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发展普惠托育,还有哪些难点需突破?专家解读

2023-05-16 11:30:17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国家卫健委日前发出通知,从昨天(5月15日)起,到6月15日,开展全国托育服务宣传月活动。截至2022年底,我国每千人口托位数约为2.5个。

  国家卫健委启动全国托育服务宣传月

  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先后印发《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提出了发展托育服务的基本原则、重点任务、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从2020年至2023年,国家共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36亿元,新建48个地市级以上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托育服务机构约7.5万家,提供托位数约350万个,每千人口托位数约2.5个。“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到“十四五”期末,我国每千人口托位数将提高到4.5个。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遴选出33个城市作为第一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探索“幼有所育”的新路径。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司长 杨文庄: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对各类托育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着力扩大普惠托育服务的供给,帮助托育机构把运营成本降下来,把收托价格降下来,让有需要的婴幼儿家庭能够送得起,用得上。加强动态监管,确保服务质量有所提高,守住安全和健康的底线。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确保2025年全国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5个。

  发展普惠托育,还有哪些难点需突破?

  调查显示,婴幼儿缺乏照料是阻碍生育的首要因素,发展托育服务对于提高生育意愿具有明显作用。然而,我国托育服务总体上仍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服务体系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发展质量不高等问题有待解决。

  以成都为例,当前托育服务整体供给不足与托育机构入托率不高的问题并存。按国家“十四五”规划每千人口4.5个托位要求,全市需托位11.4万多个,目前仅有7.8万个,缺口3.6万个。同时现有在园入托人数仅4万人左右,剩余托位3万多个。目前全市有3岁以下婴幼儿46.8万左右,绝大多数由祖辈参与看护和照料,入托照护的较少。另外专业人员短缺,与幼儿园相比,托育服务行业处于起步阶段,行业准入、人员资质、质量评估、安全监管等相关标准规范尚需完善。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 屈智勇: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未来有几项工作我们要去做:

  第一,加大政府的投入,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在土地财政税收等各方面给予支持和优惠,同时出台普惠托育服务的认定标准。

  第二,尽快落实小区配套建设托育服务机构的政策,新建小区一定要同时规划托育服务的机构建设,老旧小区在改造过程中把可用的房屋要优先规划成托育服务的用房和用地。

  第三,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通过多种形式提供托育服务,也给家长们带来多样化的选择。

  第四,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同时各级政府还要建立,保证保育师待遇的政策和制度,让他们能够稳定地长期地为托育服务贡献力量。

  托育老师:不负所托,用心呵护用心爱

  托育服务面向的是3岁以下婴幼儿,他们被称作“最柔软的人群”。如何呵护宝宝们健康成长?下面去认识几位托育园的老师。

  1997年出生的牟笑苇留学8年,研究生毕业后,加入托育行业,现在已是成都一家托育园的园长了。日常工作中,她和同事们除了照顾孩子生活起居、带孩子做游戏做手工、进行早期教育,很多时候牟笑苇承担的是哄孩子的角色。牟笑苇说,照顾这些3岁以下的小宝宝,不仅需要责任心,更需要爱心、细心。

  成都市温江区柳城街道红光社区普惠托育园园长 牟笑苇:我们把饭菜全部放在一个碗里,这样就可以避免宝宝养成挑食的坏毛病。

  0—3岁是语言发育的黄金期,对于语言能力发育迟缓的孩子,托育园开设了专门的语言沟通与社交课程。在这所托育园,幼教老师都是90后、00后的青年人,而保育员麦姐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

  成都市温江区柳城街道红光社区普惠托育园老师 麦姐:因为自己就有照看小朋友的经验,所以说对于我来说,在这工作的话就是更加顺手。

  被小朋友称为“朵朵老师”的00后藏族女孩曹朵,幼师毕业后已在托育园工作一年多了,在父母眼中她还是个孩子,然而现在她已成为托育园的骨干老师,她说,工作中辛苦并快乐着。

