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缅甸领导人敏昂莱会见秦刚

2023-05-03 09:41: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5月3日电 当地时间5月2日,缅甸领导人敏昂莱在内比都会见到访的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

  秦刚表示,中缅是山水相邻的胞波兄弟。中方历来高度重视发展中缅睦邻友好关系,愿同缅方一道,落实好习近平主席2020年历史性访缅成果,共建中缅命运共同体,率先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推动中缅全面战略合作稳步前行。

  秦刚指出,中方真心希望缅甸局势稳定、国家发展,支持缅甸探索符合国情、具有缅甸特色的发展道路,支持缅方继续推进政治转型进程,支持缅各方在宪法和法律框架下妥处分歧、实现和解。中方主张国际社会尊重缅主权,为缅实现和平和解发挥建设性作用。中方将继续为缅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加快推进中缅经济走廊重点合作项目,开展农业、教育、医疗等惠民项目。

  秦刚表示,中国支持缅甸与孟加拉国改善关系,协商解决相关问题,愿与两国一道,拓展中缅孟务实合作。

  敏昂莱表示,缅中建交70多年来,两国关系始终保持发展势头,取得丰硕成果。缅方愿同中方一道,进一步加强缅中友好合作,积极构建缅中命运共同体。缅方赞赏中方在涉缅问题上秉持客观公正立场,欢迎中方发挥更大作用。缅方重视保护在缅中国公民和机构安全,愿同中方合作维护两国边境地区安宁。

  访缅期间,秦刚还会见了缅甸前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主席丹瑞,并同缅甸外长丹穗举行会谈。(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

      央视快评丨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  “你们在信中说,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说得很好。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近日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充分肯定同学们“自...

    时间:05-04
  • 新华社评论员: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新华社北京5月3日电 题: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新华社评论员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迎来又一个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近日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提出殷切期望,并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殷殷关怀暖人心,...

    时间:05-04
  • 新华述评|持续提振经营主体信心——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系列述评之四

      新华社北京5月3日电 题:持续提振经营主体信心——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系列述评之四  新华社记者赵文君、姚均芳、严赋憬  习近平总书记4月28日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破除影响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

    时间:05-04
  • 【青春中国】习言道|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多次寄语广大青年。...

    时间:05-04
  • 中国驻多伦多总领馆驳斥所谓中方“胁迫”加众议员之说

      中新社多伦多5月3日电 中国驻多伦多总领馆发言人5月3日发表谈话指出,近日,个别加拿大媒体和政客别有用心进行炒作,诬称该总领馆领事官员参与“胁迫”一名加众议员及其亲属。有关说法毫无事实依据,纯属无稽之谈。中国驻多伦多总领馆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发言人重申,中国驻多伦多总领馆一...

    时间:05-04
  • “当一名好兵”——追记武警湖北总队随州支队战士李林雨

      武警战士李林雨的偶像是卫国戍边英雄陈祥榕。入伍后的一次战斗精神教育课上,指导员让大家谈一谈自己的榜样,轮到李林雨发言时,他动情地说:“我的偶像是陈祥榕,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课后,他在笔记本上提出“上还是不上”的自我叩问,然后郑重写...

    时间:05-04
  • 卫星互联网:让全球处处有信号

      有了卫星互联网,就意味着天上成百上千颗卫星,能时刻与地球上的手机、轮船、飞机、汽车等交换信息——身处大山里,也不必发愁没信号,仍然可以尽情地网上“冲浪”,无论是在陆地、海上或者空中,都可以准确获取货物的位置、温度等信息,船舶在哪儿、飞机实时动态都可“一目了然...

    时间:05-04
  • 中国农大已在全国建立139个科技小院

      中国农业大学2009年探索成立科技小院,培养农业高层次人才,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中国农大已在全国建立139个科技小院   新华社5月3日发布消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提出殷切期望。在收到回信后...

    时间:05-04
  • 无挑战 不青春 “挑战杯”激荡青年创新力量

      【深瞳工作室出品】  采 写:本报记者 张盖伦  策 划:刘 莉  大学的学习,不能仅仅从知识到知识,从课本到课本。让同学们真实感受世界,是高校育人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备赛“挑战杯”,他们对实际问题有了深入了解,把知识内化成了能力。几年过后,技术在迭代,同学们对事物的...

    时间:05-04
  • 中外青年热议生成式AI的局限

      【青年科技π】  ◎实习记者 林雨晨  近日,国家网信办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AI)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针对面向中国境内公众提供服务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包括其研发及服务,向社会公开征求管理意见。  生成式AI正是当前以ChatGPT等智能聊天机器人为代表的技术。自去年11月ChatGPT发...

    时间:05-0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