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习声回响丨“只此青绿” 内蒙古“沙戈荒”变身新能源“蓝海”

2023-05-13 21:17:50

来源:央广网

  习近平:要强化源头治理,推动资源高效利用,加大重点行业、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力度,发展清洁生产,加快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这段话出自2021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草原上,一座座巨大的“风车”挥动着白色的风机叶片,将风能转变成电能传送上网;荒漠中,一块块光伏板将聚集的太阳光转化为电能,为千家万户送去光明;园区里,一个个制氢项目拉开大幕,让内蒙古新能源发展“只此青绿”。

  位于库布其沙漠腹地的达拉特旗国家发电应用领跑基地,是国内目前在沙漠地区建成集中连片的最大光伏基地。该基地以光伏带动治沙,以治沙支撑牧草种植,用牧草种植带动养殖,用养殖反哺生态修复,实现“板上发电、板间种植、板下修复”的林沙产业新模式。

  “我们的总体目标是,25年以后,土地经过修复还给农牧民时,是有经济产出价值的。”内蒙古达拉特光伏基地绿能碳汇负责人苏东表示,希望通过“企业+村集体经济”,带动周边农民共同富裕。

  近年来,内蒙古围绕绿色、低碳发展,在资源高效利用上下功夫,把能源开发与乡村振兴和环境治理相结合,化劣势为优势,在沙漠中建设光伏能源,从源头上治理沙漠生态问题。

  “截至目前,全区光伏扶贫电站项目总装机165.44万千瓦,年均设备利用小时数1919小时,年上网电量31.74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约263万吨。”内蒙古乡村振兴局扶贫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李明表示,内蒙古借助风、光能源带动乡村振兴,先后设立帮扶公益岗位2.3万多个,助力乡村振兴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能源发展之路。

  今年3月份,在库布其沙漠里,上百辆推土机开足马力来回穿梭。到今年底,这片“不毛之地”将变身为全球最大规模的“沙戈荒”风电光伏基地,总装机规模1600万千瓦。基地建成之后,每年可向京津冀地区送电数百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600万吨,让荒漠化土地变身新能源“蓝海”。

  内蒙古能源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内蒙古通过“四交三直”7条特高压输电通道,向区外输送电量311亿千瓦时,为全国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能源支持。

  “自学自进化”的人工智能赋能超感知风机、“高防护、超防腐”的全球最安全电池,以及停车场内自如避障、移动的绿色充电机器人,以往的“车找桩”转为“桩找人”……随着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在鄂尔多斯市落地,风光氢储车产业全面起势。内蒙古力争打造全国乃至国际新能源产业高地,持续加大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力度,走出一条清洁能源发展的新道路。

  总监制:张军 于锋

  总策划:伍刚

  统筹:王薇 陶玉德

  策划:高艺宁 田凤元

  摄制:魏全民 贾晓东

  配音:郭文韬

  来源:央广网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原山西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社长冯爱民接受审查调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山西省纪委监委消息:原山西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社长冯爱民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山西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冯爱民简历  冯爱民,男,汉族,1959年12月生,山西娄烦人,大学学历,198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12月参加工作。  曾任山西日报报业集团...

    时间:05-14
  • 努力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雄安新区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并主持召开座谈

      4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调研京津冀协同发展并主持召开相关座谈会时曾表示,今后我会时不时地过来走一走,看看你们阶段性工作的情况。  4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如约而至——  5月10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赴雄安、抵沧州、到石家庄,探工地、看港口、问民生,实地考察雄安新区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并主持召开两...

    时间:05-14
  • 镜观·领航|在田间地头,总书记关心农业科技创新

      5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河北省沧州市,考察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了解盐碱地整治、旱碱麦种植推广及产业化情况。他走进麦田,仔细察看小麦长势,并向正在田里劳作的种植户、农技专家询问旱碱麦产量、价格、品质、收益等。   从东北平原到中原大地,从南...

    时间:05-14
  • 奋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河北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他强调,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各项工作,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鼓舞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大家表示,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时间:05-14
  • 时政微观察丨如何搞好特色农业,总书记划重点

      5月11日,在河北沧州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走进黄骅市仙庄片区一片旱碱地麦田,仔细察看小麦长势,了解当地旱碱麦种植推广及产业化情况。总书记向正在田里劳作的种植户、农技专家询问旱碱麦产量、价格、品质、收益等,指出要“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  总书记考察的旱碱麦种植农业标准化示范...

    时间:05-14
  • 白杨市:中国最年轻城市的诞生

      白杨市:中国最年轻城市的诞生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张馨予  发于2023.5.15总第1091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的塔额盆地中心,刚刚诞生了一座中国最年轻的城市。  4月28日,白杨市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挂牌成立。这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市,也是新疆兵团管理的...

    时间:05-14
  • 西安新开航线 实现至中亚五国客运航线全覆盖

      西安新开至阿什哈巴德、杜尚别航线 实现至中亚五国客运航线全覆盖  新华社西安5月13日电(记者张斌 付瑞霞)西安至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的国际航线5月13日首飞。此外,5月18日西安还将首开至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的国际航线。这标志着古丝绸之路起点西安将实现...

    时间:05-14
  • 台青许晋铭跨海十年:从逐梦学生到圆梦“达人”

      中新社温州5月14日电 题:台青许晋铭跨海十年:从逐梦学生到圆梦“达人”  作者 谢盼盼  是学长大哥,是就业面试官,还是生活“老娘舅”?台湾青年许晋铭常常在工作和生活中,熟练扮演着多个角色,而所有角色背后都是一次次助力圆梦的“行动”。  出生于台湾高雄的他,长相文气,还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学霸。...

    时间:05-14
  • 台胞张月霞母亲节的特别礼物:在桂过上有保障的晚年生活

      中新社南宁5月14日电 题:台胞张月霞母亲节的特别礼物:在桂过上有保障的晚年生活  作者 玉庚鑫 蒋雪林 李静  “我没有想到,在母亲节前夕,儿子能帮我在广西办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让我的晚年生活获得了保障,今后我可以无忧无虑地陪儿子在广西南宁市安度晚年。”台胞张月霞在接受中新...

    时间:05-14
  • 春风化雨孜孜十载 记浙江统一战线助推嘉善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嘉善5月14日电(赵晔娇 张煜欢 郭其钰)这是一个已经延续了十年,仍在续写的“同心”助力故事。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2013年,浙江省委统战部与嘉善结缘,发挥统一战线资源优势助推当地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

    时间:05-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