  成都市温江区柳城街道红光社区普惠托育园老师 曹朵:从早到晚其实都比较累,一直要不停地关注小朋友们,但是看到他们一点一点地长大,看到他们随时跑过来抱你喊老师,这些就觉得特别开心幸福。

  (总台记者 龙晓勤 郑轶 陈鑑开 温江融媒)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茶和天下 共享非遗”主题活动多地联动 主会场福州将推进两岸茶文化交流

      中新网北京5月16日电 (记者 应妮)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李晓松16日在京宣布,5月21日,在第四个“国际茶日”来临之际,文化和旅游部继续举办“茶和天下 共享非遗”主题活动,全国将举办各类茶相关非遗宣传展示活动130余场,全面生动呈现近年来茶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成果和优秀实践案例。  ...

    时间:05-16
  • 警博会关注无人机“黑飞”乱象 与会者建言助力精准监管

      中新网北京5月16日电 (邓正 张素)近日,由公安部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警博会)在北京举办。大会期间,从“无人机反制与管控技术”论坛,到无人机反制装备展区,警务专业人士、无人机安全管控技术企业代表围绕无人机“黑飞”“乱飞”现象治理、科学执法等议题展开研讨并建言献策。  ...

    时间:05-16
  • 中国科大揭示深地震破裂过程由地球刚度随深度变化导致

      中新网合肥5月16日电 (记者 吴兰)深地震是地球科学中的一个未解之谜。记者16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李泽峰研究员课题组利用机器学习对全球3000余个中大震级地震进行了系统分析,证明了深地震破裂过程和震源参数的差异由地球刚度随深度变化导致,与地震的具体产生机制无关。  这一揭示深地...

    时间:05-16
  • 辽宁全力打造技能生态 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中新网沈阳5月16日电(记者王景巍)5月16日,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关于加强新时代辽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有关情况介绍新闻发布会,辽宁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秀君就《实施意见》出台背景、政策考虑、主要内容进行介绍,明确了辽宁全力打造技能生...

    时间:05-16
  • 中国-中亚峰会即将举行 中亚国家官员:期待与中国加强经贸合作

      中国-中亚峰会将于5月18日至19日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届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五国总统将应邀与会。峰会召开之前,多位来自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官员在塔什干接受采访时表示,期待与中国在多领域持续深化经贸合作,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乌兹别克...

    时间:05-16
  • 吉尔吉斯斯坦驻华大使:峰会是中国和中亚国家间重要对话平台

      此次中国-中亚峰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五国总统将应邀与会。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是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即将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中国-中亚峰会。在峰会召开前夕,总台记者专访了吉尔吉斯斯坦驻华大使穆萨耶...

    时间:05-16
  • 瞭望丨携手打造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目前,中国与中亚国家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全覆盖、双边层面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全覆盖、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全覆盖  中国与中亚国家一致认为,每个国家都有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治理模式的权力,彼此坚定支持各自选择的发展道路和治理模式,反对任何形式的“双重标准”,反...

    时间:05-16
  • 减负担 促创新 稳预期——税费优惠政策落地观察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 题:减负担 促创新 稳预期——税费优惠政策落地观察  新华社记者申铖  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3679.8亿元,对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近年来我国实施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的基础上,今年的税费优惠政策有哪些特点?企业感受如何?记者在山...

    时间:05-16
  • 全面恢复口岸快捷通关首日见闻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 题:全面恢复口岸快捷通关首日见闻  新华社记者任沁沁  “启用!”  5月15日0时整,随着指令下达,广州白云机场口岸,一整排快捷通道的绿色通行指示灯次第亮起,符合快捷通关条件的旅客开始有条不紊地排队候检、陆续通行,安全、有序、快捷。  证件扫描、面部识别、指纹核验,平均...

    时间:05-16
  • 新华全媒+丨7000多个成果项目寻求合作 2023中关村论坛打造“全球买、全球卖”的技术交易盛会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记者温竞华、张漫子)北京市副市长于英杰在15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2023中关村论坛技术交易板块将举办26场活动,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个科技成果、创新项目寻求合作。  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说,成果转化是推动科技产业和金融良性循环的关键环节,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

    时间:05-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