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2023年5月16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

2023-05-16 21:59:10

来源:外交部网站

  彭博社记者: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大使正在访问乌克兰、波兰、法国、德国和俄罗斯,中方能否证实其目前是否在乌克兰?能否提供访问的日程安排?

  汪文斌:我们此前已经发布了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大使出访欧洲五国的消息。关于这次访问的具体情况,中方也会适时发布消息,请大家保持关注。

  总台央视记者:中国—中亚峰会即将在陕西西安举行。中亚作为“一带一路”首倡地,10年来中国和中亚国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丰硕成果。发言人能否进一步介绍中国和中亚国家共建“一带一路”有关情况?此次峰会对中国和中亚国家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有何意义?

  汪文斌: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发表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中亚地区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首倡地,也是互联互通的标杆地。

  10年来,习近平主席同中亚五国元首保持密切交往,亲自擘画双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宏伟蓝图,就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同中亚五国发展战略对接达成重要共识,为中国同中亚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发挥了战略引领作用。

  10年来,双方共同实施了一系列大项目,广泛惠及地区各国人民。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与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建成,打开了中亚国家通向太平洋的大门。中国企业承建的中亚第一长隧道“安格连—帕普”铁路隧道顺利贯通,结束了当地民众出行需要翻山越岭或绕行他国的历史。中吉乌公路正式通车,成为跨越高山、畅通无阻的国际运输大动脉。途经中亚的中欧班列在中欧班列开行总量中占比近80%,成为驰骋欧亚大陆的“钢铁驼队”。去年,中国和中亚五国贸易总额超过700亿美元,创下历史最高水平。一项项实打实、沉甸甸的合作成果为中国中亚国家坚持相互尊重、睦邻友好、同舟共济、互利共赢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中亚峰会即将在西安举行,会议将进一步凝聚中国和中亚国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共识,助力双方继续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先行者。我们相信,在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中国和中亚国家将乘着中国—中亚峰会的东风,让延续千年的丝路古道焕发出新的生机,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韩联社记者:据报道,韩国国家足球队队员孙准浩自12日起被辽宁省朝阳市公安局刑事拘留,韩国总领事馆申请了领事探视,请问中国外交部对此有何立场?

  汪文斌:据了解,近日有一名韩国公民因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被辽宁省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中国是法治国家,依法处理有关案件,保障当事人的各项合法权益。辽宁省公安机关已向韩国驻沈阳总领事馆进行领事通报,并将为韩方领事官员执行领事职务提供必要便利。

  《北京日报》记者:据报道,美国驻南非大使布里格蒂11日召开记者会,依据美国情报信息指控南非政府曾在去年12月向俄罗斯“提供武器”。南非外交部12日发表声明回应称,美国驻南非大使应就该言论“毫无保留地向南非政府和人民道歉”。南非对此表示抗议。美国此前也多次声称中国或向俄提供“致命性援助”。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美方应当反思自身在乌克兰问题上应负的责任,停止胁迫他国选边站队,停止对别国进行污蔑抹黑。相信多数国家都希望和平解决乌克兰问题,而不是像美方那样向其他国家出售武器、拱火浇油。

  中新社记者: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今天开幕。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能否谈一谈对本届博览会的期待?

  汪文斌: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今天在宁波开幕。博览会将持续至本月20日。该博览会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框架下最重要的务实合作平台之一。截至目前,本届博览会共吸引参展商约3000家,比第二届增长30%,其中中东欧国家企业超过400家。预计本届博览会参会人数将突破10万人。博览会期间将同时举办中国—中东欧国家联合商会会议、海关检验检疫合作对话会等多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框架内不同领域的重要机制性活动,为全方位推进中国同中东欧国家交流与合作提供重要助力。

  中国愿同中东欧国家共享中国发展红利,促成更多务实合作成果,实现互利共赢。我们预祝本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圆满成功。

