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时政微观察丨如何搞好特色农业,总书记划重点

2023-05-14 16:17:3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5月11日,在河北沧州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走进黄骅市仙庄片区一片旱碱地麦田,仔细察看小麦长势,了解当地旱碱麦种植推广及产业化情况。总书记向正在田里劳作的种植户、农技专家询问旱碱麦产量、价格、品质、收益等,指出要“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

  总书记考察的旱碱麦种植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是一块受自然条件制约、土壤盐碱化程度高的旱碱地。

  在沧州,当地老百姓口中的旱碱地,就是人们熟知的盐碱地。熟悉农业农村的人,或许会想起秋天盐碱地里泛起的那一层白花花的盐。盐碱地,意味着庄稼难以生长。

  发展特色农业,就要注重因地制宜,让盐碱地也能“变废为宝”。在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加大盐碱地改造提升力度,加强适宜盐碱地作物品种开发推广,有效拓展适宜作物播种面积。

  这其中,种子很重要。总书记曾形象地指出种地选好种的重要性:“农民说,‘好儿要好娘,好种多打粮’,‘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

  在旱碱地麦田,总书记察看的小麦,有小偃60、沧麦6002、捷麦19等抗旱耐盐碱的品种。这正是当地农技人员围绕“种、肥、播、管”等重点环节,实施了30项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培育出的适种宜种品种。

△5月11日上午,在河北沧州黄骅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同种植户、农技专家亲切交流。

  我国盐碱地面积约15亿亩,其中5亿亩具有开发利用潜力。如果这片“沉睡的”土地被唤醒,将产生重要影响。在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

  在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由于海水侵袭等原因,80%以上的土地是盐碱地。近年来,通过生态化利用和种业创新,盐碱地长出了产量高、品种好的多种耐盐碱作物。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到这里考察。看到当地育种思路的转变——从治理盐碱地适应植物,到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总书记表示赞同:“这就像发展旱作农业,不是治理旱地,而是要推广适宜的耐旱植物品种。”他勉励大家:“18亿亩耕地红线要守住,5亿亩盐碱地也要充分开发利用。如果耐盐碱作物发展起来,对保障中国粮仓、中国饭碗将起到重要作用。”

  搞好特色农业,发展产业也是关键一环。

  在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创新粮食生产经营方式,延伸产业链条,实现节本增效。

  这次在沧州,总书记了解当地旱碱麦种植推广、关注旱碱麦产业化情况,指出要积极发展深加工。

  虽然旱碱地土壤盐碱化程度高,但特殊的种植条件造就了旱碱麦独特的品质——钾钙镁铁锌含量高,蛋白质含量高达13%至16%,加工出来的面粉麦香浓郁、绵软筋道,非常适合制作馒头、面条等传统手工面食。

  特色农业,让盐碱地“变废为宝”,孕育出更多“新机”。

  目前,黄骅现在有较大型面粉加工企业20家,年加工能力接近50万吨,全市已经形成集订单农业、收储中转、面粉加工、食品生产等功能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小麦产业”。

△河北省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无论社会现代化程度有多高,14亿多人口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始终是头等大事。

  6月,河北黄骅的旱碱麦将迎来收获期。届时,燕赵大地,麦浪飘香,传递出的不仅是丰收的喜悦,更是端牢中国饭碗的底气。

  《时政微观察》近期内容>>

  时政微观察丨在这个港口,总书记为何关注能源安全?

  监制丨耿志民

  制片人丨兴来

  主编丨宁黎黎

  执笔丨程昱

  视觉丨江雨航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

      中新网5月15日电 据人社部网站消息,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任命丛亮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任命王刚为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任命曹淑敏(女)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  免去戴东昌的交通运输部副部长职务;免去曹淑敏(女)的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职务。...

    时间:05-15
  • 自然资源部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以学铸魂 实干担当

      自然资源部扎实开展主题教育——  以学铸魂 实干担当(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自然资源部通过举办主题教育读书班等多种形式,深学、笃信、力行,推动自然资源系统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学铸魂...

    时间:05-15
  • 时政微纪录丨擘画京津冀

    2023年5月10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河北雄安新区 沧州 石家庄考察并在三天时间里接连主持召开两场重要座谈会总书记的河北之行聚焦于一个9年前开始布局实施的重大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历史性工程必须久久为功9年来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 部署和推动这项历史性工程匠心独...

    时间:05-15
  •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雄安新区、沧州、石家庄考察回访

      初夏时节的燕赵大地,晴空万里,惠风和畅。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阶段,先后来到河北雄安新区、沧州市、石家庄市考察调研,察实情、看进展,一路上满怀深情的指引与嘱托,让7400多万燕赵儿女倍感亲切,备受鼓舞。广大干部群众表示,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为实...

    时间:05-15
  • 东西问·中外对话 | 用“修昔底德陷阱”形容中美关系?他们不赞同!

      当前,中美关系呈现的复杂性已超越双边范畴,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攸关双方,也举世瞩目。  近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北京会见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时表示,美方应端正对华认知,回归理性,扣好中美关系的第一粒纽扣,在两国各自更好发展中彼...

    时间:05-15
  • 花游世界杯杨顺诚、戴诗意获男女单自由自选金牌

    原标题:花样游泳世界杯埃及站:杨顺诚、戴诗意分获男、女单人自由自选金牌在14日进行的世界泳联花样游泳世界杯埃及站比赛中,中国选手杨顺诚和戴诗意分别获得男、女单人自由自选金牌。中国队本站比赛共斩获3枚金牌。2023年花样游泳世界杯共设三站分站赛,从3月中旬开始,先后在加拿大、法国和埃及举行,6月初将在西班牙举...

    时间:05-15
  • 出入境政策再优化!8个问答助你顺利“通关”

    原标题:出入境政策再优化!8个问答助你顺利“通关”→据国家移民管理局消息自5月15日起进一步调整优化出入境管理政策措施涉及哪些政策?一起来了解↓“2+1+1”往来港澳更便利2个“全国通办”全面恢复实行内地居民赴港澳团队旅游签注“全国通办”内地居民可向全国任一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提交赴香港、澳门团队旅游...

    时间:05-15
  • 习言道|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多次强调要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防止脱实向虚。...

    时间:05-15
  • 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满月 出入境超13000人次

    从云南昆明到老挝万象对开的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5月13日开行满月。一个月来,通过中老铁路出入境的客流多不多,呈现哪些特点?一起来看最新发布的数据。出入境共13310人次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一个月来,共计发送跨境列车30对,边检部门验放出入境人员13310人次。从地域来看,这些出入境旅客分别来...

    时间:05-15
  • 北方今年首轮高温天气来袭局地37℃以上

    原标题:北方今年首轮高温天气来袭明起江南等地雨水增强中国天气网讯热起来了!今天(5月15日)我国30℃以上的范围将覆盖西北、华南、江南、华南大部地区,其中北方今年首轮高温天气来袭,京津冀、山东中北部、河南中北部等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将达到或超过35℃,山东局地或遭同期少见炎热天气。气温飙升的同时,大部地区降水稀少,...

    时间:05-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