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一季度经济形势怎么看?如何扩内需、强信心?——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布会回应当前经济热点

2023-04-20 17:25:45

来源:新华社

  新华全媒+|一季度经济形势怎么看?如何扩内需、强信心?——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布会回应当前经济热点

  国家统计局4月18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怎样看待一季度经济形势?如何扩内需、强信心?国家发展改革委4月1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作出回应。

  “我国实现经济较快回升”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说,一季度我国经济发展实现了良好开局。在全球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主要经济体通胀居高难下的背景下,我国实现经济较快回升,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她说,一季度经济运行特点主要体现为“需求扩大、供给恢复、预期改善”。国内需求逐步扩大,消费较快恢复,投资稳定增长;生产供给加快恢复,前期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强劲复苏,生产性服务业增长较快,工业经济平稳增长;产需两端持续扩张,市场预期稳定向好。

  孟玮表示,下一步,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综合施策释放内需潜能,促进消费持续恢复,释放服务消费潜力,有效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着力推进产业升级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谋划实施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稳住外贸基本盘,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稳定和扩大就业,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们将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扎实做好经济运行监测、形势分析和对策研究,适时出台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巩固拓展向好势头,推动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她说。

  多措并举稳消费、促消费

  数据显示,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6%,比去年全年大幅提升。“一季度消费市场形势开局良好,为全年恢复和扩大消费打下坚实基础。”孟玮说,消费持续回升的动力还有待进一步提振, 下一步将重点围绕“可持续性”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研究起草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文件,围绕稳定大宗消费、提升服务消费、拓展农村消费等重点领域,根据不同收入群体、不同消费品类的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推动消费平稳增长。

  二是下大力气稳定汽车消费。加快推进充电桩和城市停车设施建设,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鼓励汽车企业开发更适宜县乡村地区使用的车型。同时,加快实施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

  三是推动提升消费能力。优化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全链条良性循环促进机制,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做好基本消费品保供稳价,使居民能消费敢消费。

  四是进一步优化消费条件。针对制约消费的体制机制问题,研究制定关于营造放心消费环境的政策文件,进一步健全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强化消费信用体系建设,完善消费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在线消费纠纷解决机制,让老百姓获得感强、愿消费。

  “研究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今年以来我国利用外资继续保持增长,高技术产业表现亮眼。“这充分说明,中国仍然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孟玮说,将研究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深入实施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以及《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和中西部、东北等重点地区。

  她表示,将继续发挥重大外资项目专班机制作用,及时跟踪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健全开发区管理制度,完善产业、科技、绿色环保等支持政策,强化开发区招商引资功能;举办国际产业投资合作系列活动,为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和地方招商引资提供平台。

  据介绍,目前,前六批重大外资项目已完成投资超过630亿美元。“我们将推动前六批项目加快落地实施,以点带面吸引外资流入。完善外资领域相关政策措施,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更大力度吸引各国企业来华投资。”她说。

  “使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到国家重大项目建设”

  去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文件,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从进展情况看,‘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重点领域任务已细化分解到具体项目,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加强社会资本投融资合作对接,去年以来各地推介的5万余个项目中超过9000个吸引到民间资本参与,涉及民间投资2.9万亿元。”孟玮说。

  她表示,下一步将加强统筹谋划和系统部署,建立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机制,加强信息发布和引导,依托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积极向民间资本推荐吸引力强的项目,使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到国家重大项目建设中来。

  对吸引到民间资本参与的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推动加快项目审核备、规划选址、用地用海、环境影响评价、施工许可等前期工作手续办理,落实各项建设条件。

  “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措施,明确不得以所有制性质作为选择标准,不得以企业规模、注册地址、当地纳税贡献等因素作为主要评标条件。在安排各类政府性投资资金时,对民间资本一视同仁,继续通过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支持民间资本参与的重大项目。”孟玮说,推动金融机构按市场化原则,加大对民间投资项目的信贷支持。及时总结典型地方、典型企业、典型项目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全国层面加以复制推广。(记者潘洁)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华侨大学港澳台侨青年服务侨乡乡村振兴

      中新社厦门4月20日电 (杨伏山 谭磊 吴江辉)华侨大学建筑学院2022级新生黄彦凯和该校光明之城乡村振兴服务站的10余位青年师生,20日走进侨乡福建厦门集美灌口镇双岭村,开展实地调研,服务乡村振兴。  作为一名斐济华侨,此行是从小在国外长大的黄彦凯第一次真正走进祖国的乡村,“祖国的乡村发展太好了...

