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东西问·中外对话 | 美国对华政策如何避免一叶障目?

2023-05-15 21:31: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5月15日电 题:美国对华政策如何避免一叶障目?

  中新社记者 彭大伟 阚枫

视频:【东西问·中外对话】美国学者:美中之间有太多案例反驳“修昔底德陷阱”言论来源:中国新闻网

  当前,中美关系呈现的复杂性已超越双边范畴,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攸关双方,也举世瞩目。

  近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北京会见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时表示,美方应端正对华认知,回归理性,扣好中美关系的第一粒纽扣,在两国各自更好发展中彼此成就。

  当前中美关系的症结在哪里?美国处理对华关系时为何失去理性?就此,中新社“东西问·中外对话”邀请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中国历史教授、费正清研究中心前主任宋怡明(Michael Szonyi),以及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亚洲历史、国际和全球研究学教授陆德芙(Jennifer Rudolph)与中新社记者展开对话。

  宋怡明认为,美国面临的更大挑战是解决国内的严重分裂和政治瘫痪问题,在强调与中国竞争之际,美国更需要做的是厘清自己国内的秩序。陆德芙则表示,美中之间的经济联系密不可分,人文交流也非常密集,美中关系有太多可以反驳“零和游戏”和“修昔底德陷阱”之类言论的案例。

资料图:中国国旗和美国国旗。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对话实录摘编如下:

  中新社记者:2022年,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邀请数十位美国顶级国际关系和中国问题专家就中美关系发表见解,并集纳成书——《中国问题II:对美中关系的关键洞察》。作为编者之一,二位如何评价现在美国中国问题专家中国的看法?

  陆德芙: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过去几十年发生了巨大变化。美中关系极其复杂,无法从单一的维度来考量。因此,无论你是政策专家中国问题专家,还是普通民众,都很难分辨一个人的观点客观准确与否。《中国问题II:对美中关系的关键洞察》这本书提炼出许多关于美中关系的研究成果,并为读者指出了美中关系的关键问题,而回答问题的人,都是各自领域的顶尖人物。

  宋怡明:的确,如今在美国,很多评论中国的人都对中国知之甚少,对中国问题也没什么研究经验,有的人甚至不懂中文。确切地说,这些人距离真实的中国比较遥远。

  陆德芙:我们希望人们更加理解美中关系的复杂性,你不能把美中关系简化为几个甚至一个方面的问题。

  中新社记者:如您所说,中美关系涉及领域相当广泛。据你们观察,当前中美关系中最重要的议题是什么?

  陆德芙:美中关系是多维的,它可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对国际关系的稳定至关重要。然而近年来,从多个侧面观察,美中关系似乎都处于危机之中。我们希望双方把双边关系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始终视为最重要的方面。

  当然,这并不影响双方在不同阶段确定双边关系的关键议题,例如涉疆、涉台等问题都很复杂敏感。当前,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都在就两国关系的优先事项进行校准。我想提醒决策者的是,这两个国家有着紧密的联系,不仅在经贸关系上,在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挑战方面更是如此。

视频:【东西问·中外对话】美国学者:美中关系是多面的,对国际关系稳定至关重要来源:中国新闻网

  宋怡明:中文有成语“一叶障目”,其实英文也有相应的表述。我认为这可能是美国处理美中关系时面临的最大症结。我想说,美国中国的政策,以及美国人对中国的态度必须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找到方法来解决当前的棘手问题,但更要着眼双边关系的长远和全局。

视频:【东西问·中外对话】美国学者 :美国对华政策必须“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记者:近些年,不少美国中国问题学者警告美当局不要在台湾问题上冒险。为什么这些声音没有得到美国决策者的重视?

  宋怡明:首先我想说,在美国有很多人会就美中关系向政府提出建议,涉及的话题就包括台湾问题。不过,坦率地说,并非所有人的动机都是基于推动美中关系的积极发展,他们更多是基于美国国内政治的党派之争,而且这些建议大多不切实际,因为实际形势比建议所针对的单一问题要复杂得多。

  目前,美国两大主要政党达成的共识是,美国对华政策必须改变。但是我认为,我们不能将此理解为美国领导人想让中国成为“美国的敌人”。

  中新社记者:正如二位所说,在美国有很多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他们有自己各自侧重的方向,那么,这些中国问题专家有达成一些共识吗?

  陆德芙:现在尽管很多美国学者认为中国美国的竞争对手,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不应该向中国学习。中国有很多方面都值得美国学习。比如,中国的基础设施做得很好,中国在减贫方面取得成功等等,两国在很多领域都可以相互学习。另外,如果美国想继续保持其全球领导地位,那么它必须先解决好国内的事务。

  宋怡明:美国在与中国竞争时更需要做的是厘清自己国内的秩序。美国的成功之道不是削弱中国。在某些领域,美国受到了中国发展带来的挑战,需要找到应对这种挑战的政策。但是,美国面临的一个更大的挑战是解决国内的严重分裂和政治瘫痪问题。

  中新社记者:中美关系不应该用“零和”来形容,这几年,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在中国也常被讨论,未来,中美关系如何避免这个“陷阱”?

