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我国首个国产化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在山东潍坊试运行

2023-05-06 13:44:1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交通运输部消息,今天(5月6日),我国首个国产化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在山东潍坊试运行。

  此次试运行的纯国产船舶交通管理系统总体架构主要由1个管理中心即潍坊船舶交通管理中心、1个操作终端和1个监控终端构成,信息采集及处理层面主要包括1座雷达站、1座甚高频通信基站和围绕潍坊港中港区布置的视频监控系统。潍坊船舶交通管理系统使用的是全国海事首款应用型国产雷达,该雷达扫测半径45公里(24.3海里),基本覆盖潍坊全辖区,雷达数据可以实时掌握海面整体情况。在这套系统中,我国实现了前端雷达信号采集-数据处理-控制操作-综合展示等各环节全面国产化应用。

  系统的国产化建设提升海事监管服务效率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可以说是一种集雷达、通信、视频、船舶自动识别和气象信息等多种先进和前沿科技于一体的高端电子监管系统。过去我国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统使用的都是国外的雷达设备,实现国产化后,全方位提升了监管服务效率。

  在船舶交通管理系统投入使用前,潍坊海事局采用的监管技术手段主要是视频监控(监管)系统、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甚高频无线通信以及人工现场监管等。这些手段只能单方面解决监管过程中听、看和讲的问题。

  潍坊海事局综合业务处处长 王小明:潍坊船舶交通管理系统是将各种传统的监管手段,集成在同一个平台上,可以说增强了我们主动掌握辖区水域船舶动态的能力,而且克服了传统监管手段的局限性,实现了看得着、听得见、讲得通,同时也带动了监管方式向主动监管和事前监管方式转变,可以说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海事监管和服务的效率。

  在潍坊船舶交通管理系统采用的首款应用型国产雷达中,雷达数据处理子系统中配置了船舶异常行为分析软件和船舶动态风险评估软件,可实现对船舶航行状态进行预判,防止碰撞、触礁、沉没等事故的发生。同时系统中还建立了大数据平台,能提高系统的数据查询与分析能力。

  专家表示,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的国产化建设是系统数据安全风险防范的需要。

  交通运输部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智慧交通事业部总经理 阚津:在信息化建设领域,尤其是涉及信息安全的敏感区域,自主可控的要求日益提升。作为重要的交通安全设施,研制自主可控、安全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这套系统体现了海事核心装备的研制能力和产业化能力,促进了海事管理和服务的提升。

  我国建设船舶交通管理系统中心全球最多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建设船舶交通管理系统中心最多、监管水域面积最大的国家。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英文简称“VTS”,是指为保障船舶交通安全,提高交通效率,保护水域环境,由主管机关设置的对船舶实施交通管理并提供咨询服务的系统。我国《海上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海事管理机构统一负责海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随着船舶交通量不断增加,为使船舶能够顺畅通航于各个水域,各海运国家逐渐建立起岸船之间合作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统。

  截至目前,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已经历了3个时代:使用引航员、通信、视觉信号等的第一代VTS;使用交管雷达和甚高频(VHF)无线电话的第二代VTS;使用雷达信息处理系统等的第三代VTS,它由监测子系统、数据处理子系统、信息传输子系统及通信子系统等组成。

  我国首个船舶交通管理中心(VTS中心)于1978年在宁波港建成,此后实现了从无到有、从点到线、从线到面的发展过程。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我国现已建或即将建成船舶交通管理中心(VTS中心)65个,雷达站300余座,基本实现沿海重要水域和主要港口雷达信号全覆盖、长江干线航段雷达信号全覆盖,已经成为世界上建设船舶交通管理中心(VTS中心)最多、监管水域面积最大的国家。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记者 唐颖 李啸虎 山东台 高杰)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李强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国务院总理李强6日在京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李强表示,国际奥委会为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发挥了独特重要作用。中国一贯重视发展体育事业,同国际奥委会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去年,中国向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奥盛会,并成功带...

    时间:05-06
  • 中国科协: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打造“科技身份证”为评选减负

      中新网北京5月6日电(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5月6日下午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透露,聚焦为科技工作者减负,2023年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评选创新建设了STID(科技身份标识)平台,打造出“科技身份证”,以科技人才唯一编码实现人才唯一识别。  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部长李坤平在发布会上...

    时间:05-06
  • 秦刚:全力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北京5月6日电 当地时间5月6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伊斯兰堡同巴基斯坦外长比拉瓦尔共同会见记者。  有记者问及中巴应如何推进合作,确保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为巴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能。秦刚表示,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也是中巴经济走廊启动10周年。在中巴双方共...

    时间:05-06
  • 中国科学院磁约束聚变能研究开放创新试点启动

      中新社合肥5月6日电 (记者 吴兰)中国科学院开放创新生态建设研讨会暨磁约束聚变能研究开放创新试点启动会6日在安徽合肥举办。据悉,磁约束聚变能研究成为中科院首个正式启动的开放创新试点领域,旨在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和国际科技合作网络。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

    时间:05-06
  • “十四五”时期中国将试点建设3至5条中国文物主题游径

      中新社北京5月6日电(记者 应妮)文物主题游径是以不可移动文物为主干,以特定主题为主线,有机关联、串珠成链,集中展示专题历史文化的文化遗产旅游线路。中国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5月6日发布通知,就开展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工作进行部署,明确“十四五”时期将试点...

    时间:05-06
  • 秦刚:中巴“铁杆”友谊已融入两国人民的基因当中

      中新社北京5月6日电 当地时间5月5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伊斯兰堡出席巴基斯坦外交学院揭幕仪式,并同中巴两国青年外交官互动交流。巴外交国务部长希娜出席。巴外交学院系由原中国驻巴使馆改建而成。  中巴青年外交官代表分享了对继承和发扬中巴“铁杆”友谊的看法体会。秦刚高度评价两国...

    时间:05-06
  • 东西问·书丨王仁湘:如何从饮食窥见中国文化?

      中新网北京5月6日电 题:王仁湘:如何从饮食窥见中国文化?  作者 韩禹 文龙杰  著名考古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全民阅读大会·2022年度中国好书”入榜者王仁湘被称为“饮食考古第一人”,是中国公共考古领军人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22年再版的《饮食与中国文化》便是王仁...

    时间:05-06
  • 2023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将首次在港澳地区联动组织相关活动

      中新网北京5月6日电(记者 孙自法)被誉为“科技工作者之家”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5月6日下午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透露,2023年的5月30日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中国科协将首次在香港、澳门地区联动组织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相关活动。  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部长郭哲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3...

    时间:05-06
  • 中国科大在量子精密测量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中新网合肥5月6日电(记者 吴兰)记者6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精密测量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陈耕等人与香港大学同行合作,利用量子不确定因果序,实现了超越海森堡极限精度的量子精密测量。  5月1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物理学》。  量子精密测量...

    时间:05-06
  • 针对江西等省强降雨过程 国家防总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中新网5月6日电 据应急管理部微信公众号消息,5月3日以来,江西中部出现强降雨过程,宜春、抚州、吉安等市遭遇特大暴雨。5月6日7时许,宜春丰城清丰山溪的清丰堤发生决口险情。根据当前防汛形势和《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国家防总于5月6日15时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专家组赶赴现场指导抢险...

    时间:05-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