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2023驻华外交官“发现中国之旅”走进旅游名城桂林

2023-04-20 22:10: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桂林4月20日电 (欧惠兰)4月17日至20日,2023驻华外交官“发现中国之旅”活动首站走进广西桂林。

  由约旦、阿尔巴尼亚、斐济、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墨西哥、西班牙和亚美尼亚驻华大使馆外交官组成的考察团考察了桂林的象鼻山、两江四湖、龙脊梯田、漓江,观看了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参观了桂林非遗文化体验馆等文化旅游项目。连日来,外交官员们考察桂林的风土人情,对桂林山水赞叹不已。

4月17日,驻华外交官“打卡”桂林象鼻山。4月17日至20日,2023驻华外交官“发现中国之旅”活动首站走进旅游名城广西桂林。中新社发 欧惠兰 摄

  18日,坐落在广西桂林市龙胜县龙脊镇龙脊梯田山脚下的“天下第一长发村”黄洛瑶寨,驻华外交官欣赏长发梳妆表演,参观长发科技馆,对当地创新研发洗护类产品,发展长发经济产业赞不绝口。

  龙胜是“世界梯田原乡”,耕种历史达2300多年,层级多达1100多级,至今保持着“耦耕”等原始耕作方式。驻华外交官来到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龙脊梯田,观赏春季蓄水之后的龙脊梯田农耕美景,纷纷拍照留影。

4月18日,驻华外交官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龙脊梯田上合影。4月17日至20日,2023驻华外交官“发现中国之旅”活动首站走进旅游名城广西桂林。中新社发 欧惠兰 摄

  西班牙驻华大使馆参赞杰拉多·不加奥·奥托内说,龙脊梯田的文化历史和美学美景令人惊叹。他认为旅游业不仅促进经济发展,还是不同国家的人们相互理解的方式之一。

  “桂林‘经济+旅游+农业’的方法,向我们展示了绿色生态发展的新模式。旅游业也是阿尔巴尼亚主要的产业,我们必须通力合作,共同推动双方文化和旅游的交流合作。”阿尔巴尼亚驻华大使赛利姆·贝洛尔塔亚表示。

4月19日,驻华外交官在漓江阳朔段观摩漓江渔民捕鱼场景。4月17日至20日,2023驻华外交官“发现中国之旅”活动首站走进国际旅游名城广西桂林。中新社发 李梓瑜 摄

  19日,驻华外交官们乘坐游船游览了漓江。当天桂林云雾缭绕,蜿蜒流淌的江水与两岸的喀斯特地貌辉映,呈现出了“烟雨漓江”美景。

  第一次来到桂林的约旦驻华大使胡萨姆·侯赛尼说,桂林是他参观过的中国最美丽的城市之一。这里风景优美,同时环境良好空气清新,对世界各地旅游者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约旦与中国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我们希望进一步深化与广西及桂林在文化、旅游、教育等领域合作,实现互惠共赢。

  3月21日,2023驻华外交官“发现中国之旅”在北京启动,各国驻华外交官陆续走进广西、新疆、河南、河北、甘肃、福建、浙江、海南等八省(区),深入中国大江南北、踏访绿水青山,感受各地的风土民情、感悟中华文化。

  驻华外交官“发现中国之旅”活动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主办,自2021年首次举办以来,已有来自68个国家的140余位外交官参与。(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全媒传播新探索 这场发布会值得期待

      人民网南京4月20日电 (王绍绍)步入数字时代,人工智能、虚拟现实、5G等新技术催生出丰富的媒介图景,一系列创新的应用实践构建了融合互嵌的全新场景,为媒体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可能。  4月21日至22日,由中央网信办、人民日报社、江苏省委网信委联合主办,以“建设全媒体传...

    时间:04-21
  • 中欧合作研究发现2.4亿年前海生长颈动物新属种“隐秘细颈龙”

      中新网北京4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获悉,该所海生爬行动物课题组在以往采集于中国西南地区2.4亿年前的海生爬行动物化石中,最新研究发现一件与已知物种都不相同的标本,它具有细长的颈部,又曾被误以为是恐头龙的幼年个体,将其命名为“隐...

    时间:04-21
  • 秦刚:一个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必将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更强劲动能

      中新网上海4月21日电 (记者 李姝徵)2023年4月21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出席“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蓝厅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秦刚表示,一个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必将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更强劲动能。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政府让8亿多人摆脱贫困,让4亿多人迈入中等收入群体。今天的中国...

    时间:04-21
  • 秦刚:中国的现代化成果是在开放中取得的,也必将依靠开放走向未来

      中新网上海4月21日电 (记者 李姝徵)2023年4月21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出席“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蓝厅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秦刚表示,我们将更加积极地推进高水平开放。中国的现代化成果是在开放中取得的,也必将依靠开放走向未来。我们将以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国...

    时间:04-21
  • 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各地认真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新华社北京4月19日电 题: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各地认真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新华社记者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4月3日在北京召开后,各地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开展主题教育同贯...

    时间:04-21
  • 中国科学家精确测量!银河系“体重”算出来了

    银河系的最新“体重”来了!20日,记者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获悉,基于我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和美国APOGEE巡天的观测数据,我国天文学家精确测量了距离银河系中心1.6万光年至8.1万光年范围内的恒星运动速度,并估算出银河系的“体重”约为8050亿个太阳质量。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天体物理学报》。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测量...

    时间:04-21
  • 秦刚:维护二战后国际秩序是神圣职责

      秦刚:维护二战后国际秩序是神圣职责  2023年4月21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出席“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蓝厅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秦刚说,最近,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奇谈怪论,声称中国挑战“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试图用武力或胁迫方式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破坏台海和平稳定”。这些...

    时间:04-21
  • 我国拟立法规定:对青藏高原重要雪山冰川实施封禁保护

      中新网北京4月21日电 (记者 梁晓辉)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21日举行记者会,发言人臧铁伟介绍说,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草案三审稿拟规定,对青藏高原重要雪山冰川实施封禁保护。  他说,三审稿突出雪山冰川冻土等的特殊性保护要求,拟从以下几方面作出针对性规定:  一是,要求建立健全青藏高原雪山冰川冻土...

    时间:04-21
  • 北方今年第10次,“卷土重来”的沙尘暴能根除吗?

      沙尘暴“卷土重来”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彭丹妮  发于2023.4.24总第1089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当今年沙尘暴袭击北京时,27岁的北京人刘松说,“久违了!”在他的印象里,大规模的沙尘天气已很多年没有再出现过。他形容,有一种“死去的记忆开始袭击我”的感觉。  中央气象台4月19日18时继续发布...

    时间:04-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