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热解读|从沧州旱碱地麦田,读懂总书记强调的这个“主动权”

2023-05-12 23:26:40

来源:央视网

  立夏已过,小满将至。行走于燕赵大地,一望无垠的绿色麦田里,一株株颀秀的麦苗拔节向上,长势喜人,焕发盎然生机。

  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沧州市考察调研。总书记沿着田埂走进旱碱地麦田,向农民和农技人员现场了解当地旱碱麦种植推广等情况,再次彰显了对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的关注。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粮食生产和安全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时刻关心的问题。“只有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2022年12月23日,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言犹在耳。

  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关键是要保粮食生产能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落实这些重要要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

  在沧州,当地老百姓口中的旱碱地,就是人们熟知的盐碱地,它被称为“地球之癣”,治理难度大。端稳“中国饭碗”,综合利用盐碱地是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的一块重要“拼图”。

  我国有15亿亩盐碱地,这是一笔“沉睡”的财富,是实现粮食增产的“潜在粮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回望沧州脚下这片盐碱地上的沧桑巨变,我们能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这一重要论断的分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调研时多次深入田间地头,察墒情、看苗情、问收成。总书记高度关注我国盐碱地生态保护和综合利用情况,强调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努力在关键核心技术和重要创新领域取得突破,将科研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目前,我国根据西北灌区盐碱地、西北内陆盐碱地、东北苏打盐碱地、黄淮海平原盐碱地以及滨海盐碱地五大盐碱地类型,建立了上覆下改阻盐控盐、暗管排水脱盐控盐、耕作破土壤粘闭降盐等数十套盐碱土高效利用技术模式,形成了八大体系40多项实用技术,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进入快车道。

  当前,我国治理盐碱地的理念发生了重要变化,从治理盐碱地来适应作物,到选育耐盐碱作物来适应盐碱地,使盐碱滩涂渐成丰收沃野。其中,科学育种是“藏粮于技”背后的一篇大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有目共睹,但也存在短板,其中最大的短板就是种子。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种业科技体制改革,搭建种业科技创新平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加快选育一批高产优质多抗的新品种。

  在山东,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盐碱地生物资源与评价利用重点实验室等11个创新平台相继创建,培育耐盐碱新品种200余种。

  在宁夏,科研人员在河套平原盐碱地上选育了枸杞、玉米、水稻、葡萄等耐盐碱新品种,给白茫茫的盐碱地“披”上了多彩外衣。

  在吉林,科研人员通过分子设计育种与传统育种手段先后培育出“东生”系列大豆新品种31个,分别满足高产、优质、高脂、早熟和耐盐碱等需求。

  …………

  从渤海之滨到嫩江之畔,从河套平原到天山南北,曾经沉寂的大片盐碱地上鸣奏出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的交响曲。

  放眼广袤田畴,新的丰收正在生根发芽。实践充分证明,中国人有能力解决吃饭问题,更有决心牢牢把住粮食安全的主动权,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奠定坚实根基。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巴哈马总理:巴中双边关系成果丰硕

      新华社拿骚5月12日电(记者林朝晖)在巴哈马同中国建交26周年之际,巴哈马总理戴维斯日前表示,巴中双边关系成果丰硕,巴方希望同中方进一步加强交流。  戴维斯10日晚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建交26年来,巴中双边关系成果丰硕。巴方希望同中方进一步加强交流,增进了解,期待双边关系继续发展、壮大。 ...

    时间:05-13
  •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丨综述:欧洲业内人士看好与中国在太阳能领域合作前景

      新华社瓦莱塔5月11日电 综述:欧洲业内人士看好与中国在太阳能领域合作前景  新华社记者陈文仙 孟鼎博 温新年  在欧洲加快绿色转型之际,西班牙和葡萄牙光伏产业业内人士日前表示,看好与中国企业在太阳能发电领域的合作前景。  位于西班牙西南部埃斯特雷马杜拉自...

    时间:05-13
  • 普及自救技能,防范灾害风险

      全国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各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普及自救技能,防范灾害风险  今年5月12日是第十五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6日至12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主题为“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连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突出主题、创新形式,精心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  ——注重实效,组织...

    时间:05-13
  • 与你的生活息息相关 第三个“民法典宣传月”活动启动

      日前,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印发《2023年“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方案》,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在全国组织开展第三个“民法典宣传月”活动。  今年“民法典宣传月”活动的主要内容是,结合全党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时间:05-13
  • 评论:台当局促就业实效不彰 台青应思发展天地何在

      中新社北京5月13日电 题:台当局促就业实效不彰 台青应思发展天地何在  中新社记者 容海升  民进党当局近日宣布要加码“投资青年就业方案”第二期,引来“选前讨好年轻人”的质疑。“方案”第一期投入近百亿新台币却实效不彰,再推第二期亦无助解决结构性问题。看来,台青或应展宽眼界,考虑未来发...

    时间:05-13
  • 便捷点餐变流量工具 强制“扫码关注”或涉侵权

      【法治护我心·民法典宣传月】便捷点餐变流量工具 强制“扫码关注”或涉侵权!  原本用于便捷服务的扫码点餐开始“变味”,部分商家为了运营公众号、扩大流量宣传面等目的,强制消费者扫码关注公众号或小程序,繁琐的操作流程、后续冗杂的广告推送等困扰着消费者。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6条...

    时间:05-13
  • 淄博烧烤还能火多久?

      淄博应“烤”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王宇  发于2023.5.15总第1091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五一”假期结束,淄博烧烤的火爆仍在延续。  “方桌火炉小马扎,露天碳烤半自助”。各大社交平台上,仍不断有用户分享自己“错峰”体验淄博烧烤的消息。满是烟火气的视频里,肉串、小饼加小葱,再来几瓶青...

    时间:05-13
  • 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工作全面启动 试点城市总结出可复制经验

      央视网消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今天(5月12日)表示,今年将全面启动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工作。  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包括城市燃气、桥梁、供水、排水、热力、电力、电梯、通信、轨道交通、综合管廊、输油管线等系统,是维系城市正常运行、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重要基础设施。  此次启动的...

    时间:05-13
  • 掌握校园必备急救技能 “120急救大课堂”走进北京市少年宫

      央视网消息:2021年,教育部等五部门下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学校急救教育。今天(5月12日)上午,北京急救中心“120急救大课堂”来到了北京市少年宫,为100名来自北京市教育系统的教职员工进行了校园急救技能培训。  当意外发生时,公众在第...

    时间:05-13
  • 究竟是怎样的硬汉?韧带断裂还勇夺第一……

      “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  也是圆梦人  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  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寄语青年  鼓励他们珍惜韶华、为梦想奋斗  第80集团军某旅合成营参谋  陈晶  就是一名强军路上的追梦人  从马...

    时间:05-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