  《人民日报》记者:据报道,近日,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举行的加勒比国家安全会议上,与会加勒比共同体领导人就在各自国家施行攻击型武器禁令的计划达成一致,以减少该地区的枪支暴力和武器走私活动。与会各方表示,美国政府应采取切实措施,阻止美国枪支流入加勒比地区。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在这次加勒比国家安全会议上,多国领导人表示,高性能军用武器的可及性助长了当地帮派暴力活动,而这些武器主要是从美国走私的。这充分说明,美国枪支暴力问题已不仅是美国内久治不愈的“流行病”,还不断蔓延,成了祸乱周边国家的“传染病”。

  作为私人拥枪总数和人均拥枪数量都高居世界第一的国家,美国大规模枪击事件频发,死伤惨重,令人触目惊心。美国对枪支管理混乱,不仅让国内人民深受其害,也给加勒比地区带来严重安全隐患。国际刑警组织的数据显示,加勒比地区70%以上的谋杀案使用了枪支,而根据美国酒精、烟草、火器和爆炸物管理局发布的数据,整个加勒比地区约80%的涉案枪支来自美国。巴哈马官方数据显示,该国收缴的涉案枪支中,九成以上都可以追溯到美国

  上述事实清楚表明,美国既是枪支非法贩运的“来源”,也是加重加勒比国家社会治安恶化的“根源”。美国一直把国内毒品泛滥问题归咎他国,却对美国枪支非法流入周边国家、祸乱他国视而不见,这是美式双重标准的又一生动体现。

  我们奉劝美方,正视本国枪支泛滥的痼疾,切实承担起责任,采取措施从源头上遏制美国枪支非法出口,不要讳疾忌医,更不应危害他人。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据报道,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宣布将在全国各州试点推广中国减贫经验。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近年来,在两国元首的亲自关心和直接推动下,中国同乌兹别克斯坦减贫合作有声有色,取得许多积极成果,成为两国全方位合作的一大亮点。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决定在全国各州试点推广中国减贫经验,体现了乌方对中方减贫经验的高度重视。再过两天,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将结合出席中国—中亚峰会对华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将就减贫合作作出新的规划和部署,为乌兹别克斯坦减贫事业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消除绝对贫困是中国民生改善的里程碑,是中国人权事业的历史性成就,也是人类进步事业的壮丽篇章。中国脱贫成绩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为促进国际减贫事业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力量。中方愿继续同世界各国加强减贫经验交流合作,为建设一个远离贫困、共同发展的美好世界作出贡献。

  总台国广记者:据报道,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5日接受采访时点名中国和俄罗斯,称不允许凭借实力单方面改变现状。七国集团广岛峰会将就此向国际社会发出强烈信号。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作为此次七国集团峰会的东道主,日方沉迷于挑动和制造阵营对抗,损害地区利益,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日方老调重弹,不遗余力抹黑邻国,不乏以此掩盖自身单方面改变现状的企图。《波茨坦公告》《开罗宣言》等国际法律文件,构成战后国际秩序的国际法基础,写明台湾回归中国是二战后国际秩序的组成部分。然而,一段时间以来,日本国内一些势力极力美化侵略历史,为军国主义“招魂”“翻案”,甚至鼓噪“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这不就是在企图改变现状吗?

  如果日本真的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就应该旗帜鲜明地制止国内这些妄图开历史倒车的势力,就应该认真反省自身军国主义侵略的历史,就应该明确重申遵守二战后的国际秩序,就应该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精神。

  《环球时报》记者:据报道,美国国务卿布林肯15日就2022年国际宗教自由报告发表演讲,称中国在新疆对穆斯林维吾尔族实行“种族灭绝”。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汪文斌:美方有关言论罔顾基本事实,诋毁中国民族和宗教政策,充满意识形态偏见,毫无底线、荒谬至极。中方对此绝不接受,坚决反对。

  中国政府依法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中国各族人民依法享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目前,中国各类信教群众近2亿人,宗教教职人员38万余人,宗教团体约5500个,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14万多处,仅在中国新疆就有2.4万多座清真寺。

