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国家医保局公布基金智能审核和监控知识库、规则库

2023-05-15 20:50:45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为加强医疗保障基金智能审核和监控知识库、规则库(以下简称“两库”)建设,提升监管效能,促进基金安全高效、合理使用,今天(15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布了《医疗保障基金智能审核和监控知识库、规则库框架体系(1.0版)》。

  医保基金监管除了事后追责,惩戒处罚,还积极推行智能审核和监控。医保部门通过事前提醒、事中预警、事后审核智能监管系统,让基金监管关口前移,自动拦截“明确违规”的行为,提示违反合理使用类规则的“可疑”行为,这就需要知识库和规则库作为判断的依据。

  框架体系1.0版国家“两库”中,知识库包括政策类、管理类、医疗类三类知识目录,包括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医保信息业务编码、医药学知识、管理规范等内容。规则库分为政策类(30条)、管理类(28条)、医疗类(21条),共包括79条规则。按照《“两库”管理办法》要求,国家医疗保障局向社会公开发布“两库”框架内容,医疗保障经办机构使用“两库”开展医保费用结算的支付审核、协议考核、核查稽核等业务管理活动;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和从事医保行政执法的机构使用“两库”协助开展医保行政监管和行政执法相关活动;鼓励定点医药机构应用“两库”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医药服务行为。

  国家医保“两库”赋予各地医保部门充分自主权限

  “两库”是智能审核和监控的工作核心,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智能监管子系统应用成效。在国家医保信息化平台上线以前,各地自建的智能监控规则数量从几十条到几百条不等,知识数量从几万条到几百万条不等,繁简不一,部分地方存在“两库”权威性和实用性不足等问题,不利于智能审核和监控进一步发挥作用。

  国家层面加强规则制定规范和规则体系的管理,赋予各地医保部门充分的自主权限,在国家“两库”的框架体系下结合本地实际增补规则和知识,自主设定参数、指标、阈值、应用场景等。各地医保部门在国家规则框架之下,充分征求医药机构意见,结合地方医保政策实际、基金监管目标设定规则的参数、指标、阈值、应用场景等。在规则上线使用上,循序渐进,动态完善,确保有序平稳运行。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检验规则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及时评估、调整。鼓励定点医药机构、行业学协会等根据国家政策、规范标准,积极提出符合标准要求,具有普适意义的知识信息或对应规则,各级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可按规定程序纳入“两库”范围。

  “两库”建设尊重医药机构的意见建议

  框架体系1.0版,“两库”建设中注重把握好遵循医学规律与适当合理干预的关系。“两库”规则包含政策类、管理类、医疗类规则。不同规则的运行逻辑、监管目标、效果强度不同。对于违法违规的诊疗行为,要加强监管和干预;对于涉及医疗合理类的规则,各地医保部门在论证和应用时要充分听取医药机构的意见建议。具体来看,79条规则中,违反政策限定类规则运行结果是“明确违规”,实现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自动拦截;违反合理使用类规则,运行结果多是“可疑”,需要充分听取医药机构申诉意见后确定是否支付。各级医保部门要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制定疑点信息的处理程序,加强与医药机构沟通,处理好医药机构的申诉意见。

  智能化监管不影响参保人正常看病就医

  总的来说,医保部门通过智能化监管手段加强医保基金监管,根本目的是保护人民群众“看病钱”“救命钱”,从根本上保障参保人看病就医的权利。一方面,参保人看病就医需经过身份识别,严格执行实名就医购药制度,确保人证相符,但身份识别过程对参保人来说是“无感”的,也不会对正常看病就医行为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智能监管系统通过规则的运行来规范定点医药机构的诊疗行为,对医务人员不合理的诊疗、检查、开药行为实时提醒,引导医务人员自觉遵守临床诊疗规范和医保管理政策,依法合规、合理规范开展医药服务,确保医保基金安全高效、合理使用,保护参保人享受规范医疗服务的权益。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张萍 怡哲)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让带娃不再难 未来我国每千人口托位数将提高到4.5个

      国家卫健委日前发出通知,从昨天(5月15日)起,到6月15日,开展全国托育服务宣传月活动。截至2022年底,我国每千人口托位数约为2.5个。  国家卫健委启动全国托育服务宣传月  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先后印发《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提出了发展托育服务的基本原则、...

    时间:05-16
  • 引导主动求职、落实就业去向……@高校毕业生:新政策来啦!

      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印发通知,要求今年5月至8月开展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明确各地各高校要聚焦当前促就业工作重点难点,精准拓展岗位,优化指导服务,引导毕业生主动求职,帮助更多高校毕业生在离校前后落实就业去向,全力促进2023届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在精准拓展市场性岗位方面...

    时间:05-16
  • 对于中亚,你了解多少?快来开启美妙的中亚之旅

      中国—中亚峰会将于5月18日至19日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  在亚洲的中部,我国新疆以西,有五个中亚国家。千年丝路,贯通东西,中国和中亚国家在密切交流中相知相亲、互融互通。中亚地区,也是“一带一路”的首倡之地。  对于中亚,你了解多少?绝美的自然风光、辉煌的丝路文化、现代新潮的城市、让人眼花...

    时间:05-16
  • 江南等地将有明显降雨 北方地区有强对流

      中新网5月16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16日至17日,江汉南部、江南大部、华南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东北地区、华北东部有小到中雨,部分地区大雨。京津冀鲁部分地区仍有高温,北京中南部、天津南部、河北中南部、山东北部及南疆盆地等地有35℃高温天气。  江南等地将有明显降雨 北方地区有强...

    时间:05-16
  • 我国加强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幼有所育是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强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托育服务供给取得积极进展。  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遴选出33个城市作为第一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探索“幼有所育”的新路径。作为示范城市之一的四川省成都市着力构建普...

    时间:05-16
  • 一见·总书记河北之行,透视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

      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石家庄,走进生产车间察看芯片生产流程,步入展厅察看医药产品展示。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考、一路指引,聚焦一个主题: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把握一个关切: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自立自强,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国之大者”。上个月在广东考察,总书记指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

    时间:05-16
  • 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

      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  ——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②  “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研究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会议指出,要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安排,完善新时代人口发展战略,认识...

    时间:05-16
  • 长沙一年新增18万常住人口 年轻人在这里找到坐标

      对于无数生活在其中或者旅途经过这里的人来说,长沙是什么模样?  橘子洲头绚烂绮丽的烟花打破天际的单调;岳麓山下无数朝气蓬勃的年轻人高喊青春无价,收拾行装正出发;五一广场人潮涌动就像清透的风,欢笑声不绝于耳;坡子街上,食物的香气慢慢浸润入鼻,满满的烟火气,也随之盈满内心……  温暖的新城市文化...

    时间:05-16
  • 总书记这样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牢正确政绩观

      政绩观正确与否,不仅影响到干部个人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典范和标杆。  近年来,各地领导班子陆续进行了换届,不少党员、干部走上...

    时间:05-16
  • 防范校园欺凌,需要充足而尽心的教育

      一名小学四年级学生用写信的方式诉说自己的苦恼:他被高年级学长敲诈了。事情是这样的——  他上六年级,我们是在打球的时候认识的。第一次他向我要了5元钱,答应还我,我就给了。可他后来不仅没还,还不断跟我要钱。我每次让他还钱,他就扬起拳头要揍我。总这样下去,我的零花钱很快就该没有了。  “这...

    时间:05-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