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东西问·中外对话丨德国汉学家为何感慨“北京上海的书店是天堂”?

2023-04-24 14:58: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4月24日电 题:德国汉学家为何感慨“北京上海的书店是天堂”?

  作者 彭大伟 吴家驹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中国学术界的一代宗师季羡林曾说,中国世界上最爱藏书和读书的国家。当今时代,中国人还喜欢读书吗?被誉为“欧洲三大汉学家”之一的顾彬,为何谈及自己在北京、上海逛书店的经验,感慨仿佛身处“天堂”?

  近日,中新社“东西问·中外对话”邀请德国著名汉学家、波恩大学教授、中国汕头大学特聘教授顾彬(Wolfgang Kubin)和上海外国语大学欧洲研究负责人、德国研究者胡春春,展开对话。

视频:【读书之美】东西问·中外对话|中德学者热议:纸质书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人喜欢读书吗?

  2022年发布的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1年中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6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30本,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9.7%。

  “对我来说,北京、上海的书店是天堂。”顾彬表示,当他在北京、上海逛书店的时候,他大吃一惊,到处都有人坐着看书,人们喜欢在书店看书。

视频:【读书之美】东西问·中外对话|德国汉学家:北京上海的书店是“天堂”来源:中国新闻网

  胡春春则认为,中国是非常爱阅读的民族。而在任何一个社会,读书都是出于实用性。现代社会是知识社会,而知识的摄取本来就是有目的性的。比如如果想要去了解资本市场,就会去买相关的书籍。

  中德两国民众在阅读习惯上,有哪些差异?

  顾彬表示,中德在阅读场所上存在差异。德国人通常在家里、汽车上、火车上、高铁上看书,而不在书店看书。

  “在德国,如果我去书店,通常是我要什么书,就买什么书。当然我也会问老板,有没有什么推荐的书。”

  胡春春则表示,和中国一样,德国同样是热爱读书的民族。而对于新技术的应用,是中德在阅读上的差异之一。

  “目前中国人对于新技术比较好奇,所以经常用一些新技术手段,比如在手机上读书,这是目前中国最流行的阅读方式。”

  未来,纸质书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越来越成为阅读的重要媒介。调查结果显示,在媒介接触时长中,2021年中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间最长,为101.12分钟,传统纸质媒介则为21.05分钟。

  未来,纸质书会被电子书取代吗?

  “我喜欢手里的书跟我说话,它有味道,我可以触摸它。”

  顾彬表示,自己更喜欢纸质的书。但他也承认,德国的下一代,和现在的中国人一样,喜欢在手机上看书,他们同样是幸福的。

  胡春春则认为,任何媒介,不管书还是手机,它首先是一种直觉的体验,而有些东西是不可以互相代替的。我们可以用电子阅读,但电子阅读的一个问题是,它是虚拟存在的。

  “如果有一天手机坏了,或是网络不行了,书就忽然不存在了,对于读书人来说,这是一件很令人恐慌的事情。”

  他同时表示,读书作为一种直觉的体验,阅读者可以在书上写字,可以来回看、来回翻,这些都是电子书提供不了的。

朱莹 摄

  仿佛不约而同地,顾彬和胡春春都选择了一整面墙高、堆得满满当当的书柜作为这次远程对谈的背景。谈到兴起时,胡春春还不止一次对着镜头“晒出”了桌上放着的书——既有顾彬《野蛮人来临:汉学何去何从?》中译本,也有记录中德人文交流一段佳话的《启蒙的艺术》。

  调查结果显示,2021年,中国有45.6%的成年国民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

  “当然,我也很佩服我的学生,他们直接用电子笔在他们的平板电脑、手机上写。我说你们真的好厉害,我就完全做不到。”胡春春说。(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人社部:一季度就业局势保持总体平稳

      记者从今天(24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1—3月城镇新增就业297万人,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就业局势保持总体平稳。  调整优化稳就业政策措施。总结评估稳就业阶段性政策实施成效,会同有关部门有针对性优化调整阶段性政策并加大薄弱环节支持力度。阶段性降低失业、工...

    时间:04-24
  • 台当局法务部门“调查局”一大楼失火 原因尚待进一步厘清

      中新网4月24日电 综合台湾媒体报道,新北市新店区中华路台当局法务部门“调查局”廉政大楼今晚(24日)发生火警,消防部门获报后迅速灌救,火势已控制,目前暂无人伤亡。  当地消防部门今晚8时44分获报,“调查局”廉政大楼火警一楼楼有火烟冒出,消防部门派遣27辆车、69人前往救援,火势于9时8分控制,暂无人...

    时间:04-24
  • 闪耀太空!宇宙级中国式浪漫都藏在这些名字里

      2023年4月24日  第八个中国航天日如约而至  中国人把航天梦  藏在这些名字里  ↓↓↓  载人飞船叫“神舟”  中国空间站叫“天宫”  全球定位系统叫“北斗”  探月工程叫“嫦娥”  月球车叫“玉兔”  ……  它们  是属于中国航天的名字  也是属于中国人的独有浪漫 ...

    时间:04-24
  • 重庆万州三峡后续通镇(乡)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全面贯通

      中新网重庆4月24日电(肖江川 李升阳)24日,随着麻柳沱渡改桥顺利合龙,标志着重庆万州三峡后续通镇(乡)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实现全面贯通。  三峡后续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移民安稳致富及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由中铁上海工程局承建的重庆万州三峡后续通镇(乡)公路升级改造工程涵盖“10路1桥”,主要施工...

    时间:04-24
  • 京城掀起阅读热潮 2023北京书市接待读者超40万人次

      中新网北京4月24日电(记者 徐婧)24日,2023北京书市落下帷幕。本届书市11天展期内,位于北京朝阳公园的主展场接待读者累计超40万人次,书市主分展场共开展文化活动近400场,创造了北京书市的新热度。  被誉为“京城老百姓的读书节”的北京书市,至今已陪伴京城爱书人40余年。2023北京书市由北京市委宣...

    时间:04-24
  • 跨境电商5年增长近10倍成外贸增长点 今年将加快培育一批骨干企业

      央视网消息:国新办今天(4月23日)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最近几年,我国跨境电商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5年增长了将近10倍。今年一季度,跨境电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成为正在成长的外贸增长点。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介绍说,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根据世贸组织的报...

    时间:04-24
  • 人民论坛网评 | 以“航天精神”点亮前行之路

      “格物致知,叩问苍穹”,今天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新征程上,新时代青年干部要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在新的赶考路上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无私奉献,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行。  学习“特别能吃苦”的精神,铸就“梅花香自...

    时间:04-24
  • 【理响中国】深刻把握守正创新的核心意涵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

    时间:04-24
  •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创造百年伟业的重要法宝

      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什么时候全党重视调查研究,党和人民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轻视或忽视调查研究,党和人民事业就会遭到挫折、遭受损失。一百多年来,从毛泽东同志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重大命题,到习近平总书记作出“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的深刻论断,经过党的大...

    时间:04-24
  • 第二届中国腐蚀控制技术与产业发展论坛在穗开幕

      中新网广州4月24日电 (记者 王坚)第二届中国腐蚀控制技术与产业发展论坛暨世界腐蚀日(中国区)活动24日在广州开幕。院士、专家学者及业界企业等来自200多家单位的逾500名代表参加,共同探讨腐蚀领域前沿问题、先进腐蚀控制技术与产业发展趋势,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届论...

    时间:04-2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