  所谓中国搞“种族灭绝”完全是美方编造的世纪谎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多年来,地区经济总量增长了160倍,维吾尔族人口从220万增长到约1200万,人均预期寿命从30岁提高到74.7岁。当前新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睦、民生改善。近年来,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约2000多名政府官员、宗教人士和记者前往新疆参访,高度赞赏新疆社会稳定和繁荣发展,理解支持新疆反恐和去极端化成就。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有识之士讲述新疆真实情况,发出客观公正的声音。美方无视这些客观事实,反复炒作谎言谬论,只是为了“以疆制华”,给遏制打压中国寻找借口。国际社会对此看得清清楚楚。

  我们奉劝美方正视并反省自身问题,尊重事实真相,停止搞双重标准,停止借所谓人权、宗教、民族等问题干涉中国内政。以所谓人权、宗教问题遏制中国发展的企图注定失败。(外交部网站)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国台办:民进党当局应顺应民意,尽快恢复两岸原有客运航点

      中新网5月17日电 国台办新闻发言人马晓光在17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民进党当局应顺应民意,解决相关问题,撤除种种不合理障碍,尽快恢复两岸原有客运航点,恢复两岸人员往来正常化,给大陆台商台胞一条便利的回乡路。  会上有记者问,2022年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期间,不少大陆台商台胞因疫情两年未能...

    时间:05-17
  • 北斗卫星家族又上新 “吉”星飞天再高照

      中新网西昌5月17日电 题:北斗卫星家族又上新 “吉”星飞天再高照  中新网记者 郭超凯 马帅莎  时隔千日,北斗卫星家族又上新。5月1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56颗卫星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的托举下,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这颗卫星将运行在地球上方36000公里的地球静止轨道。作为北斗家族的第4颗GE...

    时间:05-17
  • 国台办:民进党当局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日益将台湾推入灾难深渊

      中新网5月17日电 国台办17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马晓光就近期两岸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会上有记者问,临近“5·20”,对民进党当局上台七年来在两岸关系方面有何评价?对今后一个时期两岸关系发展有何预期?  对此,马晓光指出,2016年5月以来,民进党当局拒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歪曲否定“九二共...

    时间:05-17
  • 主动防范化解风险 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全党必须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主动防范化解风险,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时间:05-17
  • 【光明论坛】办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关键在教师

      【光明论坛】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队伍是建设思政课的主力军。思政课教师作为教学的供给方,其专业能力直接决定着思政课的质量。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强起来的关键。  加强政治引导,让课程“有棱有角”。当前,面对“两个大...

    时间:05-17
  • 【光明论坛】将主题教育成果展现在高质量发展新成效上

      【光明论坛】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把学习和调研落实到完成党的二十大部署的各项任务中去,以推动高质量发展...

    时间:05-17
  • 探访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家书牵两岸 亲情“抵万金”

      中新网泉州5月17日电 (吴冠标)作为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有着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五缘”关系。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前夕,中新社记者17日走进位于福建泉州的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在馆藏文物和动人故事中感受海峡两岸的缘起情深。  中...

    时间:05-17
  • 我国成功发射第五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五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该卫星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工程的首颗备份卫星,入轨并完成在轨测试后,将接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此次发射是北斗三号工程高密度组网之后,时隔3年的首发任务。  (总台央视记者 王刚 刘洁)...

    时间:05-17
  • 国台办:民进党当局才是台海和平与稳定的“威胁”

    5月17日,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马晓光就近期两岸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有记者提问:蔡英文日前称,大陆通过军演刻意升高对台“威胁”,影响“印太区域”稳定与和平。对此有何评论?发言人马晓光指出,这完全是颠倒黑白、倒果为因。正是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持续勾连外部势力进行谋“独”挑衅,不断...

    时间:05-17
  • 国台办介绍李延贺案件进展情况

      中新网5月17日电 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17日介绍李延贺案件进展情况时表示,办案单位已安排李延贺妻子在上海与其进行通话和通信,并将继续依法保障李延贺的各项合法权益。  当日,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有记者问,可否介绍李延贺案件的进展情况如何?  对此,马晓光表示,上次发布会已经宣布,2023年...

    时间:05-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