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便捷点餐变流量工具 强制“扫码关注”或涉侵权

2023-05-13 14:41:11

来源:光明网

  【法治护我心·民法典宣传月】便捷点餐变流量工具 强制“扫码关注”或涉侵权!

  原本用于便捷服务的扫码点餐开始“变味”,部分商家为了运营公众号、扩大流量宣传面等目的,强制消费者扫码关注公众号或小程序,繁琐的操作流程、后续冗杂的广告推送等困扰着消费者。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6条所规定的“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背道而驰,监管机构理应大力整治这种扫码乱象,保障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和自由选择权。

  数字经济时代,“扫码点餐”早已处处可见,一键式下单、一屏尽览所有菜品等功能不仅提升了顾客所享受到的服务质量,也让“无纸点餐”经济又环保,方便了餐饮商户从前台到后厨的流程化管理。然而,本以“便捷”为特征的“扫码点餐”却逐渐发生“异变”:本该是顾客自由选择点餐方式,或是纸质菜单点菜,或是扫码自行下单,统统变成了“强制性”“扫码点餐”。更甚者,顾客开具餐饮发票,却被餐饮商家要求“关注公众号”才能开具电子发票。不少消费者对此种扫码乱象颇为无奈,明明主打“便捷服务”的“扫码点餐”缘何成为餐饮商家运营公众号、以销量换流量的“副业”工具?

  从网上曝出的强制“扫码点餐”事件来看,这种强制行为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强制或以优惠服务诱导消费者关注商家的公众号,并在商家的指引下进行会员账号注册,为此还要专门填写个人信息(如手机号码等)。二是仅提供“扫码点餐”服务,即便面对部分年龄较大、不太会使用智能手机的消费者群体,商家仍然要求消费者进行“扫码点餐”,其理由往往是“纸质菜单不够”“人手不足”等。三是商家要求消费者关注的公众号实际上并非商家的自营账号,而是第三方营销账号,部分商家甚至未就该账号的运营主体向消费者明确说明。

  此类扫码乱象早已不能用“商家为了尽可能降低人力成本和运营成本”这种简单理由予以解释,而是部分商家为了“养号”“赚取广告费”等目的而刻意为之。最普遍的行为逻辑可解释为,通过诱导消费者关注公众号,短时间内获取一定规模的用户关注度,让客户量转变为公众号或小程序的流量。商家既可选择通过接收推广广告获取广告费用,也可选择“养肥之后”高价售卖公众号。其实,这种短视的经营策略无异于饮鸩止渴,只会导致回头客越来越少,并不利于餐饮行业长期稳定发展

  在法律层面,这种强制或变相强制“扫码点餐”服务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内容相悖,实质限制了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形式。第一,虽然餐饮商家能够自主决定经营活动模式,但强制“扫码点餐”服务实际上限制了消费者能够选择的服务模式,侵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和自由选择权。因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服务类型的权利,“扫码点餐”并非是唯一获取餐饮服务的必要条件,并且这种行为也有违民法典规定的诚实信用等基本原则,属于单方面加重消费者义务。第二,餐饮商家在强制消费者关注公众号、小程序时引导消费者利用个人信息注册账号,这一行为也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的“在处理个人信息前,应当以显著方式、清晰易懂的语言真实、准确、完整地向个人告知个人信息处理相关事项”,与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的“最小必要原则”相悖。此外,这种“变相强迫”所获得消费者“同意”也不是个人信息保护法所规定的“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自愿、明确作出的”。特别是在涉及关注第三方公众号时,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安全更无法得到保障。并且,民法典也明确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商家的强制扫码点餐构成侵权行为。第三,以强制“扫码点餐”作为开具餐饮发票的前置条件,实质上是在设置发票开具的实际难度,如果因此减少发票开具量还有可能构成非法避税。

  由此可见,我国现行立法已经针对强制“扫码点餐”等经营活动作出规定,明确了餐饮商家的强制义务,但这种扫码乱象的治理除了需要立法明确责任主体之外,还需要在执法层面严格执法:餐饮商户不能将“扫码点餐”设置为消费者的“必选项”,应当提供必要的纸质菜单和人工点餐服务;监管部门需要重点监管被频繁举报投诉的餐饮商户,尤其是针对“扫码才能开具发票”的商户,更需要对其缴税行为进行核查;消费者面对强制“扫码点餐”等无理要求时,可以向监管部门投诉举报,情况严重的,亦可以向商家主张侵权责任;行业自律组织、消费者保护组织则需要引导餐饮行业形成良性的行业经营模式,杜绝各种不合理的强制“扫码点餐”要求,如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就明确要求餐饮商家不得强制消费者“扫码点餐”。

