖、非传染性疾病以及...

    时间:05-21
  • 4名中管干部因湖南长沙“4·29”特别重大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被问责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 日前,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第二十届中央委员、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原副主任陈文浩,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吴桂英,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胡忠雄在湖南长沙“4·29”特别重大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中的失职失责问题进行了...

    时间:05-21
  • 国务院事故调查组相关负责人就湖南长沙“4·29”特别重大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调查工作答记者问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湖南长沙“4·29”特别重大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调查报告。记者就该事故调查中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采访了事故调查组相关负责人。  记者:事故调查组是如何组成的?调查的过程是怎样的?  答: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立即作...

    时间:05-21
  • 湖南长沙“4·29”特别重大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 2022年4月29日12时24分,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金山桥街道金坪社区盘树湾组发生一起特别重大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造成54人死亡、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9077.86万元。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湖南长沙“4·29”特别重大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调查报告。经国务院事故调查组调查认...

    时间:05-21
  • 两岸近700名选手竞逐平潭自行车赛 台湾骑手夺冠

      【港澳台专线】两岸近700名选手竞逐平潭自行车赛 台湾骑手夺冠  中新社平潭5月21日电 (闫旭)阔别三年的两岸职工自行车赛,21日在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再次鸣枪开赛,吸引两岸近700名选手竞逐。  此次赛事分男子公路青年组、男子公路大师组、男子山地组及女子组四个组别。赛道设在被誉为平潭“...

    时间:05-21
  • 高校文史哲课走红网络

      清华大学中国文化经典讲座吸引1200万人次观看、刘擎教授哔哩哔哩平台(B站)账号上线一年收获68万粉丝……近年来,越来越多大学的文史哲课程通过网络平台来到人们身边,观看名校文史哲视频课逐渐成为一种学习“新风尚”。  “大师课”成“网红课”  3月29日,一收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杨立华B站视...

    时间:05-21
  • 长安复携手 丝路启新程——中国—中亚峰会取得丰硕成果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在习近平主席亲自主持下,中国—中亚峰会于5月18日至19日在陕西西安成功举行。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19日向媒体介绍了峰会成果。  中国—中亚峰会是党的二十大和今年全国两会后,中国主办的首场大型多边活动,是中国同中亚国家建交31年来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也是中国—中...

    时间:05-21
  • 看图学习丨8500万 我们要格外关心 格外关注

      我国现有残疾人约8500万。对这一群体,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总书记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就尊重和保障残疾人权利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5月21日是第三十三次全国助残日,一起来学习!  监制:张军 于锋  统筹:伍刚 王薇  策划:王晶  设计:魏星宇...

    时间:05-21
  • 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首颗科学卫星“澳门科学一号”成功发射

      中新网北京5月21日电 (马帅莎 牛大力)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5月21日16时,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的空间科学卫星“澳门科学一号”。该卫星作为国际首颗低纬度地磁场与空间环境的科学探测卫星、国内地球磁场探测精度最高的卫星,将显著提高我国...

    时间:05-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