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北斗卫星家族又上新 “吉”星飞天再高照

2023-05-17 11:40: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西昌5月17日电 题:北斗卫星家族又上新 “吉”星飞天再高照

  中新网记者 郭超凯 马帅莎

  时隔千日,北斗卫星家族又上新。5月1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56颗卫星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的托举下,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这颗卫星将运行在地球上方36000公里的地球静止轨道。作为北斗家族的第4颗GEO卫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在全方位升级后,这颗卫星的本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随着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颗新星将在太空中大显身手。

  承继“五大”本领

  此次发射的第56颗北斗卫星,继承了前序GEO卫星“力大本领强”的鲜明特点。在北斗三号卫星系统中,GEO卫星虽然数量不多,但承担着“为北斗导航系统的技术指标提升提供增强服务”的重任,它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吉星”。

  这颗北斗卫星具备北斗三号系统的鲜明特色,即具备无线电导航、无线电测定、精密单点定位、星基增强、站间时间同步和定位五大本领,可为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提供导航及增强服务。

  研制团队针对任务需求,结合载荷国产化研制能力的精进,在这颗卫星上进行了部分单机的升级换代,着力提升星上硬件能力,显著增强导航信号功率与信息速率、进一步提高上行注入连续性和稳定性,将为用户带来更快、更精准、更稳定的定位服务体验。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三号卫星总体主任设计师冯文婧指出:“这颗卫星的‘上天’,系统精密单点定位服务就像从‘三通道’拓宽为‘四通道’,服务能力也随之变得更强。”

  经受“三载”考验

  研制立项之初,这颗卫星就被确定为“备份星”。作为“小老弟”,这颗卫星虽然与“哥哥姐姐们”在同一阶段生产,但注定要比“哥哥姐姐们”经受更多考验和磨练。

  自2020年完成全球组网以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向全世界提供着高稳定、高可靠、高安全、高质量的时空信息服务。3年来,系统运行稳定,定位导航授时服务质量广获全球用户好评。

  天上的“在轨星”运行得好,让研制团队相对心安;但相应的,地上的“备份星”发射入轨的需求不那么迫切,则给研制队伍带来了考验。按照总体策略,卫星必须时刻在地面待命,只等一声令下,便要在“两个月内具备随时出厂的条件”。发射时间不确定,保障方案就难以确定;在地面长期存贮与天上环境不同,需要识别和应对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

  由于发射时间不确定,研制队伍难以在开展存贮之初,就对发射流程计划有清晰把握。为此,研制队伍对地面存贮薄弱环节和敏感要素进行了深入分析论证,以半年为单位,制定了为满足不同可能发射时间的多个地面存贮方案。

  与此同时,地面环境与空间环境也存在显著差别。在地面对卫星进行长时间存贮,产品状态可能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测试团队结合地面存贮试验结果,条分缕析不同阶段存贮对单机、元器件可能造成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完备、稳定有序的性能测试。据统计,该星的整星加电测试时间超过2000小时,较前序卫星多出近1000小时。在出厂前,测试团队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对卫星补做了测试项目。

  淬砺“千日”升华

  与国外卫星导航系统不同,中国的北斗三号系统采用混合星座模式,由MEO卫星(中圆地球轨道卫星)、IGSO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GEO卫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三种不同轨道的卫星组成。

  2020年6月23日,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55颗卫星顺利入轨,北斗三号系统正式完成由3颗GEO卫星、3颗IGSO卫星、24颗MEO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建设,提前半年完成组网任务。同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面向全世界提供服务。

  在那之后,北斗卫星研制队伍沉下心来,持续苦练内功,认真做好北斗备份星有关工作。一千多个日夜之后,他们再次进驻发射场,助力中国北斗再上新。

  “名为备份星,实为主力军”。这颗北斗卫星在“入列”之时即会发挥作用,将有效扩大短报文服务区域,提高精密单点定位能力,肩负起提升系统服务连续性和健壮性的重任,支撑系统稳定运行。

  此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北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迈出了新的坚实一步,拉开了中国导航事业发展新阶段的序幕。(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 着眼全国大局发挥自身优势明确主攻方向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陕西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要有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奋力追赶、敢于超越,在西部地区发挥示范作用。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着眼全国发展大局,立足...