    时间:04-20
  • 中国驻法国大使馆举行2022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颁奖仪式

      中新社巴黎4月20日电 (记者 李洋)当地时间4月19日,中国驻法国大使馆举行2022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颁奖仪式。  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副总干事、清华大学中国-非洲领导力发展中心联席主席格塔丘·恩吉达和法国蓝星安迪苏公司首席执行官、动物营养学专家让-马克·杜布朗颁发奖...

    时间:04-20
  • 2023驻华外交官“发现中国之旅”走进旅游名城桂林

      中新社桂林4月20日电 (欧惠兰)4月17日至20日,2023驻华外交官“发现中国之旅”活动首站走进广西桂林。  由约旦、阿尔巴尼亚、斐济、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墨西哥、西班牙和亚美尼亚驻华大使馆外交官组成的考察团考察了桂林的象鼻山、两江四湖、龙脊梯田、漓江,观看了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

    时间:04-20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思想见行动 为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各地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精心组织、全面部署,推动党员、干部将焕发出来的学习、工作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北京全面部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时间:04-20
  • 一季度中国交通运输行业多项统计指标实现正增长

      中新社北京4月20日电 中国交通运输部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公路运输量、全国港口吞吐量、水路运输量、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全国城市客运量等多项交通运输行业主要统计指标实现正增长。  公路运输量方面,一季度中国公路客运量为97865万人次,同比增长1.0%;一季度中国公路货运...

    时间:04-20
  • 广西防城港至东兴高速铁路工程稳步推进 计划年底通车

      中新网防城港4月20日电(翟李强 黄艳梅)中越互联互通国际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防城港至东兴高速铁路(简称:防东铁路)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中铁十六局集团新建防东铁路项目经理王勃20日介绍,目前防东铁路全线站前工程建设进度已经超过93%,控制性工程西湾跨海双线特大桥整体已完成80%,计划到今年...

    时间:04-20
  • 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在中国空间站倡议关注知识产权

      中新网北京4月20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2023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4月20日启动,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指令长费俊龙、航天员邓清明、张陆受邀在中国空间站为宣传周活动发来祝贺视频,倡议关注知识产权,保护创新,筑梦苍穹。  2023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当天在北京以线上形式举办,辽宁省、...

    时间:04-20
  • 13个国际湿地城市代表齐聚梁平 聚焦探讨湿地保护“中国智慧”

      中新网梁平4月20日电 (记者 陈溯)20日,“绿色中国行”活动走进重庆梁平,期间举办的《绿色中国大讲堂》节目上,来自湖南常德、江苏常熟、山东东营、黑龙江哈尔滨、海南海口、宁夏银川、安徽合肥、山东济宁、重庆梁平、江西南昌、辽宁盘锦、湖北武汉、江苏盐城等13个中国国际湿地城市的代表依次登台,...

    时间:04-20
  • “中海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双语文库”正式启动

      中新网北京4月20日电 (记者 梁晓辉)4月20日,“中海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双语文库”在“国际中文日”开幕式上正式启动。同日,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举办了中海文明对话高端论坛。  该论坛聚焦中海文明交流务实合作,探讨“中海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双语文库”的建设路径。来自中国与海合会国家政府部门...

    时间:04-20
  • 焦点访谈:“老广交”新成色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作为中国外贸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广交会因为其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被称为“中国第一展”。第13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也就是我们说的广交会,4月15日在广州开幕,分三期持续举办至5月5日。这次广交会是新冠疫情发生后第一次全...

    时间:04-2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