  宋怡明:“零和”的定义是两个玩家之间的竞赛,其中一方得到就意味着另一方要失去,而用它描述美中关系,这显得很荒谬。比如,陆德芙提到美国可以向中国学习基础设施建设,而且中国基础设施的非凡成就并没有让美国利益受损,如果美国国内能齐心协力建设高铁,这也不会伤害到中国的利益。

  有人会谈到美中在国际领导力方面的竞争。的确,中国正在寻求在国际机构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但这和破坏国际秩序不是一回事,如果中国真的试图破坏国际秩序,它就不会加入所有这些机构。

  我的同事兼朋友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提出了“修昔底德陷阱”这个概念。我想格雷厄姆会是第一个承认历史不是宿命的人,美中关系与他所研究的历史案例不完全相同。这个概念之所以不能用来形容美中关系,是因为美中关系的特点是超乎寻常的一体化,经济一体化、科技一体化、教育一体化等等,以及两国都面临很多共同挑战。

  陆德芙:美中关系的一个特点就是其涉及范围之大,一体化程度之高都前所未有。“冷战”之下的美苏双方具有完全不同的经济体系,而美中之间的经济联系密不可分,人文交流也非常密集,美中关系有太多可以反驳“零和游戏”和“修昔底德陷阱”之类言论的案例。(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光明论坛】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光明论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广东要下功夫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这一明确要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意志,为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指明了前进方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体现...

    时间:05-16
  • 发展普惠托育,还有哪些难点需突破?专家解读

      国家卫健委日前发出通知,从昨天(5月15日)起,到6月15日,开展全国托育服务宣传月活动。截至2022年底,我国每千人口托位数约为2.5个。  国家卫健委启动全国托育服务宣传月  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先后印发《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提出了发展托育服务的基本原则、...

    时间:05-16
  • 以五大发展理念的内在统一来推动发展

      以五大发展理念的内在统一来推动发展(思想纵横)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①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

    时间:05-16
  • 【光明论坛】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

      【光明论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最讲认真,言必行、行必果,说到做到。”工作需要认真,学习同样需要认真。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要求是“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在认真学习的基...

    时间:05-16
  • 受贿1352万余元 山西临汾市委统战部原副部长李亚丽一审获刑11年

      中新网太原5月16日电(刘小红)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16日发布消息称,5月15日,阳城县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山西省临汾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原副部长(曾任山西省稷山县人民政府县长、隰县县委书记)李亚丽受贿一案,对被告人李亚丽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1年,并处罚金100万元;对李亚丽受贿所得财物予以追缴,上缴...

    时间:05-16
  • 【光明时评】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未来之城”建设

      【光明时评】  “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既不能心浮气躁,也不能等靠要,要踏实努力,久久为功。”要“着力打造一个没有‘城市病’的未来之城,真正把高标准的城市规划蓝图变为高质量的城市发展现实画卷”。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雄安新区考察,主持召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座...

    时间:05-16
  • 钟南山最新发声:全国约11~12亿人得过新冠

    5月15日下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说,目前在广州流行的主流新冠病毒株是XBB1.9.1。根据目前广州市发热门诊的数据,在接受检测的发热病人里,有20%-25%是新冠病毒感染者。钟南山介绍,无论有症状还是没有症状,如果体内新冠病毒对应的抗体增高,就说明人体曾被感染过。从这个角度看,根据测定,全国大概有85%...

    时间:05-16
  • 澳大利亚贸易部长:“不希望与中国脱钩”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 题:澳大利亚贸易部长:“不希望与中国脱钩”  新华社记者徐海静 马峥  “澳大利亚不希望与中国脱钩,相反,我们希望扩大同中国的经贸往来。”澳大利亚贸易部长法瑞尔(中文名唐方睿)日前在北京接受新华社独家专访时作出上述表态。  法瑞尔是4年...

    时间:05-16
  • “双方关系呈现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即将举行的中国—中亚峰会将推动中亚同中国关系实现新发展,为中亚国家转型发展、提升地区影响带来新机遇。”塔吉克斯坦国家科学院欧亚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阿卜杜加尼·马马达齐莫夫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  中国同中亚国家是命运与共的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好兄弟。10年来,在元首外交...

    时间:05-16
  • 国家统计局:当前中国经济不存在通缩

    5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如何看待下阶段CPI走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当前价格低位运行主要是阶段性的,当前中国经济不存在通缩,总的来看,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缩。从CPI的情况来看,今年以来,CPI同比涨幅总体上是回落的,4月份同比上涨0.1%,涨幅比...

    时间:05-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