    时间:05-17
  • 公安机关开展专项行动打击整治网络谣言 10起典型案例公布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公安部了解到,公安部网安局4月中旬部署开展为期100天的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全国公安机关依法打击一批恶意编造、传播网络谣言的组织者、策划者和主要实施者,依法打击一批借热点事件造谣引流、非法牟利的“网络水军”团伙,依法整治一批网络谣言问题突出的互联网企业,清理关停一...

    时间:05-17
  • 提升婴幼儿托育服务品质 山东济南交出满意答卷

      央视网消息:继续关注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话题。婴幼儿托育服务一头连着家庭和谐幸福,一头连着人口均衡发展。昨天(5月16日),我们报道了当前0—3岁婴幼儿托育的主要形式是幼儿园托班和托育机构。但是这些机构难以满足家长就近、灵活送托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家庭托育点作为一种规模较小、灵活性较高、...

    时间:05-17
  • 习近平同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会谈

      5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西安同来华出席中国-中亚峰会并进行国事访问的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会谈。  习近平说,很高兴在西安接待托卡耶夫总统。今天是你70岁生日,再次祝你生日快乐。在这个特殊日子里,你来华进行国事访问,彰显了两国关系的高水平,也再次印证了你同中国的不解之缘。  中哈关系已...

    时间:05-17
  • 老成昆铁路大修进入核心施工区段 机械化施工保障效率

      央视网消息:从成都到昆明的老成昆铁路是我国西南地区一条重要的铁路干线和出川通道,为了提高线路设备质量,保障列车安全平稳运行,从4月中旬开始,老成昆铁路启动了第一阶段的集中大修,进行换枕作业等。目前,大修已经进入位于四川乐山的核心施工区段。  5月15日,施工队伍开始检修老成昆铁路沙湾站至轸溪...

    时间:05-17
  • 促进能源贸易全球化 首船跨境人民币结算液化天然气完成接卸

      央视网消息:16日,满载6.5万吨液化天然气的“马尔文”轮在中国海油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完成接卸,这是我国首单以人民币结算的进口液化天然气,标志着我国在油气贸易领域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交易探索迈出实质性一步。  装载来自阿联酋液化天然气的“马尔文”轮,经过26天的海上航行,5月15日抵达在广东...

    时间:05-17
  • 中老铁路运输货物突破2000万吨 发送货物品类愈加丰富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中国铁路昆明局了解到,中老铁路自2021年12月3日开通运营,截至5月16日,全线累计发送货物突破2000万吨。其中,跨境货物运量超400万吨,货值达177亿元。  今年1至4月,中老铁路货物运量稳步增长,累计发送货物669万吨,同比增加408万吨,增长156%。  中国铁路昆明局万象运营管理中心 李同许:...

    时间:05-17
  • 大国外交最前线丨丝路起点 千年古都 中国-中亚峰会即将在西安拉开帷幕

      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将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习近平主席将主持峰会。这是今年我国首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也是中国和中亚五国建交31年来,六国元首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  昔日长安,是陆上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今朝西安,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联通中国与中亚国家。5月17日起,各国元首即将陆续抵...

    时间:05-17
  • 明日开园!“天开”,为梦想而开!

      一簇光被点亮,整座城在热望  随着5月18日“开园日”临近  越来越多的目光正向这里汇聚──  天开高教科创园  天津新的梦想之地!  近日,先导区天津科技广场  天开园LOGO亮灯!  园区综合服务中心亮灯!  高校师生创新创业团队办公室亮灯!  咖啡馆、美食店亮灯!  在流光溢彩的城市中...

    时间:05-17
  • 中亚国家留学生:“一带一路”助力中亚五国互联互通发展

      中亚是“一带一路”的首倡之地。10年来,中亚国家同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取得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建设成果,一系列重大合作项目助力中亚五国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说,互联互通是中亚国家同中国合作的优先方向。对此,来自中亚国家的留学生深有体会,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穆米诺夫...

    时间:05-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