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江苏:广袤沃野 幸福涌动

2023-05-20 11:22:15

来源:光明日报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光明日报记者 张云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李健

  青绿的秧苗,在稻田中随风摇曳。远处,几只白鹭悠然觅食;近处,树梢枝头鸟鸣啾啾。江苏省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坚持17年不用化肥、农药,这里的粮食亩产量却从600斤增至1000斤以上,亩均收益也从1500元提高到6000元。

  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高质量发展,如何实现双赢?答案,就在戴庄村大力发展生物多样性农业里。

  “我们将230块零散田块整理成85块约4亩大小的高标准农田,沟渠主要用泡沫砖,就是为了让小草能从缝隙里长出来,给青蛙、蛇等小动物栖息的地方。”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研究员赵亚夫介绍,戴庄村重视培育生物多样性,探索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从山上到山下,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丘陵山区小流域生态景观,显示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共同体的强大生命力。我们在有机稻田里发现了130种小动物,这个数量和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差不多哩!”在戴庄村党委副书记李有意看来,路在林中、家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田园图景,早已在家门口变为现实。

  仓廪实,天下安。近年来,江苏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全省以占全国3.2%的耕地,生产了全国5.5%的粮食,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依托眼下的农业资源,如何让村民尝到产业兴、生活富的甜美滋味?在常州市溧阳市竹箦镇姜下村,凭借一站式配送、竹箦风鹅、蝴蝶兰种植、田园乡村文旅四大产业,老百姓过上了“神仙”日子。这个瓦屋山下、神女湖畔的小村庄,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诗和远方”。

  凌晨,姜下村的食品配送中心里灯火通明。分拣核对、装车配送,村民们忙得脚不沾地。2018年6月,姜下村党委书记吕岗华在走访时发现,村里的农业龙头企业“丫丫农场”虽是溧阳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但客户有限,销售局面一直打不开。开展合作,双方一拍即合。由农场负责生产和管理,村里负责品控和销售。如今,蔬菜产业成为姜下村最吸金的产业,从2019年起销售额连年翻番,2022年销售额超过3600万元!

  “我们坚持做精做优特色产业,始终推进三产融合。”吕岗华表示。竹箦风鹅成为姜下村的“致富密码”,鲜美风味吸引各地老饕接踵而至;兰花产业蝶变跃升,春节期间更是卖到断货。“我们借此机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022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村民人均收入达5万余元。老百姓致富了,村集体也增收了。”吕岗华心里甭提有多乐呵!

  姜下村,只是江苏大地上乡村产业振兴的一个缩影。全省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托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未来将重点培育8个千亿级优势特色产业、199个超10亿元县域优势特色产业,擦亮“农业强省”的金名片。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短短数年间,江阴市周庄镇山泉村从一个发展停滞、人心涣散的“问题村”蝶变为环境优美、生活幸福的美丽乡村,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实现华丽转身。很多人都问:山泉村是如何做到的?

  “当时人们都说‘有女不嫁山泉村’,和周围乡村相比,山泉村黯然失色。两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村级负债高达4700万元。”回忆起当年的场景,山泉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全兴心绪沉重。

  2009年,原本在外创业的李全兴毅然返回山泉村,高票当选为村委会主任。他坚信“乡村迈大步,关键看支部”。通过创建党风、作风、村风、家风、民风“五风”特色党建品牌,健全村务公开、民主决策、民主理财、民主监督等工作机制,新的村“两委”班子很快带领山泉走上发展快车道。

  村民们的干劲越来越强,村庄的面貌也焕然一新。2022年村集体净资产6.17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万元。“我们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准的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住有宜居、老有颐养、弱有众扶。”李全兴满怀信心。

  这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广袤良田生机勃勃,美丽村庄星罗棋布,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江苏,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全速奔跑着。(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焦点面对面】六国元首齐聚西安,中国—中亚合作如何开辟新前景?

      中新社北京5月20日电 题:六国元首齐聚西安,中国—中亚合作如何开辟新前景?  中新社记者 郭超凯 李京泽 李纯  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西安成功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这是今年中国首场重大主...

    时间:05-20
  • 外交部发言人就七国集团广岛峰会炒作涉华议题答记者问

      问:据报道,七国集团广岛峰会发表联合声明等文件,炒作涉华议题,妄谈台海局势,对东海、南海、涉港、涉疆、涉藏等问题和中国核力量说三道四,称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并以所谓“经济胁迫”影射中国。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七国集团嘴上唱着“迈向和平、稳定、繁荣世界”的高调,干的却是阻碍国际和平、损害地...

    时间:05-20
  • 王进仁当选山西省侨联主席

      中新网太原5月20日电 (记者 杨杰英)20日,山西省侨联第十一届一次全委会议召开。  大会选举产生了山西省侨联第十一届委员会和新一届领导班子。王进仁当选山西省侨联主席。大会选举产生了山西省侨联第十一届委员会和新一届领导班子。 张云 摄  陈蕾、闫芳、刘俊、吕静英、黄华为、谭慷、王迪...

    时间:05-20
  • 在中国—中亚峰会感受“陕西味道”穿越古今

      中新社西安5月20日电 题:在中国—中亚峰会感受“陕西味道”穿越古今  作者 谢雁冰 黄钰钦  初夏的西安,火红石榴花盛放。首届中国—中亚峰会的举行,将这座千年古都又一次置于世界的聚光灯之下。  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陕西流淌着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这片厚土孕育了周礼秦制...

    时间:05-20
  •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古城西安,递出开放新名片

      古长安,今西安。十三朝古都,古丝绸之路的起点。  公元3世纪,西域传入的葡萄、石榴、胡荽(香菜)等在关中地区大量栽种,阿拉伯的香料、埃及的琉璃、罗马的明月珠屡见于长安宫廷。  公元8世纪,中原丝绸经中亚人之手流往西亚、拜占庭,而印度、波斯等地的玻璃、药材等大量传入中国,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

    时间:05-20
  • 金色相框 | 习近平主持首届中国—中亚峰会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新华社摄影部新华社陕西分社联合制作...

    时间:05-20
  • 中亚五国元首支持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新华社西安5月19日电(记者王晨笛 赵嫣)中国-中亚峰会19日在西安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行。与会中亚五国元首在发言时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及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表示将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为契机,推进地区互联互通,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

    时间:05-20
  • 一见·从这场汇报会,看总书记心系的“对外开放”

      5月17日,陕西西安,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的一场汇报会格外引人注目。  在中国—中亚峰会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抽出时间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汇报会上,总书记再提“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在新时代被赋予新内涵,总书记对此有着深邃思考和战略部署。  优化区域开...

    时间:05-20
  • 习近平致电祝贺米拉托维奇就任黑山总统

      5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亚科夫·米拉托维奇,祝贺他就任黑山总统。  习近平指出,中国同黑山始终互尊互信、平等相待,两国人民彼此欣赏和敬重。我高度重视中国同黑山关系发展,愿同米拉托维奇总统一道努力,传承发扬两国深厚友谊,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共同引领双边关系不断发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时间:05-20
  • 民进党执政七年未解发展困境 台湾舆论指民众期待落空

      中新社台北5月20日电 民进党当局领导人蔡英文20日召开“执政七周年”记者会,宣扬政治、经济、民生乃至于两岸关系方面绩效。不过,岛内不少舆论指,台湾未能变好,民众对改革的期待落空。  《中国时报》当日发表社论指出,民进党当局执政七年几乎一事无成,所承诺的美好政见都落空,所作所为不仅铸成多方面...

    时间:05-2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