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技术经理人让创新与产业“双向奔赴”

2023-04-28 19:08:58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合肥4月27日电(记者吴慧珺 王文源)这几天,陈金计格外忙碌。“科交会开幕了,我要去给科技成果找‘婆家’。”他举着一张意愿清单开玩笑道,清单上是他搜集的一些正在寻找产业转化机会的优秀科研项目。

  第二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以下简称“科交会”)于4月26日至28日在合肥举行,科技成果转化交易的宗旨是让创新赋能产业,让产业拥抱创新。这场“双向奔赴”,离不开会场活跃着的一批像陈金计一样的技术经理人,他们一头连着市场和产业,一头连着科研院所,为“沉睡”的科技成果找到市场需求和产业化机会,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场”加速走向“应用场”,人们常常称他们为“科技红娘”。

  为科学家和企业“做媒”,技术经理人是衔接科技链和产业链的桥梁。近日,陈金计“做媒”的一个碳化硅项目有意愿在合肥落地。陈金计说,安徽正在推进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发展,拥有核心技术能够真正解决问题的科研成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杨森是西安晟光硅研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来到安徽参加科交会,在技术经理人的帮助下,他看到了安徽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开展的体系性工作,打算在合肥落地分公司。

  “技术经理人在科研成果转化中非常关键。”杨森说,术业有专攻,科研人员大多埋头科研对市场需求并不掌握,技术经理人可以打通技术与市场,在摸清楚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推动科技成果有效产业化、市场化。

  在科交会上,安徽的一群技术经理人对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大院大所,一系列高水平科研成果进入了他们的预转化清单。“我们努力搭起科技成果和市场的桥梁,让高校成果能留尽留、能转尽转、能用尽用。”陈金计说,在科交会剩下的几天里,他将努力与来参加展会的省内外重点高校院所对接,交流项目转化情况,推介安徽省的创新创业政策,招引项目成果来安徽落地转化。

  邹振宇也是一名技术经理人。为了能够把这份工作做好,邹振宇下了不少“功夫”,接受了包括知识产权、交易流程、法律法规、成果评价等多项专业知识的培训。

  “这个工作不简单,要懂科技、懂产业、懂投资、懂市场、懂管理。”他说,如今技术经理人有晋升标准,将不同层次人才给予不同定义,技术经理人更有动力,越来越完善的培养体系,也推动了这个群体职业素养的不断提升。

  作为技术经理人培育平台,安徽创新馆正在依托全省创新资源,助力打造安徽科技大市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

  据安徽创新馆服务中心副主任耿纪平介绍,截至目前,安徽创新馆已经培养了约1400名技术经理人,主要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研发型企业、科技中介组织等。

  耿纪平说,技术经理人解决了从实验室到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成果定价难”等问题,提升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两岸学者对谈经济产业合作:扩大深化交流是共同愿望

      由中华文化学院和厦门大学共同主办的“两岸学者面对面”系列活动28日在北京举办,清华大学教授殷存毅、台湾成功大学教授丁仁方、湖北经济学院副教授蔡世峰等围绕“两岸经济与产业交流合作”展开对谈。...

    时间:04-28
  • 宋涛会见台湾部分县市基层代表人士参访团

      中新社北京4月28日电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宋涛28日在北京会见胡志伟率领的台湾部分县市基层代表人士参访团,肯定胡志伟等旗帜鲜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认同两岸同胞是一家人,坚决反对“台独”和外部势力干涉的立场。  宋涛指出,“台独”分裂势力推动“去中国化”、图谋倚美谋“独”不得人...

    时间:04-28
  • 纪念汪辜会谈30周年 各界人士指两岸中国人离不开协商对话

      中新社北京4月28日电 (记者 李雪峰)“父亲9岁时随他伯父到台湾,爷爷过世时,由于两岸分隔,父亲无法回湖南老家,他当时的痛苦我至今都无法忘怀。正是汪辜会谈及后续两岸交流对话,才让两岸家人便于团聚。”台湾青年罗至善28日在北京表示。  当日,纪念汪辜会谈30周年座谈会召开,近80位两岸各界人士参加。...

    时间:04-28
  • 全国工商联等三部门启动“百城万企”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

      中新网北京4月28日电 (陈建新)“百城万企”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28日在北京启动。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俞家栋出席相关活动并讲话。  高云龙在现场动员部署会上表示,“百城万企”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为大...

    时间:04-28
  • 中新观陇“新闻+”作品联展第2站:嘉峪关探丝路“古今合鸣”

    4月24日,嘉峪关市委书记刘永升(左一)参观中新观陇“新闻+”作品联展。 李亚龙 摄图为到访者参观中新观陇“新闻+”作品联展,被《“中国薯都”定西》作品吸引。 张婧 摄图为中新观陇“新闻+”作品联展吸引参观者。 李亚龙 摄  中新网兰州4月28日电 (闫姣 魏建军)“看完展览,对我有一些启迪,我们科技...

    时间:04-28
  • 古巴青年汉学家:中国的发展经验值得拉美国家借鉴

      “我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很感兴趣,从2011年开始学习中文,发现中文似乎并没有想象得那么难,这或许就是我和中文、中国的缘分吧!”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举办的第14个联合国中文日暨第4个国际中文日的庆祝活动上,参与“新汉学计划”的古巴青年汉学家王少聪(Wilson Barroso Diaz)向人民网记者讲起他的中国...

    时间:04-28
  • 农工党中央召开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5周年座谈会

      中新网北京4月28日电 (记者 李晗雪)农工党中央28日召开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5周年座谈会暨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何维出席并讲话。何维指出,75年前,在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即将站起来的重要历史时刻,中共中央...

    时间:04-28
  • 暖春之季看中欧关系“三要三不要”

      一年之计在于春。近期中欧关系迎来久违的暖春,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法国总统马克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等先后访华,双方各领域交往合作全面铺开。特别是中欧领导人达成了一系列重要战略共识,以中欧关系的稳定性为当前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亟需的确定性和正能量。  中欧要独立自主,不要阵营对抗。...

    时间:04-28
  • 从“大熊猫热”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中国担当

      4月27日,旅美大熊猫“丫丫”在万众期盼中顺利回家。启程前,国外粉丝含泪送别,纷纷在社交媒体留下思念与祝福:“我会非常想念‘丫丫’,我知道她也会想念多年来的家。”“一路平安,亲爱的姑娘。”“丫丫”专机抵沪时,接机群众夹道欢迎、热烈欢呼,网友沸腾:“‘丫丫’,欢迎回家!”  “丫丫”回国已占据多个...

    时间:04-28
  • 外媒点赞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为中东地区和平稳定贡献力量

      国际在线专稿:欧洲《现代外交》网站4月22日刊发一篇题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东地区的新时代外交》的署名评论文章。文章作者、埃及贝尼苏韦夫大学政治学教授纳迪娅· 希勒米(Nadia Helmy)赞许称,在习近平主席的领导下,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取得丰硕成果,助力中东地区迈向和平与稳定。  ...

    时间:04-2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