  总而言之,强制“扫码点餐”看似“圈粉”,实则“脱粉”。商家唯有回归到“优化服务质量”这一最初目的,才能留住客户,实现销量和流量的双赢。否则,既丧失了长期经营的客户信任,也可能为此承担本不必要的法律责任。

  作者:赵精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研究基地副主任)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永不负 “娘的心”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1969年1月,不满16周岁的习近平背起行囊,远赴陕北梁家河插队。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亲齐心亲手为他缝制了一个针线包,上面绣了三个红色的字:娘的心。齐心为习近平缝制的针线包,上面绣着“娘的心”三个字。  一个比手掌心略大的针线包,见证母子连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

    时间:05-14
  • 瞰京津冀|协同发展向未来

    这是京这是津这是冀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更便捷产业更强劲生态更环保服务更高效未来更美好  监制:王磊 李凤双 丁锡国 王明浩  策划:尚军  统筹:王璐 曹国厂 马宝军 邵香云 李德欣  编导:汪峰 刘衡  记者:杜一方 骆学峰 张硕 许健 李帅 王普 郭沛然  新华社河北分社  新华社天津分社  新华...

    时间:05-14
  • 时政微纪录丨习近平总书记河北行

      时政微纪录丨习近平总书记河北行  初夏时节,习近平总书记赴河北,开启今年第2次国内考察。  5月10日上午,习近平乘高铁前往雄安新区,抵达后首先考察了雄安站,他先后察看站台、候车大厅、站外广场,了解雄安站建设运营和所在的昝岗片区规划建设情况。随后,习近平来到容东片区南文营社区,先后考察党群服...

    时间:05-14
  • 第十届海归论坛长沙启动

      中新网长沙5月14日电(刘曼)5月13日,第十届海归论坛新闻发布会在长沙召开,介绍相关情况并宣布本届论坛正式启动。  据介绍,本届海归论坛将以“专场活动+主体活动”的形式,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内容,大力服务归国留学人员来湘就业创业,扩大湖南的“朋友圈”,为湖南高质量发展贡献侨海力量。  致公党湖南...

    时间:05-14
  • 习言道|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

      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有许多重要论述。...

    时间:05-14
  • “石库门与创新文化”青年创业论坛:谈创新 促创业 聚英才

      中新网上海5月14日电(记者 范宇斌)13日,由上海市委统战部指导,黄浦区委主办,黄浦区委统战部联合上海市青年五十人创新创业研究院共同举办的“石库门与创新文化”青年创业论坛在上海市黄浦区举行。  论坛现场,“黄浦区科创文旅创新创业研修营”“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创新创业接力站——思南沙...

    时间:05-14
  • 专家建言献策“美丽中国中脊带”:建成适应不同季节旅游带宜居带

      中新网云南腾冲5月14日电 (记者 孙自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HIST)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王心源研究员认为,为推动基于破解“胡焕庸线”而提出的“美丽中国中脊带”加快建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可以考虑把“美丽中国中脊带”划分、建成适合春夏秋冬不同...

    时间:05-14
  • 一季度新设民营企业203.9万户 同比增长10.7%

      本报北京5月13日电 (记者林丽鹂)记者近日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一季度,全国新设民营企业203.9万户,同比增长10.7%。截至3月底,全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超过4900万户,民营企业在企业总量中的占比达到92.3%。  今年一季度,一系列稳增长、促发展、扩消费政策综合发力,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民...

    时间:05-14
  • 返乡创业的年轻人 蓝莓园圆了“电商梦”

    、  从山东回老家种植西瓜后,26岁的魏瑾为村子带来的变化是,老家安徽砀山的西瓜越发甜了;从梦想走出大山到如今回归田园,28岁的王俊凯开民宿、办研学、做旅游,让更多人知道了打鼓岭这处小众景点;从打拼两年的大城市离开,33岁的朱朕一头扎进家乡的蓝莓园,成为电商达人,助力农产...

    时间:05-14
  • 年产量预计近20万吨 “土豆豆”变“金疙瘩”

      车轮滚滚,播种机在田间前行,切成块的土豆从机械漏斗滑落,入地。“过去赶牛犁地,一个壮劳力一整天只能种一亩土豆。”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闫关村村民袁虎兵从播种机的驾驶舱跳下,仔细地用铁铲刮除机身上的泥土:“如今这‘铁牛’可以同时播种、施肥,一天能播完...

    时间:05-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